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補充教材:中國史2

十六、安史之亂及其影響

產生背景

開元晚年,由於玄宗寵幸楊貴妃,荒怠政事,委政李林甫楊國忠,造成宰相專權,政風日壞,貪汙賄賂盛行,終於釀成「安史之亂」(755)

政策方面

玄宗時代,重文輕武風氣盛行,社會重視科舉,武職為人所輕,開國尚武風氣消沉難展,禦敵安邊之事依賴胡人將領,遂給予胡人可乘之機。

制度方面

1.      府兵制敗壞,募兵代興,武力為藩鎮私人所宰制,守邊士兵經常與外族交戰,實力強勁,造成外重內輕之勢。

2.      自開元以後,均田租庸調法無法確實施行,不僅府兵制隨之瓦解,也造成土地兼併之風盛行,農村經濟為之動搖。

3.      忽視地方政治:唐初輕外官,不重視地方政治(首長人選及政績),在玄宗時也並未改善,安祿山造反「所過州縣望風瓦解,守令(地方首長)或開門出迎,或棄城竄匿,或為所擒,無敢拒者」,地方州縣無力抗拒,正顯示地方政治長期忽視之後果。

4.      重西北輕東北:關隴地區為隋唐立國重心,早期府兵聚集西北,以行「居重御輕」、「強幹弱枝」的優勢地位。唐玄宗開元末年,東北契丹,奚、鐵勒等部族興起,玄宗委任胡將安祿山鎮守,間平盧、范陽、河東三個節度使,擁兵自重,終釀成大亂。

經過

1.      安祿山以討楊國忠為名,自范陽起兵,攻陷洛陽、長安。朝廷一時措手不及,玄宗逃往成都,大子即位靈武,是為肅宗。

2.      張巡和許遠死守睢陽,阻斷安史軍團掠食東南富庶之地,使得朝廷仍可以利用東南財賦,維持經濟供需。

結果

經由郭子儀李光弼等將領的努力再加上安史集團的內訌與回紇的助戰,亂事終於平定(755~763)。但經歷九年之戰,帝國元氣已為之大傷。

影響

1.      安史之亂後,南北經濟重心轉移更為迅速,戰後,東南成為中國經濟財賦重心。

2.      租庸調法、均田制不行,改行兩稅法,土地兼併之風更為盛行。私有土地制「莊園經濟」成為戰後農業景象。

3.      唐初「華夷一家」的觀念,歷經此戰亂,出現「華夏之防」民族觀念。

4.      唐初胡風盛行,社會開放。亂後,社會文化觀念趨向保守本位文化受到重視。

 

七、安史之亂後的政局

藩鎮問題

1.      形成:安使亂後大量授予節度使,使藩鎮遍天下。

2.      叛亂:德宗時,河北諸鎮叛亂,延及西北,亂平,朝廷仍姑息。

3.      姑息:德宗時姑息縱容藩鎮,使其勢力坐大。

4.      制裁:憲宗制裁藩鎮,全國統一,但死後亂事又起。

5.      河北()問題:安史之亂後,藩鎮問題並非嚴重到難以處置。河北地區長期「胡化」,不同於其他文化體系;而此地經濟尚繁榮,使它能藉以抗衡中央,這才是中央很難處理河北藩鎮的關鍵所在。

6.      淮南劍南(四川):此二地藩鎮掌控南方財賦,皇帝對於人選特別慎重,是因「國命所繫」之地。

7.      延續:五代十國的藩鎮的延長,河北(魏博鎮)是最關鍵性的藩鎮。

外族侵犯

1.       吐蕃是安史之亂後最大外患。唐朝為了牽制吐蕃,採用「聯回()()」的外交政策,以和親、「絹馬貿易」形式來拉攏。

2.       回紇:原臣服突厥,後獨立建國。

(1)唐玄宗時:盡有東突厥故地,成為塞外強國。

(2)安史之亂時:出兵助唐,但也搶劫殺掠,甚至聯合吐蕃內犯。

(3)唐德宗時:改名回鶻,與唐和親,共擊吐蕃。

3.       南詔:立國於今雲南。

(1)唐玄宗時:開元初年冊封為雲南王,併有五部,西破吐蕃,成為西南強國。

(2)安史之亂起時:南詔侵占邊地。

(3)唐宣宗時:改國號為大禮,但不時入寇犯邊。

牛李黨爭

1.      由來:是指憲宗及其以後的外廷士大夫間之衝突,其中以牛、李黨爭的規模最大,牛黨以牛僧孺為代表,李黨以李德裕為首領。

2.      發端:憲宗時,進士牛僧孺李宗閔在對策時譏詆宰相李吉甫削藩政策,而遭受吉甫裁抑,雙方結怨。

3.      轉為劇烈:

(1)經生與文士相對立,以經學為正宗的山東世族(李黨)積極好功;崇尚文彩的進士新貴(牛黨)則消閒放誕。

(2)朝士與宦官勾結:自穆宗後,內廷宦官也分派系,與外廷牛、李黨相對應。內外結援,傾軋劇烈。

4.      性質:並非有明確政治理念差異,只是黨派爭奪政治權力的鬥爭;而其鬥爭的勝負是取決於內廷宦官派系鬥爭來決定,外廷幾乎沒有力量介入。

5.      演變、影響:兩派鬥爭,互有進退。宣宗以後,因為宦官對朝臣漸起戒心,趨於團結,朝臣失去依附,黨爭始告式微。但政風敗壞,是非道德混淆,士人官吏難以適從。

官宦亂政

1.      宦官弄權:係由於他們掌握禁軍典管樞密(軍國決策大權)

2.      禍政情形:自肅宗以後,宦官凶燄益甚,對外勾結藩鎮,朋比為奸,對內交結文臣,加深黨爭,甚至廢立皇帝,左右政權。

黃巢之亂、唐朝滅亡

1.      背景:唐末,關東水、旱災肆虐,政治腐敗,人民求生無門,民變因而產生。王仙芝起事於山東(874)黃巢響應。

2.      經過:

(1) 王仙芝戰死,餘眾歸服黃巢,使其勢力大振,率兵遍擾東邊大半河山,尤其是東南財賦地區。其後攻陷洛陽、長安,自立為帝。

(2)黃巢之亂蔓延迅速的原因在於唐軍間將領不合甚至故意縱敵,使其勢力熾盛。

3.      果:

(1)黃巢部將朱溫正、降唐,勢力重挫,黃巢被迫於侷限於山東,最後在李克用追擊下,自殺身亡。

(2)餘黨由秦宗權率領,繼續為亂,最後為朱全忠(朱溫)所平。

4.      影響:

(1)黃巢之亂(874~889)大肆破壞東南,瓦解唐帝國財經重心,覆亡之期,只待時機。

(2)黃巢之亂後,藩鎮征伐劇烈,宦官更為專橫,昭宗時宰相胤召朱全忠帶兵入京,盡殺宦官,因而掌控大權,把持朝政,最後篡唐自立。唐朝至此滅亡(907)

八、從租庸調法到兩稅法(唐代)

租庸調法

1.      內容:

(1)租:每丁歲納粟二石。

(2)庸:每丁歲力役二十日。

(3)調:每戶隨鄉土物產之宜,歲納綾、絹、絁各二丈,綿三兩,是為調。

2.      特色:與均田制密切配合,項目分明。

3.      優點:為民置產,無重歛病民之弊,杜絕兼併之風。

4.      均田制及租庸調法:

(1)施行條件:地界清戶籍正確

(2)破壞:

  {C}{C}武后之後,版籍不造,戶口無計,逃避賦役者漸多。

  {C}{C}安史之亂後;情況愈益嚴重,租庸調法已無法推行。

兩稅法

1.       創立:唐德宗時,宰相楊炎創立。

2.       辦法:

(1)政府量出制入,以定其稅額錢數,一律按造民戶貧富為基準,劃分等級課稅。

(2)每年分夏、秋兩季徵輸,概以錢計,省其徭役。

3.       優點:不失簡單公平,其後各朝大體持續沿用。

九、門閥世族衰微與門第消融

南北朝

1.      南朝梁末的侯景之亂(522),恣意摧殘世族,南朝社會結構遂為之破壞。迨隋平陳後,江南的世族集團,也隨著南朝政權的結束而趨於沒落。

2.      北魏末年,爆發爾朱榮(493~530)之亂,胡族世家漸衰,政權終為漢人外戚楊氏取代。

隋、唐、五代

1.          隋朝以科舉取士取代九品官人法,寒門仕進的機會大增,惟重視門閥的社會風氣依然存在。

2.          唐太宗(627~649在位)時,為建立以李唐宗室為主體的新世族集團,下令撰修《氏族志》,明白指示依照現今官品高低以定等第,以提攜新進的顯官勳臣,刻意貶抑南北朝以來的世家大族。

3.          唐高宗時曾下令禁止顯赫氏族間的通婚,但成效不彰。

4.          唐玄宗起用私寵,肅宗倚任宦官之後,士族權勢地位每下愈況。

5.          科舉盛行之後,科舉出身的進士集團成為新興的統治階層,舊世族集團的政治優勢逐漸喪失。

6.          中唐時科舉主司漸有抑豪門、獎寒畯者。有時公卿子弟,雖有寶學,而主司反避嫌不敢錄取。因為寒門中試漸多。安史之亂後,國學衰微私人講學興起以及寺觀教育發達,知識日趨普及,士族、家學要維持優勢很難。

7.          科舉廣開,各地士族子弟到京師以求發展,造成「里閭無豪族,井邑無衣冠,人不土著,萃處京畿」。士族遷居兩京,脫離原有地方社會,隨著中央政治而起伏、浮沉。原有地方社會,因士族遷徙,造就庶族及其他優異人士崛起,進而替代之機會。科舉促使士族居地地望的分離,進而促使是族沒落。

8.          歷經唐末的連年戰亂,尤其「黃巢之亂」的爆發,所至之處屠殺焚燒,當時關中及關東地區殘破不堪,士族所賴以維繫的經濟基礎亦遭破壞,世代傳承的「譜牒」大多散佚,原已日趨沒落的門閥世族遂迅速解體。

9.          朱溫摧殘士族:黃巢之亂、朱溫篡唐之際,衣冠名冑,遭到嚴重摧殘。《通鑑》卷二六五載:「初李振屢取進士,竟不中第,故深疾縉紳之士,言於全忠曰:『此輩常自謂清流,宜投之黃河,使為濁流!』全忠笑而從之,於是士族清流為之一空。」

10.      五代時期:政權更迭、權力鬥爭、戰禍波及,也使不少世族步入衰亡。

北宋:消融

1.      宋代廣開科舉取士,使大批庶民升為統治階級,因為機會均等,流動性大,所以社會較平等。

2.       門閥觀念淡薄,婚姻不注重閥閱

 

二、世族類型(東晉、南北朝)

名稱

由來

代表

地位

僑姓

永嘉之禍避居南方的士族。

琅琊王氏、陳郡謝氏。

統治者及門閥政治的主體(晉、南朝的政治家族)

吳姓

原居東南的大族(東漢末年移居者居多)

江南吳郡朱氏、顧氏、張氏、陸氏。

政治地位不及僑姓,但大多為世襲地方官,社會基礎堅定。

郡姓

五胡亂華時期居留華北的世家大族。

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滎陽鄭氏。

重視經術,與胡族政權合作者居多。

國姓

北魏孝文帝漢化運動,胡族改姓(賜姓)

氏、長孫氏、宇文氏、陸氏。

天子所命,鮮卑貴族及統治者。

 

 

三、東魏──北齊、西魏──北周政權比較

項目

東魏──北齊

西魏──北周

創建

高歡(出身懷朔鎮,胡化漢人)

宇文泰(出身武川鎮,漢化胡人)

首都

()

長安

享國

532~577(46)

534~581(48)

領地

中原富庶之地:黃淮平原

隴、四川地區

民族關係

高倡「大鮮卑」主義,胡漢衝突不斷。

融合鮮卑、漢人豪強、山東舊族等,結合成「關隴統治集團」。

經濟發展

土地兼併愈來愈嚴重

實行均田制,經濟實力漸強大。

亡國

北周武帝併滅北齊

北周政權為外戚楊堅所

四、唐代租庸調法與兩稅法比較

 

租庸調法

兩稅法

由來

唐因隋制

唐德宗時宰相楊研所創

內容

稅額

固定:量入為出。

不固定:量出為入。

次數

一次徵輸

夏、秋兩次徵輸。

方式

徵收實物(如:絹、布)

依照貧富等級課稅,概以錢計。

徭役

每丁歲役二十日

省徭役

優點

利在人民:

1.      徵收實物,項目分明。

2.      有為民置產精神。

利在政府:

1.      方法簡單。

2.      政府量出為入,國用不虞匱乏。

缺點

1.      免課範圍太廣,稅賦不公平。

2.      實施條件要健全(政府土地要充足,正確版籍資料)

1.      貧富等級不容易界定。

2.      實物折算錢幣交納,人民負擔加重。

3.      攤派到地方稅收:執法不公,加重農民負擔。

4.      政府破壞稅制:增加雜稅。

施行

唐初至德宗

德宗以後~明中葉

影響

唐初政治、社會較安定,促成唐代前期戶口增加、財政有餘之主因。

中國此後所實施的田賦制度,大致就是這一類的兩稅法。

七、隋唐時代國際性大都市

名 稱

主要內容

長 安

1.      長安城是隋代大興城市,宇文愷規劃設計,從隋開皇二年(582)到高宗永徽五年(654)才完成峻工,長安城不僅是首都所在也是國際性大都市。

2.      外國人有商人、傳教士、留學生等,與邊疆少數民族、漢人雜居,在物質生活和文化形態上,彼此相互影響。一般居民約有五十萬人,加上外國人、士兵、皇族、僧尼、道冠、奴僕等,共計約有七十萬人以上。

3.      宮城在北;宮城之南為皇城,國家政治中樞;皇城正南門為朱雀大街,將城市分為東、西部,各有市場55個坊;西市是國際性市場,胡商甚多,酒樓林立。

洛 陽

1.      大運河修成後,洛陽成全國運河中心,交通方便,經濟繁榮,武則天遷都於此,即因漕運之利而考量,一度易名為神都。

2.      洛陽宮城、皇城的布局基本上和長安相似,洛陽城人文薈萃、園林密布,牡丹花種植十分普遍,但安史之亂後,遭戰火波及,戶口銳減,逐漸衰沒。

揚 州

1.      揚州地近長江為運河與長江交匯處,安史之亂後,華北經濟衰蔽,仰賴南方物資供給,大運河漕運物資聚集於揚州,揚州成為重要轉運站,加上揚州本身製蔗、金銀器、玉石雕刻、絲織品等手工業十分發達,發展成為商業大都市。

2.      東南亞(南海諸國)、波斯、大食(阿拉伯)等外國商人也聚集揚州,進行國際性商貿。

廣 州

1.      廣州是唐代對外交通,海貿最大的港口,大量絲綢、瓷器等出口,皆以廣州為中心。南海諸國貨品也藉由廣州(設立市舶司)進入中國。

2.      由於海貿繁榮,胡商(阿拉伯人、波斯人)駐留廣州很多,唐末黃巢之亂攻陷廣州,胡商被殺甚多。

成 都(益州)

1.      成都為西南大城,吐蕃、南詔等國前來商貿頗多,國際貿易十分發達。

2.      安史之亂後,很多中原北方人士避難於蜀川,帶來充裕的人力與先進技術,提升當地經濟繁榮,故有「揚一益二」之說。

 

滲透王朝宇征服王朝

項目

滲透王朝

征服王朝

定義與代表王朝

邊疆民族入主中原,以半和平的滲透方式而建立的王朝。例如:「五胡十六國」的胡人政權、北魏、北齊、北周、西夏等。

邊疆民族征服漢族居住的一部或全部中國,所建立的王朝。例如:遼、金、元、清等朝代。

特色

無法與高度中原農業文明抗衡,在長期交流互動下,最後被漢人社會、文化所融匯。

以征服者自居,統治者在制度或其他措施上要維護自身族群的優越地位。

發展

滲透王朝的族群,因通婚、經濟互惠、文化交流、社會互動等因素與中原漢族混同,凝成新族群。例如:魏晉南北朝邊族與漢族長期融匯而產生「新漢族」。

征服王朝為了維持其族群傳統與統治地位,通常出現:

1.      實施「二元政治」:遼朝、蒙古即是顯例。

2.      維護自身傳統:重視本族文字、語言與尚武精神。例如:金、元、清等代。

清代前期君主重要事蹟

清太祖

(努爾哈赤)

1.      以「七大恨」起兵叛明,建國號為()金。

2.      創八旗。

3.      仿蒙古文字,創制滿文。

清太宗

(皇太極)

1.       建國號為清,積極侵明,占有東北。

2.       平服蒙古、朝鮮。

3.       中央集權。

清世祖

(順治)

1.       多爾袞攝政,清軍入關(1644)

2.       滅流寇、南明諸王。

3.       頒布「薙髮令」,屠殺漢人最慘烈。

清聖祖

(康熙)

1.       平定三藩之亂,敉平台灣鄭氏,政權至此鞏固。

2.       善用密摺制度,開放海禁。

3.       征蒙古,與俄簽「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邊界。

4.       宣布:「盛事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康熙51)

清世宗

(雍正)

1.       立「儲位密建」法,杜絕皇位紛爭。

2.       設立軍機處,以利君主專權。

3.       整飭吏治,耗羨歸公、建立財政秩序。

4.       實行「攤丁入畝()」政策、廢除賤民階級。

5.       實行「改土歸流」於西南:加強中央統治與西南開發。

清高宗

(乾隆)

1.       號稱「十全武功」,對疆域開拓貢獻最大──「全盛時期」。

2.       編成《四庫全書》(卻也禁書、焚書)

3.       「文字獄」最多的時代。

4.       晚年寵信和珅,政治腐敗,吏治大壞,激起民變,國勢衰落(清代盛衰之關鍵)

王安石變法內容

理財方面

1.          青苗法:每年禾苗青黃不接時,政府貸款或穀物給農民,避免受富豪剝削。

2.          募役法:政府向不願服役者收免役錢,雇人服役。(又稱「免役法」)

3.          農田水利法:政府鼓勵興修水利,開墾荒地。

4.          方田均稅法:重新丈量土地,根據土地多少、肥瘠徵收賦稅。

5.          市易法:政府設立「市易務」,以穩定物價,增加國家收入。

軍事方面

1.       保甲法:政府將農民組織,十家編為一保。保丁在農閒訓練,平時耕田,戰時編入軍隊作戰。

2.       置將法:軍隊固定於一定轄區,由固定將領加以訓練,改變以往「兵將不相習」情形,強化作戰能力。

3.       保馬法:令鄰近遼、夏諸路人民飼養官馬,以為禦敵之用。

4.       設軍器監:招募良工為匠師,改造武器,強化戰鬥能力。

育才方面

1.       改革科舉:廢明經,存進士,改試經義策論,設明法科,專考律令、斷案等。

2.       立「太學三舍法」:將太學生分為外舍、內舍、上舍等,以次轉升,上舍成績優異者可直接授官,其目的欲漸次以學校教育取代科舉。

明代的盛衰

明太祖

創業

1.      建立新朝代:元順帝棄大都北走之時,部分省分仍為元人或元官所有,或為豪傑所據。明太祖繼續命將征伐,至洪武十五年(1382)底定雲南後,全國始告統一。一時國勢甚盛,遠紹唐、宋威儀,掃除元末貪暴胡風,氣象煥然一新。

2.      重要措施:

(1)   封建諸王:分封宗室子弟,使屏藩中央。諸王雖無土地、人民,卻擁有兵權,以致後來發生骨肉相殘的奪權事件。

(2)   獨裁專制:藉宰相胡惟庸勾結海盜謀反事,罷去中書省,廢除丞相,集大權於一身,以致日後親近天子的人有機會竊取大權。

(3)   大興獄案:太子早逝,太孫幼弱,疑忌大臣不可信託,屢興大獄,功臣宿將多未得善終,至有坐黨株連至數萬人者。

(4)   凌辱朝臣:規定臣僚觐見,必須跪對。臣下偶有失旨,亦隨時在殿廷上施加廷杖折辱。臣工奏章詩文,也常因為一字之疏忽而招滅門之禍。

成祖功業

1.       靖難之變:太祖死,太孫允炆立,改元建文,是為惠帝。惠帝為人仁慈,英斷不足。見當時諸王強大跋扈,乃接受齊泰等人的建議,進行削藩。燕王棣乃藉口清除君側,舉兵抗命。轉戰三年,終在內廷太監的策應下,攻下南京。惠帝失蹤,燕王便在建文四年(1402)篡位為帝,改元永樂,史稱「靖難之變」。

3.      重要措施:成祖即位後,對於被削諸王,分別復其舊封,或改徙新地,但宗藩的權力大受限制。成祖在位期間,(1402~1424),極注重內政及國防建設,國勢大盛。綜其重要事功,除了整飭吏治、擴大疆域、經營南洋外,尚有下列二事值得注意:

(1)   會通南北經濟:疏通杭州經山東到北京的運河,便利南北漕運。這條運河就是現在的大運河,與隋代從淮河達汴京再轉涿郡的舊線不同。

(2)   加強北疆邊防:為抵抗塞北民族的入侵,一面沿邊自遼東至甘肅列置九鎮,一面修葺山海關到晉北的「邊牆」(長城別稱)。並在永樂十九年,正式遷都北京,取其去敵之近,制敵之便。

仁、宣、

英宗治世

1.       仁、宣宗:成祖之後為仁宗,在位一年,再後為宣宗、英宗,大致仍為明的盛世。仁、宣二朝,任用楊士奇等人輔政。此時,君明臣賢,政治清平,吏稱其職,民安其業,為史家所稱美。

2.       英宗:英宗童年踐祚,由太皇太后張氏聽政,委任舊臣,謹守仁、宣遺範,因而邊陲戒嚴,國紀整肅。正統七年(1442) ,太皇太后去世,元老重臣相繼致仕,宦官王振乘機弄權,英宗倚之如父師,從此朝政日趨敗壞。

宦官弄權

1.       原因:

(1)    相權喪失:皇帝親理國務,一旦倦怠,大權易為近習小人所竊。

(2)    皇帝寵信:成祖始出任要職,宣宗以後代為批決奏章,權力益專。

(3)    廠衛為虐:成祖為其設東廠,委之偵緝。中期後,與錦衣衛狼狽相結。

2.       為禍最大的宦官:英宗時的王振、武宗時的劉瑾、熹宗時的魏宗賢。

權臣專擅

1.       原因:太祖廢丞相,近臣易於竊權。

2.       嚴嵩專權:把持朝政,父子相繼為惡,後雖遭貶諸,國基以動。

張居正

改革失敗

1.       當政:神宗即位,以張居正為內閣首府。

2.       改革:

(1)    國防上戰守兼施: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

(2)    政治上循名責實:確立行政系統,澄清吏治。

(3)    經濟上丈田均賦:清丈被世家侵占田畝,增加賦稅;行一條鞭法。

3.       結果:張居正既歿,政事再壞。

黨社紛爭

1.       原因:新政廢除,神宗荒怠,權貴結黨爭位。

2.       形成:東林黨出現,盡斥非東林,被斥者形成閹黨,兩相攻擊。

3.       黨爭延續:思宗時黨爭已成,日以抨擊敵黨為事,不顧國家利益。

邊患為害

1.       蒙古:

(1)    瓦刺南侵:土木堡之變。

(2)    韃靼寇邊:至穆宗時始請求封貢。

2.       日本:

(1)    委寇猖獗:嚴嵩當政時,日本幕府衰微,委寇與中國海盜勾結為患。

(2)    中日朝鮮之役:豐臣秀吉侵朝鮮,明派軍往援,前後七年。

3.       滿洲:

(1)    原因:努爾哈赤統一女真諸部,建立後金。

(2)    叛明:起兵叛明,連下遼河以東。

(3)    勢衰:寧遠之役,為明將袁崇煥所敗。

流寇之亂

1.       背景:明代後期由於宦官猖獗,權臣專擅,朝綱不振,吏治敗壞已極。加以內外用兵,徵索苛藩,人民不堪其苦;而萬曆至崇禎七十年間,天災連年,其中陝西受災最嚴重,成為產生流寇的溫床。

2.       經過:

(1)    思宗崇禎初年,陝西民變之勢既起,又因邊軍欠苦飢,鼓噪譁變,兩相激盪,遂成大亂。其中以闖王高迎祥(陝西米脂人)及李自成(迎祥甥)、張獻忠(陝西延安人)為最強。他們在邊事吃緊、政府剿撫不定的情況下,乘機坐大。

(2)    後高迎祥被擒斬,李自成繼承其位,繼續流竄,遍擾陝西附近各省。

(3)    崇禎十七年(1644),張獻忠入四川,所到屠殺,遂據成都;李自成亦掠占長安。同年,李自成因內監迎降,攻陷北京,思宗自縊殉國。

南明抗清

1.       背景:自李自成攻陷北京,明宗室及遺臣,多輾轉南下,先後擁立福王、唐王、桂王,始稱南明。

2.       福王:福王立於南京。他為人昏愚無知,朝政為閹黨所把持。鎮守揚州的史可法內外受制,清軍來攻時,得不到援兵,壯烈殉國。清軍屠城之後,又渡江陷南京,福王出走,為清軍所俘。

3.       唐王、魯王:唐王立於福州。他為人潔身自愛,但因內部不協,又與在紹興監國的魯王不和,雙雙為清軍所滅。

4.       桂王:桂王立於肇慶(廣東高要),年號永曆。清軍入粵,乃奔走廣西。這時,附近各省紛起投效,加上東南沿海鄭成功的呼應,頗有中興之望。無奈明室諸臣,依然內鬨不已,武將又互相猜忌,最後終歸失敗。在名降將吳三桂等人的強力追擊下,桂王雖退入緬甸,仍為三桂所執,害死於雲南,明朝告終,享國二百九十五年(1368~1662)。在桂王顛沛流離之際,李定國始終效忠,於桂王被害後兩月,亦以憂憤過度病逝,志節可佩。

 

 

 

 

 

 

 

 

 

 

二、明清:農業發展

新作物的

引進推廣

1.      宋代:

(1)   北宋中期引進越南占城稻:可以種植在山坡、丘陵地,使華南地區可以大量種植,丘陵地廣闢梯田,擴大耕地面積。稻米產量激增超越麥類,成為中國糧作首位。

(2)    棉花可能在兩宋之際傳入中國。南宋初年,只在閩粵地區推廣,後來推展到江東;到了元代益盛,明代時廣植於中國,棉花成為重要經濟作物。

2.      明代:

(1)   明代末期,美洲作物傳入中國,最早是花生,其後番薯、玉米、菸草等。

(2)   番薯玉米的傳入中國,提供重要糧食所需,對於人口持續成長的明清時代而言,成為解決飢荒問題的重要農作。

新耕地的

開闢

1.       宋元時期:

(1)    宋元時期江浙地區農民在江湖之濱開闢圬田;浙江、福建、四川、廣東等地區農民則在丘陵、山坡地拓闢梯田。使南方耕地面積迅速增加。

(2)    南宋「蘇常熟天下足」的諺語,反映出江浙等東南地區已躍昇為中國近世經濟首富之區。

2.       明代:

(1)    明代以後,拓墾耕地主要在洞庭湖流域,農民在此開發「湖田」,耕地面積擴增,稻米產量大、輸出外地。

(2)    明末「湖廣熟天下足」諺語,顯示兩湖(蘇、常州),在明代則以經濟作物(棉花、桑樹、茶樹)為主。

生產工具

與技術

1.       宋代農業使用秧馬龍骨踏車等新農具,使生產、灌溉更加方便,提高生產數量。

2.       宋代耕作技術方面,發展深耕細作的經驗,使農地單位面積的產量提升。

3.       稻麥輪作:在唐代中晚期的江南已經出現,在南宋時,由於大量北方士民南遷,為能供應麵食人口的需求,南宋政府鼓勵農民種植;稻麥輪作,可以使農田一年兩獲,,增加糧食的產量。

四、商業發展

宋代

1.      商社出現:照應成員的財務、安全。

2.      牙行:仲介買賣。

3.      商業組織:(1)合夥制度的興起(2)專業經理的雇用

4.      注重宣傳:(1)建立商號(2)創立商標

5.      會計制度:以利財務商業管理。

元代

1.       大都(今北京)是全國商業中心。

2.       色目人掌控國內商貿活動,為蒙古統治階級提供服務;擅常經營珠寶,並以放債收取高額利息而聞名。

明清

1.       以同鄉、宗族形成的「商幫」出現,勢力強大者可以從事全國性商業活動。「商幫」以「徽商」、「(山西)商」最為著名。前者以販賣茶、鹽起家;後者以經營金融業,創設「山西票號」而聞名全國。

2.       明清時代出現「會館」,清中葉出現「公所」等成為商幫在各城鎮商貿、聯絡的據點。

3.       商業類書的出現:提出有關商貿活動中買賣、地理交通、物產行情、民俗等商業類書,提供商人從業方便。例如:《一統路程圖記》是現今保存最早的明代商業類書。

 

 

 

九、宋明理學

北 宋

理 學

1.      發端:宋真宗、宋仁宗。

2.      代表:周敦頤《太極圖說》、邵雍、張戴《正蒙》。

3.      治學:談宇宙問題闡發心性、義理。

4.      繼起:

(1)   程顥:主張「誠敬存之」,行事才能合乎天理。

(2)   程頤:主張「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影響朱熹甚大,形成「程朱學派」。

(3)   理學由探索宇宙,轉變為重視人生正道。

(4)   北宋理學發展:以周敦頤、邵雍、張戴、程顥、程頤等五人貢獻最大。

南 宋

理 學

 

1.       朱熹:

(1)   地位:理學集大成。

(2)   主張:

{C}{C}宇宙觀是理與氣,治學尤重致知。

{C}{C}讀古書、信古人為格物窮理的入手方法,以《四書》最為重要。

(3)   影響:四書取代五經地位,使得求學途徑更為簡潔,使學問普及更易達成,促進庶民社會的崛起。

2.       陸九淵:

(1)    主張:心即是理, 教人先發明本心,而後博覽以應萬物之變。

(2)    發展:到明中葉王守仁主張「致良知」之說,始將其發揚光大。

明 代

理 學

1.       明初:謹守程頤、朱熹之規範。

2.       明英宗以後:

(1)    陳獻章:英宗時,使理學從程、朱轉向陸九淵心學。

(2)    王守仁:

{C}{C}學說重點:心即是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C}{C}盛行:成為明代後半期的學術主流。

{C}{C}流弊:流於放浪自恣;專談心性,限於空疏貧乏。

十三、新宗族社會的發展(宋~清代)

背景

1.      宋代以後的宗族社會不同於中古時代士族門第社會,它以「敬宗收族」為特色。

2.      「敬宗收族」:「敬宗」是基於祭祀祖先的認同、以血緣關係為根基,將同族內家庭連接起來,以完成「收族」的目的。

因素

1.       義莊(族田):宋代士大夫主張「族田」救濟族人,贍養同宗,范仲淹「范氏義莊」最為後世效法。義莊中置田產,以收益贍濟族人、建義學教育族中子弟。

2.       族譜:北宋蘇洵、歐陽修等人,曾撰寫族譜,以為收族之用。 朱熹撰寫《家禮》,進一步將族譜、族規、祭祀等明確具體化。明中葉後有「統宗譜」的出現,將同一始祖而分散全國各地的宗族入納族譜內。

3.       祠堂:為宗族重要會議場所,宗族內的重要爭議,可由族長(宗長)仲裁解決。

4.       宗權:家()族權威的建立,族長領導宗族成員,所有族內事務由他掌控、裁決,對內協調糾紛、維持秩序;對外保護族人的權利與尊嚴。明清時代,政府以法令形式賦予族長很大權力來規範約束族人。

社會秩序

1.       明清時代,宗族成為保甲制、里甲制的基礎,並可組織武力以保衛家園(地方)

2.       清代:政府明令族長擔任地方「族正」,藉用其宗族力量來強化對地方基層社會控制。

重要現象

1.       宗族規範中,禮教甚嚴,家()長權威強大,婦女的社會地位低落。

2.       宋元以後,南方經濟發達,社會穩定,宗族組織盛行於南方。

3.       士大夫重視宗族組織,以此來培育族人,擴大及強化地方勢力,使其宗族勢力得以長久延續。

重要性

1.       國家社會秩序的重要支柱。

2.       思想觀念啟蒙教育的基礎。

3.       民間社會救濟與福利的組織單位。

唐代與宋代經濟之比較

項目

唐代

宋代

農業發展

1.      農民以自耕農為主體。

2.      初期實行均田制(公私並有),安史之亂後私有制盛行,莊園經濟發達。

3.      農作以麥類為主。

4.      安史之亂後,加速南方開發。

5.      稻麥輪種在唐代中晚期已出現於東南。

6.      農業生產器具有江東犁、水車()(灌溉用具)

1.      農民以佃農占大多數。

2.      私有制十分發達,官僚大地主占有大多數的土地。

3.      占城稻引進及推廣,稻米產量超越麥類。

4.      在東南地區大量拓墾湖田、圬田、梯田等。

5.      稻麥輪種在南宋時推廣於江南。

6.      宋代農器以龍骨踏車、秧馬著名。

手工業

1.      經濟型態:

(1)   官營:產品供朝廷使用,工匠輪番輸役。

(2)   民營:自行招募工匠營造,產品供應買賣。

2.      主要產業:紡織、瓷器。

1.      經濟型態:

(1)    官營:工匠大多數是招募而來,生產為政府所需要。

(2)    民營:自行招募工匠,生產商品化。

2.      主要產業:紡織、瓷器、印刷業。

商業發展

1.      以銅錢為貨幣,出現「飛錢」(匯票),政府貸款商人的「公廨本錢」。

2.      有民間自發性的「行會」。

3.      首設「市舶司」於廣州。

4.      以絲綢、瓷器為出口大宗;進口以馬匹、皮毛(西域諸國)、香料、珠寶(東南亞地區)

1.      以銅錢為貨幣,使用「紙幣」。

2.      「行會」是同業公會組織,政府強制加入,行會權力很大。

3.      廣設「市舶司」於東南沿海。

4.      以絲綢、瓷器為出口大宗;輸入為香料、珠寶、木材等為主。

()太平天國之役帶來的影響:

政治

1.      民族主義為號召,激揚民族意識,成為日後中山革命思想基礎。

2.      將領功臣見識西方武器優良,力主學習,促自強運動之產生。

3.      亂世平定,得助於漢人將領或督撫努力,漢人政治地位提高,湘淮軍將領多出任督撫,權力日益加重,造成地方勢力崛起。

社會

數千萬人民大量死亡,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內亂,土地荒蕪,戰火波及社會生機幾沒,對社會民心打擊甚大。

軍事

1.       淮軍成為日後清廷作戰主力部隊,湘、淮軍原為私人地方鄉勇團練,為軍隊私有化的開始。

2.       太平天國之役後,清廷仿效西方武器,為日後軍事近代化之開始。

財經

1.       太平天國之役發生所在地區主要在東南各省,此區為經濟財賦重心,數年破壞,造成國庫收入嚴重缺乏,加深清末財政危機

2.       為籌措軍費,設立釐金(水陸交通要道設關卡抽取貨物通過稅),成為陋稅,影響工商業發展(直到1931年才廢除)

自強運動與戊戌變法的比較

名稱

自強運動

戊戌變法

時間

英法聯軍後至甲午戰爭

光緒24(1898) (102)

由來

1.      戰敗刺激: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戰敗。

2.      與太平天國作戰,深知西方武力強大。

3.      中央、地方官員倡導。

1.      背景:自強運動失敗,學者呼籲政治改革。

2.      近因:列強瓜分風潮的危機。

重心

以軍事、外交為中心。

教育、實業、政治、軍事各方面的革新。

譯書

同文館、江南製造局

設譯書局

領導者

1.      中央:奕訢、文祥。

2.      地方: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沈葆楨。

光緒皇帝、康有為、梁啟超。

敗因

1.      倡導者見識有限。

2.      保守反對者多。

3.      缺少通盤計畫與配合。

1.      慈禧與光緒的權力衝突。

2.      廢八股、裁官署,引起反彈。

3.      守舊派的反對。

結果

經中法、甲午之戰證明失敗。

因戊戌政變而告失敗

意義或

影響

1.      模仿西法,創辦各種新式事業,使得中國步入近代化的歷程。

2.      新式的事業,可以支應國家適時的需要,也提供日後近代化所需要的觀念、制度與人才。

3.      藉由翻譯西書,使國人視野大開,變法圖強的風氣盛行。

1.      變法運動的失敗,使國人思考現有體制內改革之外,接受革命派主張的可能性。

2.      政變後,保守派重掌政權,極端保守排外,招致八國聯軍大禍。

3.      政變後,滿洲親貴掌控中央政治權力與漢人地方督撫間關係產生疏離。

()推動建設:

財政整頓

1.      背景:

(1)   清代中晚期,財政入不敷出,民初財政再度惡化。

(2)   革命軍克復北京,展開財政改革。經過中原大戰、剿共之役後,財權漸能統一。

2.      內容:

(1)   劃分中央、地方稅收。(地方稅:田賦營業執照稅)

(2)   關稅自主。(美國於17年首先贊成,日本最遲到19)

(3)   整理稅務:裁撤釐金(民國20)、徵收所得稅、廢除苛捐雜稅。

3.      結果:國家歲入大增,但因支出龐大(軍費、建設),國用不足。

金融改革

1.       新式銀行很多,但存在很多缺點,貨幣紊亂。

2.       措施:

(1)    改組中央、中國、交通銀行,各有不同業務。

(2)    貨幣改革:

{C}{C}民國22年:廢兩改元(幣制統一)

{C}{C}民國24年:發行法幣(中央中國交通農民銀行的鈔票為法幣)

3.       結果:有利於國家的統一與經濟發展。

交通建設

1.       是此期最大成就,內容包括:公路、鐵路、航運、航空、電訊等,其中以公路鐵路最為重要。

2.       中國幅員廣大,地勢阻隔,不利於國家的統一。有鑑於此,國民政府在江西剿共及追剿共軍時,大力投入公路修築,尤其陸續建立西南各省公路網,對於日後的抗戰影響甚鉅。

3.       鐵路亦增建三千三百公里,其中尤以民國25(1936)完工的粵漢鐵路最為重要,此路開通後,打破廣東割據局面,並使外來物資經香港、廣州得以直接運至中國內地。

成果

1.       現代化初步成果:南京時期的建設不僅厚植中國的國力,也代表中國追求現代化的初步成果,曾被譽為「黃金十年」。

2.       平衡區域發展的努力

(1)    自清末以來,中國的建設大多集中於東南沿海,長江流域通商口岸,內地只有零星的建設。

(2)    1934年因剿共關係,開始注意湖南江西等內地省分的建設,並積極開發西北油礦資源

(3)    南京政府建立後,中國政局較趨穩定,藉由現代化交通建設(1930年代)政府勢力(統治力)已能深入內陸(西南西北),尤其是雲貴地區,也逐漸有現代化的建設;直到抗戰爆發,由於西南是大後方,政府積極建設,現代化的成果日益顯著。

對抗軍閥各役比較

名稱

二次革命

護國軍起義

護法運動

北伐之役

時間

民國2

民國45

民國612

民國1517

目的用意

討伐袁氏違法亂紀

1.      擁護臨時約法。

2.      保護國體、反袁帝制。

恢復國會、維護約

剷除軍閥割據

征討對象

袁世凱

袁世凱、洪憲帝制

段祺瑞,破壞臨時約

各大軍閥

領導者

孫中山

鍔、唐繼堯、李烈鈞

孫中山

蔣中正

結果

革命失敗,袁勢力擴及江南。

1.      使袁撤銷帝制。

2.      恢復臨時約法、舊國會。

1.      吳佩孚以不獲湖南督軍而按兵不前。

2.      曹錕為恢復國會而賄選,護法結束。

完成全國統一

三、清末以來民族工業發展的比較

原因

侵略情形

中國因應對策

鴉片戰爭

關稅協定

西方向中國傾銷工業產品,國內傳統手工業大受打擊。

自強運動開始才有基礎工業的發展。

甲午戰爭

馬關條約

外人得在中國設廠製造。

政府積極鼓勵;民間籌資設廠;輕工業相繼建立或粗具規模。

第一次世界大戰

列強無暇東顧

日本乘機積極擴展對中國的侵略。

迅速發展紡織業、麵粉業;大戰結束後好景隨之結束。

北伐完成後

政府制定「經濟建設方案」

 

重工業由政府舉辦;輕工業由人民經營,政府扶助獎勵。

九一八事件

東北淪陷經濟大恐慌(1929年始)的衝擊,中國國際貿易嚴重衰退。

 

 

 

 

 

 

 

 

 

 

 

 

 

 

 

 

 

 

 

 

 

 

 

 

 

 

 

 

 

 

 

 

 

、西漢封建與郡縣:削籓政策

皇帝

建議者

方 法

結 果

高祖

以武力翦除議性諸侯

規定「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文帝

賈誼

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分齊為七國,分淮南為三國。

景帝

鼂錯

削奪楚、趙、膠西諸王的封地

七國之亂,為周亞夫所平,收回諸侯的政權。

武帝

主父偃

大行「推恩眾建」的政策

諸侯國土縮小,行政權屬朝廷,封建名存實亡。

 

 

*、漢匈關係的演進

皇帝

時間

經略者

結果或成就

秦始皇

215B.C.

蒙恬

(征匈奴),收河南地,臨河築城,移民實邊。

214 B.C.

逐退榆中匈奴,稱修長城,從臨洮治遼東。

漢高祖

200 B.C.

高祖

劉邦

為匈奴冒頓所困,賴陳平奇計始脫險,乃採屈辱的和親政策(延制景帝時皆採用)

漢武帝

133 B.C.

 

誘殲匈奴未成,武帝乃採主動攻擊的政策。

127 B.C.

衛青

(伐匈奴),收河南地,置朔方郡,重修蒙恬時的防線。

121 B.C.

霍去病

(伐匈奴),置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隔斷匈奴與羌的聯絡,開漢通西域之路。

119 B.C.

衛青

霍去病

二將分領大軍遠征,大破匈奴,漠南已經匈奴的勢力。

108 B.C.

 

漢軍出此西征,控至西域的門戶(樓蘭)

101 B.C.

李廣利

漢之武力達蔥嶺以西附近。

漢宣帝

60 B.C.

 

設西域都護府於烏壘城,以鄭吉為首任都護,西域各國均奉號令。

漢元帝

 

 

王昭君出嫁呼韓邪單于。

漢明帝

 

竇固

北匈奴連西域兵入寇河西,竇固進討。

漢和帝

89 B.C.

竇憲

耿秉

漢兵聯合南匈奴及羌、胡兵大破北匈奴。

91 B.C.

竇憲

南匈奴內徙,與漢人相善,逐漸同化;北匈奴西遁,促使歐洲民族大遷徙。

 

 

 

 

 

 

 

 

 

 

、漢帝國政治發展概況

漢帝國的

建立

1.秦得天下後,嚴刑峻法,徭役繁興,人民生活痛苦,導致迅速覆亡。其後,歷經楚漢之爭,項羽敗亡,劉邦稱帝,建都長安,是為漢高祖,史稱西漢。

2.重要措施:

(1)定都長安:因關中地勢險要,形勢完備。

(2)制定朝儀:命令叔孫通制定朝儀,確立天子威嚴。

(3)翦除異姓諸侯:如韓信、彭越、英布等人,並規定「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惠帝即位

大權在其母呂后手中,惠帝死,呂后稱制八年。呂后崩,宗室與功臣剷除諸呂,迎立文帝。

文景之始

文帝、景帝在位時崇尚黃老治術,與民休養,為西漢盛世。

漢武帝時期

(詳見下一主題)

西漢中晚期

1.武帝死後,由霍光輔政,對內與民休息、輕徭薄賦,對外避免與匈奴戰爭。因此有「昭宣之治」。

2.武帝時,政權中心轉移到「內朝」,其後政權逐漸為外戚所掌握,終為王莽所篡,改國號為「新」。

「新朝」興衰與改制

1.取得政權原因:

(1)外戚王氏長期掌握政治勢力。

(2)土地兼併,貧富不均日益嚴重,王莽復古及改革獲得時人的期待。

(3)儒家學說滲入陰陽五行的思想,漢德已衰,新德將興,影響民心甚大。

2.王莽改革的主要內容:

(1)土地國有:所有土地均為國有,稱為「王田」。

(2)推廣國營事業:進行六筦(鹽、鐵、酒、名山大澤、錢布冶銅、五均賒貸)全歸國管。

(3) 改革貨幣:廢除五銖錢,定貨幣六種。

3.結果:改革失敗造成民變亂事紛起。其原因:

(1)新政繁複:欠缺步驟及周密計畫、朝令夕改,導致官員、人民無所適從。

(2)興民爭利:造成人民怨恨、不滿。

(3)幣制改革造成經濟混亂。

東漢政權興衰

1.王莽末年,天下大亂,漢宗室劉秀起兵,討平亂事,遷都洛陽,是為東漢光武帝,自此天下復歸統一。

2.東漢中期起,朝政為外戚與宦官爭相把持,地方割據勢力興起,帝國最後走向衰亡。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