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111學年度第一學期技高國文  師說

班級:         座號: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數欄

 

一、字音字形(10,每題1)

 1. 句「讀」:ㄉㄡˋ                                                                                     2. 或「不」焉:ㄈㄡˇ

 3. 老「聃」:ㄉㄢ                                                                                         4. 李氏子「蟠」:ㄆㄢˊ

 5. 六藝經「傳」:ㄓㄨㄢˋ                                                                         6. 作〈師說〉以「貽」之:ˊ

 7. 官盛則近「ˊ」:                                                                             8. 君子不「ˇ」:

 9. 「孰」能無惑:ㄕㄨˊ                                                                           10. 或「不」焉:ㄈㄡˇ

 

二、注釋(15,每題1)

 1.   傳道、受業、解惑:

答案: 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惑。

 2.   吾從而「師」之:

答案: 學習。

 3.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

答案: 豈、何必,表示反問語氣。

 4.   恥學於師:

答案: 以從師問學為恥。

 5.   「恥」學於師:

答案: 以……為恥。

 6.   「其」皆出於此乎:

答案: 大概、或許,表示推測語氣。

 7.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答案: 卻、反而。

 8.   士大夫之「族」:

答案: 類、輩。

 9.   君子不齒:

答案: 士大夫不屑和他們並列。

10.   古文:

答案: 指先秦、兩漢時的散文。

11.   作〈師說〉以「貽」之:

答案: 贈送。

12.   「或」不焉:

答案: 有的。

13.   不「拘」於時:

答案: 限制、拘束

14.   術業有專「攻」:

答案: 研究、學習。

15.   位卑則「足」羞:

答案: 非常。

 

三、填充與改錯題(16,每題2)

 1.   下列參考選項中的成語皆與「師教」或「學習」有關,請依其釋意,選出正確者填入( )內。

【參考選項】(A)程門立雪 (B)作育菁莪 (C)韋編三絕 (D)時雨春風 (E)春誦夏絃

(  )()比喻老師的教化。

(  )()比喻讀書勤奮,刻苦治學。

(  )()比喻尊敬老師,誠懇求學。

(  )()泛指讀書、研習學業。

(  )()指培養人才。

答案: ()(D)()(C)()(A)()(E)()(B)

 2.   下列各句中均有「師」字,請於空格內填入其正確的詞性與詞義的選項。

【參考選項】(A)教師 (B)軍隊 (C)學習 (D)專業人員

答案: ()名詞╱(A)()動詞╱(C)()名詞╱(D)()動詞╱(C)()名詞╱(B)

 3.   「設問」是在語句中,故意採用詢問語氣,以引起對方注意的一種修辭技巧。大略可分為三種類型:

一、懸問:作者心中確有疑惑,而將此疑惑提出者,又稱「疑問」。

二、提問:提起下文而自問自答者。

三、激問:激發本意,問而不答,而答案在問題反面者,又稱「反問」。

請判斷下列各句為何種設問方式,並將配合選項填入( )中。

【參考選項】(A)懸問 (B)提問 (C)激問

(  )()如果海天無人,為什麼要拒絕裸游?

(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  )()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嗎?

(  )()這個世界,究竟有什麼是永久的,又有什麼是值得認真的呢?

答案: ()(C)()(C)()(B)()(A)()(C)()(A)

 4.   下列成語都與教育學習有關,請依上下文判斷填入適當的答案。

【參考選項】(A)振聾發聵 (B)春風化雨 (C)耳提面命 (D)茅塞頓開 (E)一傅眾咻 (F)發憤忘食

(  )()全校參觀旅遊出發前,老師一再的□□□□,要我們注意安全。

(  )()經過數學老師詳細地講解後,小明終於□□□□,能夠解出這類題型了。

(  )()王老師上起課來,不但內涵豐富,而且風趣幽默,我們在他□□□□之下,都學得一身才藝。

(  )()孔子說他自己一讀起書來就□□□□,不知老之將至,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  )()環境的優良與否,常是學習的重要關鍵,若是干擾太多,老是□□□□,則容易產生失敗的結果。

(  )()你上次那一番話真有□□□□的效果,他最近已改善很多了。

答案: ()(C)()(D)()(B)()(F)()(E)()(A)

解析: (A)比喻大聲疾呼,以喚醒愚昧的人。(B)比喻師長和藹親切的教育。(C)比喻懇切教誨。(D)閉塞的思路,經人指引而豁然開悟。(E)一人教,眾人在旁喧擾。比喻學習受到干擾,成效不佳,或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F)喻專心學習或工作以致忘記吃飯。

 5.   以下為吟詠文人的文句,請在( )處填入正確的答案。

【參考選項】(A)諸葛亮 (B)蒲松齡 (C)屈原 (D)白居易 (E)陶淵明

(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  )()乞食不妨輕五斗,高情何止邈千年

(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  )()不肯迂迴入醉鄉,乍吞忠梗沒滄浪

(  )()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

答案: ()(D)()(E)()(A)()(C)()(B)

解析: ()由「〈長恨〉曲」、「〈琵琶〉篇」可知為白居易。「〈長恨〉曲」、「〈琵琶〉篇」分別指白居易的作品〈長恨歌〉與〈琵琶行〉。()由「輕五斗」可知為陶淵明。典出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由「〈出師〉一表」可知指〈出師表〉,為諸葛亮所作。()「不肯迂迴入醉鄉」指「眾人皆醉我獨醒」、「滄浪」即「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典故出自漁父和屈原對談一事,可知吟詠對象為屈原。()由「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可知為蒲松齡,其創作多與神鬼異事相關。

 6.   請從參考選項中選出正確的字形,並填入( )中。

【參考選項】貽、怡、飴
()(  )笑大方
()甘之如(  )
()(  )情養性

答案: ()貽。()飴。()怡。

解析: ()貽笑大方,被識見廣博或精通此道的內行人所譏笑。貽笑,遺留笑柄。貽,遺留。()甘之如飴,感覺像糖漿一樣的甜美,比喻樂意承擔艱苦的事情,或處於困境卻能甘心承受。飴,用米或麥製成的糖漿或軟糖食品。()怡情養性,陶冶性情。

 7.   下列成語皆與教育、老師相關,請找出各成語代表的涵義,並將代號填入( )中。
參考選項:(A)師心自用 (B)百年樹人 (C)程門立雪 (D)好為人師
  )()形容尊敬老師,誠懇求教。
(  )
()以自己內心的想法為師,憑自己的主觀意圖行事。指人固執己見,自以為是。
(  )
()用於教育界的題辭。人才的培養必須經過長久的時間。指教育事業責任的久遠與重大。
(  )
()喜歡當別人的老師。指人不謙虛,總是以指導者自居。

答案: ()C()A()B()D

 8.   下列表格中的文句皆有「師」字,請將正確的詞性、詞義,填入空格中。

答案: ()名詞、A()動詞、C()動詞、C()名詞、A()名詞、A()名詞、B()名詞、A()動詞、C

 

四、選擇題(70,每題2)

 1. D  ) 下列四朵文字雲,何者最有可能是韓愈?
   (A) (B)
 (C) (D)

解析: (A)由「桃花源」、「漁人」、「武陵」等關鍵字,可知應為撰寫〈桃花源記〉的陶淵明。(B)由「東坡」、「豪放」、「黃州」等關鍵字,可知應為號東坡居士的蘇軾,其作品以豪放見長,且曾備貶官至黃州。(D)由「世說」、「王子猷」、「楊脩」等關鍵字,可知應為撰寫《世說新語》的劉義慶。(D)由「從師」、「學習」等關鍵字,可知應為撰寫〈師說〉的韓愈。

 2. A  ) 敏元到廣東潮州遊玩,在韓文公廟裡,下列何者最有可能是他看到的廟碑?
   (A) (B)
 (C) (D)

解析: (A)由「百世師」可推知為韓愈。出自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語譯:一個普通人而能夠成為百世的師表,所說的一句話可以供天下人效法。(B)由「詩中聖哲」可知為詩聖杜甫。出自郭沫若〈成都草堂對聯〉。語譯:他所寫的是世上戰亂而民生凋敝的情形,真的是詩歌中的聖哲;他寫的民間人們的痛苦,內容起伏令人不忍。(C)由「懶折腰」可推知為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出自胡曾〈詠史詩‧彭澤〉。語譯:像鳳凰那樣高貴的鳥,怎肯和雞爭食呢?所以不要責怪先生不願對為了名利而卑躬屈膝。(D)由「泗水文章」、「杏壇」可知為孔子。出自曲阜孔廟楹聯。語譯:孔子的德行事功、禮樂法度和日月一樣明亮;他的禮樂教化對學生以及後代的影響在華夷之中是最偉大的。

 3. C  ) 恩華去參觀文化博物館最近開辦的主題展覽,各展廳裡展示的作品之作家如圖所示,請依此判斷,此展覽的主題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樓層圖示出自國立臺灣博物館樓層設施網頁)
   (A)駢文的發展 (B)古典小說 (C)古文運動 (D)樂府詩

解析: (C)展廳所展示的作品之作者均為唐宋八大家,故展覽的主題最有可能是「古文運動」。

 4. A  ) 老李在公司的資歷已逾二十年,平時常以老大哥的身分自居,自認為年資夠久,不需要再進修學習。即使工作上遇到困難,也因為面子問題,不願意向上司或後輩請教。老李的這種心態,與下列何者較接近?   (A)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B)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C)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D)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解析: (A)向地位低的人請教覺得丟臉,向地位高的人請教覺得在阿諛對方。(B)自己所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加在別人身上。(C)處境貧困時就保持個人的節操修養,顯達之後就廣布恩澤,使天下蒼生皆能蒙受其惠。(D)若要完全相信書本裡的知識,還不如不要有書。

 5. A  ) 以下為高誠某一天發表在個人IG上的文章,請依據內容,選出最適合表現高誠的學習精神的文句:

   (A)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B)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C)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D)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解析: (A)與高誠的學習態度皆指請學不分年紀,只要是有道理者皆可以為師。(B)暗指當代士大夫以從師問學為恥。(C)指士大夫會為子擇師,己身卻以從師為恥。(D)指學習到小知識,卻遺漏大學問。

 6. C  ) 三位中國古代文人穿越時空來到了現代,一同參加談論「社會改革」的節目,下列關於空格的敘述,何者正確?

   (A)
甲是濂溪先生 (B)乙是孟子 (C)丙是撰寫《史記》一事 (D)丁是改善災民經濟狀況

解析: (A)夢溪大人。(B)沈括。(D)恢復道統。

 7. A  ) 電腦遊戲《古人群俠傳》中,雙方決鬥時戰鬥力較高者則獲得勝利,遊戲角色戰鬥力以配戴裝備為基本值,若所使武功心法符合真實人物背景所屬,則戰鬥力×2;若否則×0。湯姆在玩這款遊戲中遇到了敵方使用的角色「蘇軾」,閱讀下表後,判斷湯姆需派誰出戰才能獲得勝利: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蘇軾戰鬥力為:75×2=150(A)李白戰鬥力為85×2=170(B)「沉鬱頓挫,風格以關懷社會現實為主」為杜甫文學風格,故陶淵明戰鬥力為:90×0=0(C)韓愈戰鬥力為:70×2=140(D)「自然有致,以隱逸田園之風見長」為陶淵明文學風格,故杜甫戰鬥力為:85×0=0。綜合以上,答案選(A)

 8. D  ) 李蟠如果要送韓愈一塊匾額,下列的題辭何者最適合?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A)用於醫界。杏林,指醫師或醫學界。相傳董奉為人治病不收錢,僅要求治癒者種植杏樹,數年後杏樹蔚然成林。(B)用以指子女能夠繼承父親的事業。克,勝任。紹,接續、繼承。箕裘,指父業。箕,畚箕。裘,皮衣。(C)用於婚嫁。東床,指女婿。晉時王羲之坦腹臥於東床,神態安適,被郗鑒選為女婿。(D)用於教育界。比喻師長和藹親切的教育。

 9. D  ) 下列「 」中的字音,正確的選項共有:
(甲)作師說以「貽」之:ㄊㄞˊ/(乙)授之書而習其句「讀」:ㄉㄨˊ/(丙)或師焉,或「不」焉:ㄅㄨˋ/(丁)官盛則近「諛」:ㄩˊ/(戊)李氏子「蟠」:ㄆㄢˊ/(己)老「聃」:ㄉㄢ。
   (A)甲乙丙 (B)乙丙丁 (C)丙丁戊 (D)丁戊己

解析: (D)(甲)ㄧˊ/(乙)ㄉㄡˋ/(丙)ㄈㄡˇ

10. A  ) 下列各句中的「所以」,何者解釋為「用來」?   (A)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B)聖人之「所以」為聖 (C)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 (D)他因為家境貧困,「所以」鋌而走險去當竊賊

解析: (B)何以、為什麼。(C)何以、為什麼。出自《孟子‧離婁》。語譯:君子和眾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居心不同。(D)何以、為什麼。

11. D  ) 下列選項中,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成績裴然 (B)阿腴奉承 (C)不齒下問 (D)貽笑大方

解析: (A)裴→斐。(B)腴→諛。(C)齒→恥。(D)貽笑大方,被有學問或內行的人所譏笑。

12. A  ) 下列「 」中的文字,何者讀音兩兩相同?   (A)「恃」強凌弱/「侍」候 (B)李「蟠」/「潘」安 (C)「裴」度/「翡」翠 (D)「謬」誤/未雨綢「繆」

解析: (A)ㄕˋ(B)ㄆㄢˊㄆㄢ(C)ㄆㄟˊㄈㄟˇ(D)ㄇㄧㄡˋㄇㄡˊ

13. D  ) 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老人家的心願便是含貽弄孫,享受天倫之樂 (B)他不復眾望,在這次的設計大賽中拔得頭籌 (C)撿拾垃圾只是隨手之勞而已,不足掛恥 (D)這座城市的地勢龍蟠虎踞,是歷朝首都

解析: (A)含「貽」弄孫→飴。(B)不「復」眾望→負。(C)不足掛「恥」→齒。

14. A  ) 下列「 」的詞意,何組相同?   (A)愚人之「所以」為愚/探究意外「所以」發生 (B)余嘉其能行「古道」/花蓮八通關「古道」 (C)古之「學者」必有師/邀請著名「學者」演講 (D)「小學」而大遺/「小學」畢業典禮

解析: (A)何以、為什麼。(B)古人從師問學的傳統/古老陳舊的道路。(C)求學的人/學問淵博而有所成就的人。(D)學習到小知識/實施初級教育的學校。

15. A  ) 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前後意義相同?   (A)士大夫之「族」/名門貴「族」 (B)聖「益」聖/開卷有「益」 (C)無貴「無」賤/暴虐「無」道 (D)「其」皆出於此乎/「其」賢不及孔子

解析: (A)類、輩。(B)更加/好處、幫助。(C)無論/沒有。(D)大概、或許,表示推測語氣/他、他們,代名詞。

16. C  ) 下列選項,與「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中,「師」字意思相同的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B)「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C)不恥相「師」 (D)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解析: 題幹與(C)皆指學習、效法。(A)傳授知識的人、老師。(B)從師學習的。(D)具有專門技藝的人。

17. B  )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一句中,「君子不齒」的解釋,下列何者正確?   (A)不足君子掛齒 (B)君子不屑與之同列 (C)使君子不敢輕視 (D)使君子感到羞辱

解析: (B)此段說明當代士大夫恥學於師,而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能互相學習,故當代士大夫的知識反而不及之。

18. B  ) 「余嘉其能行古道」一句中,「古道」指的是下列何者?   (A)古聖先賢行仁由義的君子之道 (B)古人從師問學之道 (C)秦漢質樸無華的文章之道 (D)古代聖哲的謙卑與退讓之禮

19. D  )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意謂從師應依據下列何者?   (A)官位之尊卑 (B)輩分之高低 (C)年齡之大小 (D)聞道之先後

解析: (D)此段文字說明擇師應該以聞道先後為標準。

20. C  ) 韓愈在〈師說〉文中慨嘆師道淪喪,下列哪一句話最能說明當時「恥於相師」的風氣?   (A)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B)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C)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D)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解析: (A)強調「道」與「師」的密切相關,不應以年齡、地位來判定能否從師。(B)說明因缺乏從師問學的風氣,而使得人們有疑惑卻得不到解答。(C)所師之人不論地位高低與否,皆以為恥。(D)說明學無常師,每個人都有其所擅長的地方。

21. B  ) 〈師說〉一文中「小學而大遺」所表達的意涵,與下列何者相似?   (A)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B)捨本逐末,輕重不分 (C)先苦後甘,先憂後樂 (D)大才小用,小題大作

解析: (A)思慮時從大的方面出發,實行時自小地方做起。(B)不求事物的根本,只重視細節末枝,不分事情的輕重緩急。與題幹指學了小知識而丟了大學問的意涵相似。(C)指先憂苦而後得安樂。(D)大才小用,指卓越的人才從事簡單的工作,不能發揮其能力;小題大作,比喻將小事當成大事來處理,有故意誇張的意思。

22. B  ) 下列文句,何者可以看出「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A)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 (B)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C)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D)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解析: (A)描述古代聖人樂於從師。(B)當今士大夫恥於從師,因此造成題幹說的「師道不傳」。(C)以孔子為例,說明聖人沒有固定的學習對象。(D)描述各種行業的人不以從師為恥。

23. A  ) 閱讀下文,判斷下列選項中哪一論點並未被提及?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A)擇師的標準 (B)老師的作用 (C)從師之必要 (D)從師之目的

解析: (B)從「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可知。(C)從「古之學者必有師」可知。(D)從「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可知。

24. C  ) 下列文句,哪一句符合韓愈擇師的標準?   (A)生乎吾前 (B)生乎吾後 (C)道之所存 (D)句讀之不知

解析: (C)「擇師」的標準不在於地位、年齡或了解文章斷句,而在於是否明白道理。

25. C  ) 下列有關〈師說〉一文的說明,何者正確?   (A)「學」字貫串全文,旨在論述「從師問學」之重要性 (B)寫作目的是感謝李蟠向他請益學問 (C)文中多次運用對比,逐層論述,以鞏固自身的論點 (D)以郯子、老子等人作為今人學習的典範,舉例精確

解析: (A)「師」字貫串全文。(B)寫作的目的在於抨擊當時恥學於師的風氣,希望能恢復從師問學的傳統。(C)文中依序對比古聖與今人、士大夫對其子與對自身的要求、士大夫與百工之人等三組情況,逐步鞏固自身論點。(D)以孔子向郯子、老子等人學習為例,說明「學無常師」的求學態度。

26. C  ) 下列選項中的「師」字,何者為動詞?   (A)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B)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C)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D)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解析: (A)名詞,指老師。(B)名詞,指老師。(C)動詞,學習。(D)名詞,指老師。

27. B  ) 〈師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一句,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A)錯綜 (B)回文 (C)轉化 (D)譬喻

解析: (B)上下兩句的詞彙大致相同,詞語的排序大致相反,構成回環往復的語言形式為回文。

28. D  ) 下列文句的修辭判斷,何者正確?   (A)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映襯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譬喻 (C)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層遞 (D)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類疊

解析: (A)回文。(B)設問(激問)。(C)對偶。

29. A  ) 文句通常是無疑而問,只是用問句的形式表達肯定或否定,並不一定要求回答的文句,稱為「反詰」語氣。下列「 」中的字詞,何者表示「反詰」語氣?   (A)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B)「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C)「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D)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解析: (A)豈知、哪管。表示反詰語氣。(B)表示感嘆語氣。(C)代詞。(D)句末助詞。

30. C  ) 下列各句的修辭,何者說明正確?   (A)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排比 (B)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互文 (C)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映襯 (D)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錯綜

解析: (A)頂針。(B)原句應為「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為錯綜修辭(交錯語次)。(D)類疊、映襯。

31. A  ) 下列何者含有「推測語氣」?   (A)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B)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C)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解析: (A)其,大概。表示推測的語氣副詞。(B)肯定語氣。(C)反詰語氣。(D)反詰語氣。

32. D  ) 下列關於韓愈的說明,何者正確?   (A)兼融儒、釋、道三家學說,形成古文運動的理論基礎 (B)其詩風格清新、用語溫婉,為浪漫派詩人之一 (C)柳宗元稱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 (D)提倡語言質樸的散文,反對華而不實的駢文

解析: (A)排拒佛(釋)、老思想。(B)詩作擅長以文為詩,樹立奇崛險怪之風。(C)為蘇軾稱讚韓愈之語。

33. D  ) 下列對聯,何者吟詠的對象為韓愈?   (A)草堂傳後世/詩聖著千秋 (B)德配天地,泗水文章昭日月/道貫古今,杏壇禮樂冠華夷 (C)大帝君臣同骨肉/小喬夫婿是英雄 (D)佛骨謫來,嶺海因而生色。鱷魚徙去,江湖自此澄清

解析: (A)自「草堂」、「詩聖」二詞可判知為杜甫。出自朱德〈成都草堂聯〉。(B)泗水指山東魯國,自「道貫古今」、「杏壇禮樂」可判知為孔子。出自山東曲阜〈孔廟聯〉。(C)自「小喬夫婿」可判知為周瑜。出自江蘇無錫〈周公瑾祠聯〉。(D)自「佛骨」、「鱷魚」可判知為韓愈。出自〈潮州韓文公祠聯〉。

34. C  ) 下列關於韓愈的敘述,何者正確?   (A)字退之,諡號文正,又稱韓文正公,世稱韓昌黎 (B)弘揚儒道思想,兼容佛、老,與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 (C)蘇軾讚頌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 (D)散文風格奇崛險怪,詩作氣勢雄渾,文字精鍊

解析: (A)韓愈諡號文,又稱韓文公。(B)韓愈以發揚儒家道統為己任,排拒佛、老思想。(D)韓愈散文風格多樣,語言精鍊,氣勢雄健;其詩則勇於創新,風格奇崛險怪,並以散文句法入詩。

35. B  ) 下列哪一個題辭最適合送給老師?   (A)功著杏林 (B)桃李滿門 (C)松柏長青 (D)名山事業

解析: (A)相傳三國吳人董奉隱居廬山,為人治病不收錢,僅要求重病治癒者植杏樹五株,輕者一株,數年後得杏樹十餘萬株,蔚然成林。後以杏林指醫學界。(B)比喻所教過的學生非常多。桃李,比喻所栽培的學生後輩。(C)祝福男子長壽之辭。(D)比喻可以傳之不朽的藏書之所。後亦指著作之事。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