· 台灣現場
怎麼寫好學習歷程檔案?歸納、反思、呈現「我學會了什麼」!
如何準備學習歷程?是108課綱上路後高中生必知的資訊,老師如何引導學生去製作學習歷程檔案?
▲ 親子天下設計中心 製圖
· 文 劉桂光
2020-05-04 17:28 更新:2022-09-26 11:09
本文重點摘要
記錄了高中3年多元表現、同時也是大學申請入學第二階段應繳交的「學習歷程資料」,是108課綱上路後高中生必知的資訊,如何準備學習歷程檔案?又如何引導學生去製作?讓劉桂光校長手把手教你,如何步步建構一份好的「學習歷程檔案」!
關於新課綱的學習歷程,對學生、老師與家長來說,都是一個新的規劃,他與過去的備審資料是不同的。但是目前對於學習歷程的介紹,多半聚焦在「學習歷程是做什麼用的、學習歷程的重要、學習歷程如何上傳、可以傳多少東西」⋯⋯等等。
其實大學招聯會很清楚地說明了關於學習歷程的「三重」、「二不」:
· 三重:重視基本素養所展現的核心能力、重視校內學習活動、重視資料真實性及學生自主準備。
· 二不:不是以量取勝,重視學習過程的反思;不是學系所列的所有項次都要具備。
本文試從老師的角度,提供想法與建議,希望能幫助大家有些思考與實際操作的起點,讓學習歷程可以做得更好。以本校學生為例,我們的大數據調查結果,學生對於學習歷程有以下幾項困難(人數較多的幾項)
1. 不知道要上傳什麼。
2. 不確定上傳的是否為大學端要的東西、不確定教授是否喜歡。
3. 不知道該如何統整學習內容(不會寫簡述)。
4. 不熟悉系統操作、文書處理軟體(轉檔、壓縮、排版)。
5. 不知該如何描述自己的學習經驗、反思。
6. 沒有活動經驗無法上傳。
其中的第一點、第三點、第五點,需要老師們在課程與教學上多幫忙。
第二點是需要高中與大學多些對話與了解。
第四點是技術問題,我們會再努力,透過各種方式幫助學生。
第六點需要家長多鼓勵與學生多主動參與,但這與學生是否知道自己的興趣有關。關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引導,以及如何幫助孩子們找到未來的方向,我之後再來分享。
▲ 製作檔案需要熟悉系統操作與文書處理軟體,都需要老師們在課程與教學上多幫忙。劉桂光校長提供
學習歷程檔案的主要精神是什麼?
幫助學生從歷程的概念,檢視自己的學習,反思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習得那些能力?遇到那些困難?從學習歷程檔案中呈現自己的學習過程與心得。因此,學習歷程檔的呈現,有兩個重要的精神,一個是「歷程」、一個是「反思」,而不是強調產出好的結果,也不是強調檔案資料的堆疊。大學教授也很明確地指出:即便是失敗的學習結果,只要能掌握學習重點,能夠有深刻的反思,同樣是非常棒的學習歷程檔案。(看更多:為自己高中三年的學習說一個好故事吧!破解「學習歷程檔案」)
可以從哪些角度設計學習歷程檔案的教學?
老師可以從:主題單元的發展階段、學科重要能力的養成過程、實際操作(能力培養)的歷程、學習學科重要概念的發展歷程、專題探究的發展歷程(能力、概念)、學科素養為主的培養歷程……,去規劃教學。可以參考一些概念發展或知識架構的東西,像是布魯姆(Bloom)的分類表、學科核心概念表、領綱的能力素養、學科的學習表現、IB課程的概念表……,都是很好的參考架構。
透過「歸納」的方式幫助學生整理檔案
老師可以提供幾種不同的知識概念架構、邏輯性格式,圖像化的結構、綜整的表格、各種架構歸納圖(心智圖、樹狀圖、魚骨圖......)、關係圖、流程圖、循環圖、階層圖……等方式幫助學生收斂他的學習歷程。
透過「提問」方式幫助學生進行反思
在這個單元裡我原先的狀態是什麼?過程中我學習到了什麼?最後我的心得反思是……?
這個單元我覺得最喜歡的是什麼?原因是……?
我從這一個單元思考到未來可以學習的是什麼?
這個單元我覺得學習的還不錯,原因是……?
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
我為什麼沒有學習好?我發現有那些原因?
我用了哪些方法來解決問題?
過程中誰(老師、同學、家長、書籍、電腦網路……)給我幫助?
我這個單元啟發了我什麼……?
我對這一個單元的想法是……?
從這一個學習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原來這個能力的養成是這樣的?這個觀念的理解是這樣的?這幾個概念的關係是這樣的?原來這個理論是這樣應用的?原來生活中的......與課本的......有關 !)……
如何引導學生寫學習歷程檔案?
要先讓同學明白:這些學習歷程檔案的讀者是大學教授,要讓他們讀懂,了解你的學習歷程與反思,這才是重點。然後鼓勵學生做好自己的學習過程記錄,掌握個人的獨特性與真實性是教授們特別重視的。
此外,先將歷程記錄下來,問自己哪些地方是從不會到會、從生疏到熟悉、從低階到高階、從少量到大量,……逐漸的濃縮這個歷程的內容到150個~200個字左右,再加入學習單、作品、操作歷程、學習情況……等做為學習的證據,記得加上簡短的照片說明。務必要提醒學生重視自我的反思(可以透過上述的提問的方式進行),從大量的過程記錄中(也許是凌亂的、缺乏系統的、1000多個字的資料),根據自己想要表達的主題來濃縮成150~200字,這個歷程本身就是練習反思的一種方法。
例如語文類的寫作,從簡單的草稿,然後修正的過程,最後呈現較佳的作品,這便是歷程的展現。然後說明在過程中學到哪些能力與素養?你可以提供那些學習的具體證據?前後完整的呼應,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歷程檔案。
例如自然領域的實驗規劃與設計、操作過程中的幾個成敗的關鍵要素、相關的紀錄與數據就是很棒的歷程,然後同學們就這個實驗的目的、過程中學習到的能力與素養、對結果的心得與反思,你所提供的紀錄與數據就是非常具體的證據,教授便可以據此掌握你的學習狀況!
又例如探究實作的課程,你可以說明探究的主題與目的,其中的核心問題、探究過程與結果,探究過程中的學習心得與反思,包括你學習到的能力與素養,不要只是空洞的表示你的情感(很開心、很有成就感),或是只是說明你學到一些能力(只說明學習到規劃執行、團隊合作……,卻沒有提供實際的證據),可以將探究的過程紀錄與結果做為證明,這樣也能幫助教授閱讀你的檔案並掌握你學到的能力與素養。
學生不知道找什麼主題怎麼辦?
可以引導學生針對自己擅長的科目或興趣來探索,或是大學相關學群科系的思考,未來自己希望發展的方向進行探索,或者從排除不喜歡的領域切入,探索不討厭的領域可能可以做什麼……等等的方法,引導同學選擇適合的課程與單元進行撰寫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高一新鮮人更可以從入學就開始提早準備與練習。。(延伸閱讀:給高一新鮮人的學習歷程準備建議)
師長們可以請學生從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逐漸聚焦自己喜歡的領域;或是鼓勵學生去看看大學申請的招生簡章,然後進一步去察看大學科系的網站了解學群的特色;或是從輔導室相關的性向興趣測驗、生涯規劃課程中去發展自己的學習方向;或是由學校規畫「職場見習」,讓學生有具體的體驗經驗;或是請學生反思學習那些科目覺得特別拿手;或是消極的用刪去法將討厭的科目刪除。
同學們也不要擔心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與未來想要申請的科系不相關,大學教授也強調沒有一定要相關,你若做了自然相關領域的檔案,最後申請的卻是社會科學領域的科系,只要你說明其中轉變的關鍵因素,歷程檔案呈現你學習到的能力與素養,教授同樣可以看到你的精彩。因為解決問題的能力、良好的學習態度、閱讀理解的能力、批判思考的能力、溝通表達的能力……這些都是跨領域的重要能力與素養。
學習歷程檔案的內容有四個面向
1.學生學籍資料,包含姓名、身分證明號碼、擔任校級、班級、社團幹部紀錄及其他相關資料。
2.修課紀錄:由學校人員「每學期」進行上傳。 包括各科目課程學業成績及課程諮詢紀錄,課程諮詢紀錄將不會上傳至中央資料庫。
3.課程學習成果:由學生「每學期」進行上傳。
4.多元表現:由學生「每學年」進行上傳。對應108新課綱之彈性學習時間、團體活動時間及其他。
前面兩點是學校會提供,同學們都不用擔心,本文專就第三點從老師的「課程與教學」角度來分享,也旁及學生製作檔案的角度。不過,第四點多元表現寫作的關鍵因素,應該也不脫本文的重點說明吧!
· 學習歷程自述、學習動機怎麼寫?最新《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全攻略》一次看
延伸閱讀
· 清大教務長戴念華:別讓分數決定一切,「學習歷程」才是新課綱精神
訂戶專屬功能
台北市復興高中校長
以經營一所幫助學生找到未來方向的好學校為教育的核心價值,致力培養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更溫暖的他人。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您可能有興趣
· 文章/專題
· 台灣現場
解析107課綱:翻轉教育最後一哩路
作者:張益勤 圖片來源:劉潔萱攝
解析107課綱:翻轉教育最後一哩路
· 文 親子天下
2016-04-28 00:00 更新:2022-09-26 09:05
作者:張益勤
圖片來源:劉潔萱攝
1分鐘看懂107課綱
全名: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目的是整合12年國教從國小到高中課程,解決過去國中小9年一貫與高中課綱分開的銜接落差。
時程:預訂在107學年度實施。目前國中七年級以下學生適用。
影響:高中學科的必修時數下降,選修課學分占了1/3。且各高中須以發展特色,增加4到8學分「校訂必修」。
爭議:新課綱預計107學年上路,教育部在過渡期試圖「微調」舊課綱銜接。但微調的課綱因社會領域對台灣史上看法不一,及微調程序的瑕疵,造成「反黑箱課綱」運動。也讓社會大眾誤以為107課綱就是反黑箱的要反對的課綱。
---------
「老師的課,會考不考,考卷沒有ABCD選項,找不到『正解』,曾讓我非常痛苦。但現在我發現,能動腦思考問題背後的意義更重要。台灣要進步,不需要更多八股考題,而是新思維,這要靠思考激發。」誰說小孩不懂?這段語重心長的感想,是台中長億高中國中部老師林宣安九年級的學生謝彥睿,在會考前四十三天寫的心得。林宣安在學校成立自然解說社,學生自己找資料認識景點,克服心魔對陌生人解說,學習完全自己來。
林宣安讀著孩子給他的信,內心很激動,在臉書上說:「這是一個國中九年級學生的殷切期盼,大人聽見了嗎?」
「我們真的不能這樣下去,現在孩子躺著都能進高中、大學,考試沒有約束力了。如果不處理,只是讓孩子一直往前走,但是不知道往哪裡去。」台北市麗山高中教務主任藍偉瑩全台跑透透,協助各校為新課綱準備教學改變。面對老師的擔心,她很直率的指出問題。
應付考試的學習將成過去式
透過不停的學習與探索,找到自己亮點和未來方向,這是我們希望孩子在學校裡可以經歷。但教改已經超過二十年,考試引導教學的緊箍咒仍舊無法擺脫。考試不考,老師不教、學生也不認真學。「探索」始終僅限考科,只有考科領域突出的孩子才有機會被看見。
「一○七課綱」兩年後上路。新任行政院長林全,四月底宣布選擇嫻熟國教業務,之前曾在國家教育研究院負責一○七課綱設計的潘文忠接任教育部長,宣示課綱將會是優先教育議題。
強調「成就每一個孩子」,一○七課綱是第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綱要,也將學生的學習定位從應付升學考試到學習者為中心。
在教育現場,許多高中校長老師把一○七課綱定位為一○七教改。新課綱大量的選修和跨領域課程,考驗老師的教學與規劃課程的能力。「過去教學改變都在外圍,靠老師的熱情;但新課綱,把改變變成主流,將會帶來系統性影響,」協同主持高中優質化計劃超過八年,師大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副教授陳佩英說。
新課綱,著重在學生如何學,而非背誦知識。未來的國中國文,每學期將增加至少三篇的「自學課文」。國中數學也將學習用計算機計算開根號、三角函數等複雜的數學式。國中科技課要上程式設計。自然科新增的「探究與實作」,更要跨科學習,更貼近生活。
新課綱的帶領,教室裡的教與學風景必須改變。學校和老師要有開發選修課的能力。新課綱要求各高中規劃四至八學分「校訂必修」,也就是各校的特色課程,而且不能是單一學科。此外,每一個高中生還要修五十四至五十八學分的選修課。
一○七課綱的架構下,對於普通高中立即的影響大於高職。因為高職的課程中,原本就有模組化的選修專業課程,也有大量的實作和專題。「我比較不擔心高職的部分,」台南市新豐高中校長陳勇延觀察。
國中生提早面臨學習選擇。兩年後的高中課程中,選修課將占畢業學分的三分之一。不僅讓高中生有了更多課程選擇,國中生選高中時,也必須深入了解高中的課程和自己的興趣性向。
這也是第一次,數十年如一日的考試,將從注重「結果」的分數,改而注重「過程」。「高中學習歷程檔案」看的不再是非黑即白的成功者經驗,而是看到學生為一件事情努力的過程。為何選擇這堂選修課?社團相處上遇到問題如何解決?
改變就在眼前,面對一○七課綱,我們準備好了嗎?
107課綱上路 國中小家長必知5個轉變
1.升大學的方式將可能改變。
2.選高中的標準改變。除了傳統排名,更要看學校有什麼課程?校訂必修有什麼特色?是否符合孩子的興趣性向?
3.生涯探索必須從小開始。學生學習探索興趣和認識自己,才能做最好的選擇。
4.不要過度安排學生學習,要留白培養自學能力。
5.家長不能再用自己的升學經驗看待孩子未來。得要有意識的認識最新的教育趨勢和學習模式。
挑戰1:學生必須學習選擇
四月份,早上九點不到,桃園內壢高中,大禮堂已經塞滿了超過四百位,來自全台灣七十所高中職的校長、主任、老師。一個學校一組,討論學校要培養學生什麼能力?目前擁有哪些資源?未來要開發什麼課程?「學校旁邊有大學,應連結大學資源」、「想替有意從醫的學生開倫理課、台語課」……
一○七課綱提供高中開發更多選修課的空間,這些選修課可以是學科的加深加廣、補救性或是學科以外的多元選修。孩子將依照自己的興趣、性向,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學問,向下延伸。
選擇權交給了學生,老師如果少了考試的棒子,要用什麼引起學習動機?不同課程面對的學生也不一樣,老師還必須有規劃課程的能力。
「若有機會開選修,我想開《紅樓夢》的課,從《紅樓夢》去看園林建築、節氣、人物,建構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台北市育成高中國文老師鄭毓瓊認為「教育不是培養學生成為專家」,學生如果有興趣鑽研國文,她希望透過選修銜接不同進路的大學教育。
未來的大學升學也會參考高中選課情形,或是要求學生在高中時選修過相關課程。也就是說,現在的國小生,未來的國中生升高中時,必須學著了解高中的課程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性向。
一○七課綱改變了課程內容,當國文課要學「自學」,數學也可以用計算機,要改變的還有老師的教學方式。
挑戰2:教師要有系統支持教學改變
近幾年有許多老師嘗試教學改變,從學習共同體、翻轉教育、學思達等,走出傳統教學的象牙塔。今年四月美國翻轉教室創始人強納森.柏格曼(Jonathan Bergmann)來台觀課,對台灣實現翻轉教育的速度感到讚嘆,他隨後在上海論壇中拿台灣做例子,鼓勵上海老師。
面對改變,除了老師心態與教法上的調整,有沒有系統性的支援,也是關鍵。陳佩英建議,制度上建構一個教師的支持系統,讓老師有夥伴、社群的支持。讓有經驗的老師,可以借調出來,輔導其他老師,才能讓不斷換血的教學現場有穩定的品質。
挑戰3:升大學方式必須轉變
考試領導教學的現狀,是目前推動教學改革最大的瓶頸,因為老師、家長和學生都會說:「這些課很好,但是考試又不考……」阻斷改變。陳佩英直說:「大學升學是關鍵。」指出升學制度將會是解放高中課程的鑰匙,不但牽動著保守派教師的態度,也影響了重視升學的學生、家長對課程的重視。
不只普通高中被升學方式綁住教學創新,高職生該側重的技藝學習也被升學考試抹煞。一位新北市公立高職教務主任指出,目前高職生升科大,百分之百的升學率,讓高職生畢業以升學做為第一目標。但是升學考試以學科為主,不重視術科。「科大入學一樣考國英數,和一般高中生考大學一樣,」這位主任很憂心。
教育部大考中心與各大學也為了準備新課綱正積極討論將「高中生學習歷程檔案」納入升學參考。包括學生在校選修、參與社團等學習狀況,希望看到過程而不只是分數。
台南市新豐高中廣告設計科的廖于婷高一時加入攝影社團。除了假日經常帶著相機在台南巷弄間穿梭,高二接社長後,也要學習在社團與各式同學合作、溝通。豐富的學習歷程讓她錄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是新豐高中廣設科的第一人。
「大學取才應該全面的觀察與篩選,猶如看一個人的3D攝影,四面八方看。」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認為考試只看到一個人的一個切面,但是有些能力並非考試能看出來。「學習歷程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過程』,彌補過去我們太注重『結果』。」賀陳弘解釋,事情的成敗經常有其他因素影響,譬如運氣、師長給予的支持等,但是學生的努力、態度都應該被看到。
改變的路上總有些不同聲音,有些人認為,台灣需要更多時間凝聚社會共識再談教改。「任何時候的開始,都會有人沒有準備好」,陳佩英說,「全世界都在教改,其他國家並不會因為台灣還沒準備好而停止改變。」
有了近幾年翻轉教育的動能,一○七課綱是教改的最後一塊拼圖,唯有真正落實,才能讓每個孩子不再坐在教室被動等老師上門,才能讓老師重新看到學生發亮的眼睛。
107課綱關鍵字
1.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新課綱課程發展主軸。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能與態度。
著重培養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真實運用知識的學習表現。教師可以運用校內外資源,進行觀察、探究、實作等教學活動。運用測驗、觀察、問答及面談、檔案等多元評量的方式,重視學生在知識、能力、態度上,與實際生活的連結。
2.校訂必修
107課綱要求每一所高中必須依據學校願景和特色,發展校訂必修課程4到8學分。每個學校不同課程。校訂必修是跨領域的課程,是每位高中生的必修,以專題、實作、探索體驗為主。譬如,若是對科學領域有興趣的學生,可以挑選有科學領域校訂必修課程的學校。對外語有興趣的學生,也可以注意是否有以外語相關為校訂必修課程的高中。
3.學習歷程檔案
107課綱減少必修、增加選修,為了鼓勵學生選修自己有興趣課程,也彌補過去過度重視學生表現的「結果」。教育部宣布,將從2016年8月起逐步建立高中生「學習歷程檔案」。將記錄下學生包括社團、選修課的學習狀況。同時也推動「考招連動」,未來大學招生希望把學習歷程檔案作為升學參考。
訂戶專屬功能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 我們希望,提供給學校和家庭,專業可信賴的教育教養解決方案。從線上(online)到實體(offline),分齡分眾供應華人地區親子家庭最合身體貼的優質內容、活動、產品與服務。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您可能有興趣
108新課綱系列│未來10年新教改啟動,不只學知識更要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