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 灣 史
*臺灣史的分期
一、史前時代
二、原住民文化
三、荷、西佔臺
四、鄭氏據臺
五、清領臺灣
六、日據臺灣
七、今日臺灣
*史前時代
壹、舊石器時代晚期
一、左鎮人
1、地點:臺南縣左鎮鄉
2、時間:距今約2、3萬年前
3、遺址內容:屬於男性頭骨化石,但是只發現兩顆臼齒及七片殘骨,故生活狀況不明
4、發現意義:(1)左鎮人為臺灣最早的居民
(2)臺灣曾與中國大陸相連
(3)大陸古代人可能來臺
二、長濱文化
1、地點:台東縣長濱鄉的八仙洞
2、時間:大約生活在距今5萬〜5千年之間
3、文化特色:早期-(1)以狩獵和採集食物為主
(2)使用打製石器
晚期-(1)已經懂得漁撈,捕魚成為獲得食物的主要方式
(2)懂得用火
4、研究成果:與中國南部的古代文化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
5、消失:大約在距今5千年前消失,原因可能是因為臺灣海峽的形成與華南失去聯繫所致
※共同特色:1、此期出土石器和中國大陸華南地區的石器類似,極可能來自華南地區
2、此期的文化與後來臺灣的新石器文化並沒有承繼關係
貳、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早期
一、大坌坑文化(又稱粗繩紋陶文化)
1、地點:臺北縣八里鄉
2、時間:距今約7千年〜4千年前
3、文化特色:(1)農業:已有農業活動,但為根莖類作物,尚無稻米
(2)村落:過定居生活
(3)工具:製造石鋤、石斧
(4)陶器:製陶技術相當原始,火候低又粗糙,由於陶器腹部經常飾有粗繩紋,故又稱為「粗繩紋陶文化」
★新石器時代中期(存在時間距今約5千年〜2千5百前)
一、圓山貝塚文化
1、地點:臺灣北部
2、文化特色:(1)農業:已開始種植稻米
(2)貝塚:出土了全臺規模最大的貝塚
(3)工具:發現豐富的石器陶器角骨器
(4)墓葬:早期以直肢葬、甕棺葬為主且有拔齒的習慣
(5)考古:開始臺灣科學考古的先聲
二、芝山岩文化
1、地點:臺灣北部
2、文化特色:(1)農業:已開始種植稻米
(2)陶器:製陶技術高明,會燒製彩陶與黑陶
(3)考古:開啟臺灣考古工作的新紀元(日治時期出土)
三、牛罵頭文化
1、地點:臺灣中部(臺中縣清水鎮)
2、文化特色:(1)農業:已開始種植稻米
四、牛稠子文化(屬於墾丁文化類型)
1、地點:臺灣南部
2、文化特色:(1)農業:曾出土印有稻殼痕跡的陶片,是臺灣目前所見的最早稻米栽種紀錄
★新石器時代晚期
一、卑南文化
1、地點:臺東縣卑南大溪旁
2、時間:距今約3千5百年〜2千年之前延續達1千年之久
3、遺址面積:達80萬平方公尺,是到目前為止發現最大規模史前遺址
4、文化特色:(1)農業:稻米等穀物栽種普遍
(2)村落:聚落整齊人口增多社會組織複雜
(3)墓葬:埋葬死人的石板棺排列有序,石板棺中可見陪葬的玉器與陶器,推斷人們已有靈魂的觀念,並且有安葬亡者的習俗
二、七家灣遺址
1、地點:臺中縣和平鄉的武陵農場
2、文化特色:以國寶魚「櫻花鉤吻鮭」聞名的武陵農場,1996年在整地興建旅館時,發現一座遺址,因此用農場內的主要溪流七家溪命名,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
參、金屬器時代
一、十三行文化
1、地點:新北市八里鄉
2、時間:距今約1800〜500年前
3、文化特色:(1)居民:應是臺北平原凱達格蘭族原住民的祖先
(2)煉鐵:出土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煉鐵的遺跡,證明遺址的主人已經會燒製鐵器,是臺灣北部鐵器文化的開始
(3)燒陶:會製造精美的陶瓶、陶罐,還有人形或動物造形的陶偶,說明他們除實用品外,也製造增加生活趣味的玩具
(4)食物:以稻米為主食,也捕捉魚蝦、採集貝類或打獵
(5)織布:有陶製的紡輪,可知也會織布
(6)建築:為干欄式建築,其目的為避免潮濕及阻止野獸的侵擾
(7)墓葬:埋葬方式為側身屈肢
(8)與外界接觸:遺址中發現不少中國唐宋時期的銅鏡、錢幣、琉璃珠之類,說明他們已經和臺灣以外的文化有所接觸
二、靜浦文化
1、地點:花東地區
2、文化特色:(1)居民:應是阿美族原住民的祖先
三、蔦松文化
1、地點:臺南縣境內
2、文化特色:(1)居民:應是西拉雅族祖先的生活
※「十三行遺址」與「卑南遺址」的比較:
十 三 行 遺 址 | 卑 南 遺 址 | |
代表時期 | ||
遺址所在地 | ||
發現 | 民國44年空軍少校飛行其上,測有強烈金屬反應而開始挖掘 | 日本學者領台之初已注意其存在 |
大規模發掘 | 民國78年被劃作「八里污水處理廠」用地,民間發起「搶救十三行文化運動」 | 因興建南迴鐵路卑南新站,挖掘出不少史前遺物,引起社會注意 |
大規模發掘者 | ||
博物館 |
*原住民文化
壹、南島語系民族與臺灣原住民
一、世界的南島語系
1、分布範圍:東起太平洋的復活節島,經過菲律賓群島、印尼群島、馬來西亞,越過印度洋,一直到非洲東南海上的馬達加斯加島
2、文化共同特徵:(1)文化:屬於馬來-波里尼西亞文化
(2)語系:屬於南島語系
(3)紋身
(4)父子連名
(5)狩獵人頭
(6)年齡分級
二、臺灣的南島民族
1、移入時間:(1)近年有一種說法:在6千年前臺灣居民往外擴散,才展開整個南島民族的擴張
(2)一般的了解:是由海外移居進來的
最早移入:八千年前泰雅族
最晚移入:四百年前達悟族,就是現在蘭嶼島上居民的祖先
2、臺灣原住民的歷史稱呼:(1)清朝時期:稱為「番」,並且依照漢化程度及是否向清朝政府納稅,進一步區分成「熟番」與「生番」
(2)日治時代:以「蕃」代替「番」,這是帶有文化的偏見,現已正明為「原住民族」
(3)19世紀末以來:平埔族-逐漸居住於平地,已融入漢人社會
高山族-住在山區及後山,也稱作「高砂族」
(4)20世紀後期:高山族曾被賦予山地同胞的稱呼,簡稱為 「山胞」
三、臺灣原住民的分類
1、平埔族:(1)社會及生活:母系社會;公有制社會
(2)婚姻:男子入贅女家;漢人來臺移墾多與平埔族女子通婚
(3)公共事務:在公共事務上,男子占優勢,年輕者居會所接受訓練,年老有經驗
始參與公共事務
(4)習俗:刺青、拔毛、缺齒、吃檳榔
(5)宗教信仰:靈魂崇拜。如西拉雅族將祖靈的陶罐奉祀於公廨,故被稱「拜壺的
民族」
(6)影響漢人社會:如漢人稱自己的妻子為「牽手」、稱不中用的人為「阿西」、稱高雄
為「打狗」、稱嘉義為「諸羅」、拜地基祖則受西拉雅族拜阿立祖影響
(7)分布:
族 群 | 分 布 | 族 群 | 分 布 |
巴布拉 | 大甲溪大肚溪間沿海平原 | ||
雷朗 | 桃園台地至板橋一帶 | 巴布薩 | 彰化平原至臺中盆地間 |
凱達格蘭 | 臺北盆地附近 | 洪安雅 | 臺中霧峰以南到雲嘉近山 |
道卡斯 | 新竹苗栗沿海近山 | 西拉雅 | 臺南及高屏沿海與近山處 |
巴則海 | 臺中豐原附近 | 馬賽 | 北臺灣,精於航海和貿易 |
2、高山族:
族系 | 特徵 | 經濟生活 | 宗教信仰 |
泰雅族 | 最早入臺,父系社會,臉上刺青和黥面(族群標記和愛美),有稱為GaGa的祭團組織 | 1、主要是狩獵、捕魚、粗放農耕 2、依賴自然資源維生,所以特別重視生態保護 ◆日月潭的邵族被政府列為第十族 ◆噶瑪蘭族被政府列為第十一族 ◆太魯閣族被政府列為第十二族 ◆撒奇萊雅族被政府列為第十三族 ◆賽德克族被政府列為第十四族 | 1、相信人死後靈魂會降禍福給子孫,故每年皆舉行祭祀 2、神靈觀念,屬於精靈崇拜 3、為趨吉避凶有各種禮俗存在 卑南族的猴祭 布農族的打耳祭 4、與經濟生活密切相關的歲時祭儀 阿美族的豐年祭 賽夏族的矮靈祭 達悟族的飛魚祭 排灣族的五年祭 |
賽夏族 | 最早入臺,父系社會,有「矮靈祭」(撫慰被消滅的矮黑人精靈),人數最少 | ||
布農族 | 住的最高,擅長木雕,住石板屋,父系社會,最重視作物是小米,有「打耳祭」(成年男童射耳) | ||
鄒族 | 父系社會,視玉山為聖地,不嗜好刺青,但有缺齒、穿耳、除體毛的習慣 | ||
魯凱族 | 貴族社會,長男繼承,木雕精美(以百步蛇紋最盛) | ||
排灣族 | 貴族社會,長嗣繼承(不分男女),板岩片建築,百步蛇崇拜 | ||
阿美族 | 母系社會,人數最多,住在花東海岸與縱谷之平地,耕植水田,喜歡穿紅衣,有「漁團組織」,有「豐年祭」 | ||
卑南族 | 母系社會,家產由長女繼承,但武器與頭目之地位則是父子相繼。出現跨部落的政治組織(卑南王),有「猴祭」 | ||
達悟族 (雅美) | 最後來臺,與菲律賓土著關係密切,,部落中以與經濟生活關係密切的「漁團組織」最重要,生性愛好和平,無獵人頭之習慣,居住於蘭嶼,捕飛魚,造船技術高明 |
※「平埔族」與「高山族」的比較:
平埔族 | 高山族 | |
分 布 地 區 | 臺灣西部、東北部平原、丘陵地區 | 臺灣山區、東部、蘭嶼 |
社 會 組 織 | 母系、父系、貴族、祭團、漁團 | |
宗 教 信 仰 | 1、重視靈魂 2、神的觀念、有譜系、各有專司 |
貳、陳第<東番記>所見原住民社會
一、村社與組織
1、社:臺灣原住民種類頗多,分成一個個小村子,陳第稱它們為「社」
2、人口:一社人口約五、六百人到千人左右
3、組織:沒有政治組織,也沒有酋長,一社中子女多者,大家就聽從他
二、住宅與公廨
1、搭建方式:原住民用竹子來搭建房屋,屋頂蓋以茅草
2、公廨:(1)每一社都單獨建造一座較大的房子,作為活動中心,稱作「公廨」
(2)未婚的年輕男子晚上住在公廨
(3)部落中有重大事情,在公廨中討論
三、原住民男人與捕鹿
1、男人武勇:勇敢且行走能力強,主要武器為鏢槍
2、部落打仗:打仗時,兩社的人就約期打仗,奮力廝殺結束,兩邊就互相講和,照常來往
3、獵人頭:殺死對手後,割下人頭,削去皮肉,將頭骨掛在家門前。掛的人頭多,表示這家特別
勇敢
4、捕鹿:原住民的主食為鹿肉,但是平時禁止獵殺,只在冬天才集體圍獵。獵到的鹿,一時吃不
完,就製成臘肉,這樣全年都有肉吃
5、男子平時閒逸:男子負責打仗與獵鹿,平時過著閒逸的生活
四、原住民女人與家務
1、女人負擔家務:女子較勤勞,負擔家事勞作
2、男女共耕:原住民也種植農作物,且男女共耕
3、耕作禁忌:耕作時,不准說話,互相不打招呼。因為,他們相信要專心與慎重,穀物的收成才
會好
五、生活禮俗
1、男子:穿耳洞,戴耳環,剪短髮
2、女子:留長髮,拔牙齒(缺齒),認為這樣才美麗,也表示成年
3、婚姻:女子成年,就有男生追求。男子請朋友送給女方一對瑪瑙珠。女方若接受,男子晚上就
可以到女子家屋前,吹奏竹製口琴,然後女子就開門讓男子進去,天亮再離開。這樣的情形持
續到女子懷孕生子,男子才在女家住下
4、喪葬:家人死亡時,屍體先平放在地上,一家人擊鼓而哭,並火將屍體烘乾,然後就這樣擺著,
也不用棺木盛裝。直到茅屋壞掉重建時,才將死者埋入地板下
參、荷蘭人眼中的臺灣原住民:<蕭壠城記>
一、關於<蕭壠城記>
1、蕭壠社址:蕭壠是一個原住民的村社,位於今臺南縣的佳里鎮
2、記錄者:1623年,荷蘭人的船舶造訪臺灣,所留下之紀錄
3、資料由來:荷蘭人親眼觀察、徵詢當地漢人的意見,及一位住在蕭壠社的西班牙人的訊息
4、意義:1624年,荷蘭人入據臺南,成為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政權。<蕭壠城記>是西方世界記錄臺灣原住民社會、文化最早的文獻
二、屋宇與聚落
1、住居壯觀:家屋相當壯觀,每棟房子外觀就像是一座殿堂
2、採光不佳:居民白天也門戶掩蔽,因此採光差,只在屋內角落放一些石頭,在石頭中間升小火
3、家具:僅見的家具是一、兩百個簍子,內盛裝布疋或衣服
4、屋宇疏落的散布:聚落中屋宇雖大,卻疏落的散布,並用竹籬與鄰家相隔
5、聚落很大:整個聚落家屋甚多,且有五個公共廣場。因此,蕭壠聚落很大,荷蘭人覺得應該把它稱為「城鎮」
三、蕭壠風俗
1、缺齒之風:<蕭壠城記>清楚提到女子用石頭把上顎的小臼齒拔掉,為的是要讓大家知道她已經名花有主
2、女人承擔家事:男人驍勇善走,女人承擔大部分家事
3、蕭壠人特質:蕭壠人說話不疾不徐,聲音婉轉,談吐間顯示他們是秉性善良,有智慧的一群人
4、蕭壠人語言:蕭壠人的語彙有一些和馬來語相似
5、收貯布疋或衣服:每個家屋都收貯很多布疋或衣服,可是卻很少拿來穿
6、荷蘭人對蕭壠原住民的描述,大抵與陳第<東番記>相仿
四、漢人來做生意
1、漢人數量:蕭壠城已有一千〜一千五百個漢人居住
2、漢人經商:漢人並不從事耕作,而是經商,有時候也由蕭壠城運送生鮮食物,去接濟澎湖島上的荷蘭人
3、蕭壠人自己沒有舟楫,不能致遠
五、陳第<東番記>與荷蘭人<蕭壠城記>的比較
相同點-
1、生活已受外界影響:外來者,如漢人或西班牙人已經和他們和平的生活在一起
2、愛好外來的物質:如菸草或布疋之類,已成為他們的愛好或收藏
3、反映早期面貌
4、限於少數原住民:都只觀察到少數原住民,由於原住民自己沒有留下紀錄,因此對於那些還未和外界來往的原住民社會,我們所知就更有限了
相異點-
1、陳第以「番」為題,荷蘭人用「城」描述
2、女子拔齒意義
★題目演練★
1.莉莉和剛剛至十三行博物館參觀,接近會場時看見一個個的蛋形水泥槽,莉莉問剛剛說:「這個博物館好好玩哦!竟有那麼多奇怪的建築?」可是剛剛卻回答這些建築是汙水處理槽,和十三行文化沒有關聯。請問:汙水處理槽為何建置在十三行文化的遺址上呢? (A)代表現代建設可以與古蹟共存 (B)十三行文化已完全挖掘完畢,故原址可作為汙水處理廠 (C)雖然早在建廠之前就已經發現十三行遺址,可是政府仍執意興建,以致於變成博物館建在汙水處理廠旁 (D)當時在建
設汙水處理廠時意外發現十三行遺址文化,所以只好汙水處理廠與博物館並存。
2.下列有關臺灣原住民的敘述何者正確? (A)臺灣原住民一般認為是不同時間由海外移進來的,
而最後一批人就是達悟族人 (B)臺灣原住民的婚姻皆是男方入贅至女方,所以屬於母系社會 (C)
臺灣原住民皆沒有政治組織,也都沒有階級分別,所以也沒有所謂的酋長 (D)臺灣原住民的財產
繼承,皆屬於長女繼承制。
★歷屆試題★
1.清代臺灣某地方志記錄南部平埔族社會,將「某個現象」的出現視為平埔族公有制社會解體的跡
象。此處「某個現象最可能是以下何者? (A)乞丐的出現 (B)保甲的設置 (C)頭目的選舉 (D)
各社間的衝突 【93指考】
2.臺灣原住民至少有十族,卻被視為一個族群,其最主要的原因何在? (A)共同語言:臺灣原住民
的語言多屬「南島語系」,其各族人民可以彼此溝通 (B)共同血緣:臺灣原住民的各族皆可追溯自
共同的祖先,因為各族都是從東南亞某地同時渡海來臺 (C)認同:在近代以前,臺灣原住民雖分
為多族,但彼此認同,自認為是同一個民族 (D)歷史因素:臺灣原住民是近代漢人大量移民前的
居民,漢人移民造成漢人與原住民的衝突,原住民漸被視為一個群體 【91學測】
3.下表為1995年臺灣四個縣某一原住民族群的人數,以及所占該族群全臺總人數的百分比,請問它應該屬於哪一族的原住民? (A)泰雅族 (B)布農族 (C)賽夏族 (D)排灣族。
臺北縣 | 新竹縣 | 苗栗縣 | 臺中縣 |
450(9.6%) | 1380(29.4%) | 1939(41.4%) | 123(2.7%) |
【98指考】
*荷、西佔臺-十七世紀,歷史記述初期的臺灣
壹、臺灣由自然孤立到與世界接軌
一、孤立的原因
1、臺灣與外界接觸少:(1)對外往來勢必經由海面
(2)淡忘航海的技巧
2、外界的人不到臺灣:(1)東亞的主要航道都不直接經過臺灣
(2)臺灣沒有吸引外人到來的理由:臺灣不生產具有商業價值的東西可以出售,而臺灣本地也沒有金、銀等貴重金屬可以直接拿來交換外界的商品
3、大陸與臺灣間有黑水溝(臺灣海峽)的阻隔
4、臺灣有強悍的原住民
二、關鍵性的改變
1、時間:16世紀
2、原因:與東亞的海上活動有關
(1)地理大發現:在15世紀末、16世紀初,歐洲人經歷地理大發現,開始前往世界各地探險與
貿易
(2)東來目的:葡萄牙人前來東亞目的,在取得香料運回歐洲,賺取高額的利潤
(3)可獲最大利益:中國絲綢-→日本白銀-→印度棉布-→東亞的香料
三、葡萄牙人東來
1、時間:在1514年,首度到達中國海域
2、福爾摩沙:1542年,葡萄牙人經臺灣海峽前往日本,稱臺灣為「福爾摩沙」意指「美麗之島」
3、貿易情形:(1)沒有登陸臺灣的企圖
(2)只想取得中國絲交換日本銀
(3)1557年,占領廣東澳門,建立以澳門為據點的對日貿易
貳、荷蘭、西班牙占臺的比較
荷蘭 | 西班牙 | |
來臺時間 | 1624年〜1662年,共38年 | 1626年〜1642年,共16年 |
來臺經過 | 17世紀荷人占據澎湖,但為明將沈有容逼退,雙方談判,明廷同意荷人轉往大員(臺灣臺南安平區) | 1、以馬尼拉為中心:16世紀,西班牙以菲律賓之馬尼拉為中心 2、進行絲綢、香料貿易 3、占領雞籠、淡水:西班牙人認為荷蘭人占領南臺灣,嚴重影響他們貿易與行船的安全,因此派兵占領雞籠與淡水 |
來臺目的 | 1、貿易:以臺灣為轉運的角色。荷人建立貿易線,以熱蘭遮城為據點,展開聯結日本、巴達維亞間的貿易 2、採金:派員深入後山探勘,強化對臺灣東部的控制 3、傳教 | 1、貿易:西班牙人想以雞籠為中心,招引漢人從大陸方面駕船前來貿易 2、傳教:傳天主教,建教堂。西班牙神父也對原住民的語言做了研究,編輯《淡水語詞彙》 |
勢力範圍 | 南臺灣 | 北臺灣 |
經濟政策 | 1、由原住民手中獲取土地,名約「王田」 2、招徠閩南地區漢人入臺,開墾原住民土地,提供受僱者耕牛、農具、種籽,並修水利設施,使臺灣漢移民大增,開墾面積速擴 3、實施「瞨社制」,任命漢人為「社商」,漢人社商需向東印度公司(簡稱VOC)繳稅後,才可一方面與原住民交易;一方面包辦替東印度公司收集貢物的工作 4、漢人種稻、種甘蔗,並且進一步製糖,稻米使臺灣糧食充足,蔗糖則成為主要出口品,銷往日本,也遠銷波斯(現在的伊朗) 5、農產品收購價由荷人決定 6、出口鹿皮、硫磺、蔗糖,獲利可觀 | 1、據臺目的在對日通商,但日本實行鎖國政策,使其願望破滅,加上士兵多罹患風土病及殖民地菲律賓土人反抗,於是對臺駐軍減少,西元1642年被荷蘭逐出 2、據臺十六年期間,在北部開採硫磺,輸出鹿皮 |
原住民政策 | 1、恩威並用 2、舉行「地方日」:召集原住民的頭人(部落首領)集會,由東印度公司在臺的長官來任命頭人,並要求頭人表達對東印度公司的效忠 3、教化:由傳教士在原住民部落中進行傳教與教化工作 4、荷據時期與原住民接觸最廣的就是漢人 | 攏絡、武力並行 |
漢人反抗 | 郭懷一抗荷事件 (民族英雄郭懷一,倒地猶喊把敵驅) | |
日人反抗 | 濱田彌兵衛衝突事件:荷蘭人向來臺貿易的日本商人課稅,引發1626年至1632年的衝突事件,最後日本重開荷蘭在平戶(今長崎)的商館 | |
興建的建築 | 熱蘭遮城(今臺南安平) 普羅文遮城(赤崁樓) | 聖薩爾瓦多(位於今基隆) 聖多明哥城(位於今淡水,西班牙被荷蘭人逐出臺灣後,此城改稱「紅毛城」) |
宗教 | 1、教會傳教地區:以現今臺南市一帶為中心,北自今雲林北港溪,南迄今高雄、屏東 2、新港文書:傳教士教導原住民使用羅馬字母,來書寫自己的語言 3、傳教士素質參差不齊,也分擔東印度公司的行政工作 | 傳教與教育結合:西班牙人在現在的基隆、金山、淡水、三貂角、蘇澳等地,都建教堂,有幾千名原住民受洗,作了天主教徒。西班牙神父也對原住民的語言做了研究,編輯《淡水語詞彙》 |
結果 | 1、1642年驅逐西班牙人 2、獨占全臺的國際貿易 | 1、裁減在臺兵力,被荷人所逐 2、集中力量經營菲律賓 |
參、結論:17世紀的臺灣
一、與世界接軌
臺灣本遺世而獨立,近乎與世隔絕,然而在16世紀後的一百年間,卻有中國人、日本人、葡萄牙人、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等在這一帶進出
二、改變臺灣的人文與自然景觀
這些外來者的介入,臺灣快速的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業與文化的聯繫。這一波波來自外在世界的衝擊,改變臺灣原住民的生活,也在往後的歲月改變了臺灣的人文與自然景觀
★題目演練★
( ) 1. 荷蘭人嘗試占領澎湖,後來轉移至臺灣,其最初的目的為何? (A)希望能接近中國,與中國大陸貿易 (B)希望能完全掌控東南亞至日本的航線 (C)希望能占領合適的土地,發展經濟作物,獲取利益 (D)希望能占領優越的戰略位置,擊敗葡萄牙與西班牙等海上強權。
( ) 2. 1919年重修澎湖馬公的天后宮時,有人在祭壇下土中發現一石碑,上面文字刻有「□□□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十二個字樣,依照你對澎湖歷史的了解,其□□□應是何字? (A)鄭芝龍 (B)戚繼光 (C)沈有容 (D)鄭成功。
( ) 3. 1640年代以後,臺灣在絲綢貿易的轉運立場發生變化,其主要原因為何? (A)中國政府開放對日本的貿易 (B)中國商人不顧政府的禁令,直接把絲綢賣到日本 (C)日本中斷與荷蘭人的貿易 (D)臺灣海峽海盜充斥。
( ) 4. 下列有關荷據時期,荷蘭傳教士的表現,何者正確? (A)傳教士大都具有牧師資格,素質優秀,使傳教工作極為順利 (B)傳教士教導原住民學習荷蘭語,效果顯著,在荷蘭人離開一百多年之後,仍有少數原住民懂得這種書寫方式 (C)傳教士的生活供應雖然來自於荷蘭政府,但傳教士仍必須為荷蘭東印度公司擔行政工作,如向原住民收取貢物或出售捕魚、捕鹿的執照給漢人之類 (D)傳教士因兼具有統治者的身分,所以常有欺壓原住民的事情。
( ) 5. 下列有關荷據時期在臺漢人的情形,何者正確? (A)在荷據之前,因為沒有漢人住在原住民的村社,所以只好大規模引進漢人來協助其治理 (B)荷蘭東印度公司為預防漢人勢力崛起,所以自行建立熱蘭遮城,確定勢力穩固後,方才大規模地僱用漢人來臺 (C)由於大量原住民村社歸服,公司能直接掌握或控制大部分的村社,所以才敢任命漢人為「社商」,讓他們替公司工作 (D)多數在臺漢人的生計仍以農業為主,其主要作物為稻米與甘蔗。
( ) 6. 下列有關十六、十七世紀西班牙在東亞的發展,何者正確? (A)其東亞貿易的中心為巴達維亞,即是現今印尼的雅加達 (B)其蒐集東亞的絲綢、香料與民生物資,來和他們在中南美洲的殖民地交換白銀 (C)由於西班牙人認為荷蘭人占領南臺灣嚴重影響他們貿易與行船安全,所以在1626年先行占領淡水 (D)西班牙入侵臺灣後,成功利用傳教力量,綏服現今基隆、金山、淡水一帶的原住民,因此就算其兵力不足,仍可掌控北臺灣。
★歷屆試題★
1.一位來臺的官員觀察到:某些地方居民「將鵝毛管削尖,沾取小筒貯存的墨汁,自左而右橫向書
寫,登記政府的文告以及稅收數量。」下列哪一種文獻的形成與這位官員看到的文化現象有關?
(A)《巴達維亞日記》 (B)《新港文書》 (C)《淡新檔案》 (D)《岸裡社文書》 【95指考】
2.有本臺灣地方志提及某地的築城:「他們蓋的城很小,根本就不能算是城……但他們有好的船隻,
也善用火砲,所以雖然軍隊數量不多,但各地的原住民都聽命於他們。他們又在城外設立市場,福
建沿海商人頻繁前來和他們貿易。」這應是那一次的築城活動? (A)西班牙人在基隆地區築城貿易
(B)荷蘭人據臺時在安平地區築城 (C)鄭成功復臺後修築的承天府城 (D) 英國人在淡水地區
修築紅毛城 【98學測】
3.荷蘭人占領臺灣南部初期的競爭對象有三:西班牙人、日本人、鄭芝龍等漢人海盜與官商。請問
荷蘭人對付這三個競爭對手的策略何者為是? (A)對三者都是一律逐出 (B)對西班牙人逐出 (C)鄭芝龍等漢人抽稅 (D)對日本人攻擊 【98指考】
4.一份西方的航海日記記載來台貿易的情景, 指出: 海岸多沙丘, 叢林散布。如能取得木材, 適
於在港口南側築城, 以便控制船舶出入。據漢人言, 每年有日船二、三艘來此,向土人購買鹿皮。
也有中國船隻載來綢緞織物, 與日人交易。這份日記最可能是 (A)十六世紀葡萄牙人探勘蘇澳所
寫 (B)十七世紀荷蘭人探勘安平時所寫 (C)十八世紀英國人探勘淡水時所寫 (D)十九世紀法國
人探勘基隆時所寫 【96指考】
5.西元1640年,一名荷蘭軍官向某地西班牙軍隊的指揮官提出最後通牒,限期退出該地,遭西班
牙軍官拒絕。雙方開戰,西班牙軍隊戰敗投降,許多教士也被俘,並遭遣送出境。這樣的故事最可
能發生在何處? (A)巴達維亞 (B)基隆 (C)好望角 (D)馬尼拉。 【93學測】
* 問題:
小朋友們,你知道臺灣的各種稱呼嗎:
*第一個漢人政權:鄭成功家族
壹、鄭氏家族崛起前的背景
一、明朝行「海禁」與「朝貢貿易」
1、海禁:(1)時間:明太祖洪武年間(14世紀)〜穆宗隆慶元年(16世紀後期)
(2)目的:防倭寇
(3)情形: 「片板不許下水」
鄭和七次下西洋,出海的是官方船隊,並沒有開放海禁
(4)解除:
2、朝貢貿易:(1)目的:明朝禁止中國人從事海外貿易,認為只要靠外國人到中國進貢,順便做點
生意,就能應付中國對海外商品的需求
(2)結果:a.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
b.出現走私
二、鄭芝龍的事業
1、鄭芝龍的崛起:(1)商人李旦:a.從事「中-臺-日」貿易
b.以長崎為據點,發展海上事業
c.擔任荷蘭通譯
d.從事海盜行為
(2)鄭芝龍繼承李旦勢力:李旦死,鄭芝龍繼承其勢力+原勢力(繼承顏思齊)
=具相當份量的一名海盜頭子
2、接受明朝招安:(1)打敗明朝政府:明朝+荷蘭人 <-> 鄭芝龍
敗 勝
(2)接受明朝招安:崇禎元年,受明招安成為武官「遊擊將軍」,且整合臺灣海峽勢力
3、鄭芝龍降清:(1)支持唐王:南明唐王封為侯
(2)派人到日本求援:鄭芝龍支持唐王,派人到日本求援,請日本出師協助對付滿清
(3)鄭芝龍降清:日本未答覆,鄭芝龍降清,1646年被挾持到北京
三、鄭成功勢力的發展
1、國姓爺鄭成功:(1)出生日本,受儒家教育
(2)唐王賜姓「朱」,改名「森」為「成功」,被稱為國姓爺
2、經濟:(1)初:打劫或強制徵稅
(2)後:「海陸五商」
杭州設「陸五商」,蒐集以絲綢為主的商品
↓
廈門設「海五商」,負責運到外國,換取銀錢、武器、糧食
3、抗清:(1)整合抗清勢力:經長期隱忍與細心經營,到1650〜1651年,整合東南沿海一帶抗清勢力,拿下金門與廈門兩據點
(2)黃梧的背離:手下黃梧的降清,揭露海陸五商秘密,鄭成功於伐南京失敗後,轉圖臺
灣作為復明根據地
※鄭成功與臺灣關係的評價—【98指考】
從種族主義立場 | 鄭成功反清復明,符合孫中山「驅逐韃虜」的宣傳口號 |
從民族主義立場 | 中國在十八世紀後,鄭成功是唯一一位擊退帝國主義的人物 |
從清朝的立場 | 沈葆楨奏請建延平郡王祠,表彰鄭成功的「忠君」 |
從國民政府遷臺後立場 | 推崇鄭成功反清復明,因為符合「反共復國」的國策 |
從中共的立場 | 強調鄭成功驅逐荷蘭人的事蹟,並做為「解放臺灣」的依據 |
從日本人的立場 | 肯定鄭成功的英雄形象,因為他的母親是日本人,因此被視為第一位日本人後裔遠征臺灣的歷史人物 |
貳、鄭氏家族治臺
一、行政區域
1、鄭成功時期:(1)將赤崁城改為東都明京,設承天府及萬年(南方)、天興(北方)二縣
(2)將熱蘭遮城改稱「安平鎮」
2、鄭經時期:(1)在陳永華協助下治臺
(2)改東都為「東寧」,將天興縣、萬年縣升格為「州」
(3)在澎湖設「安撫司」,原住民部落設「社」
二、經濟建設
1、農業:(1)田制:官田:鄭氏宗室、文武官員、士紳等人士圈地或招佃開墾
營盤田:由各地官兵開墾而成。方法為一方面操演備戰,一方面也從事耕作,以便獲得糧食。地點:主要為今嘉義縣、臺南鹽水附近以及高雄一帶,因而留下新營、下營、左營、林鳳營、前鎮、左鎮等地名
(2)拓墾原則:為防止開墾過度,規定開墾前須向官府申請許可,不准入侵原住民土地及原有漢人土地
2、貿易:面對清廷的遷界與海禁令,仍舊積極發展日本、南洋間的海外貿易,以及大陸的走私貿易,甚至與歐洲的英國也有貿易關係
三、發展文教
1、陳永華的經營:鄭經時期,陳永華建議建孔廟、設學校、行科舉,開始把儒家文化與教育正式引進臺灣
2、沈光文的經營:(1)荷據末期漂流至臺
(2)鄭成功禮遇他,鄭經冷落他
(3)退居羅漢門,成立最早詩社「東吟社」,靠教書與行醫為生,把中國文人的生活帶進臺灣,是臺灣漢人文化的開拓者
四、鄭氏與清廷交涉
1、鄭成功時期:鄭成功入臺前,清廷即以賜地或封爵招撫他,然因鄭氏要求屯兵籌糧、不薙髮,以致雙方未達共識
2、鄭經時期:清廷七次派員交涉,鄭經要求援引朝鮮事例,稱臣納貢但不薙髮,雙方仍未達共識
參、鄭氏敗亡
一、原因
1、鄭經參與三藩之亂失敗,軍力大損
2、清朝平三藩後,內部鞏固,全力對臺
3、鄭克塽時期,大權控制在馮錫範、劉國軒手中,鄭克塽接受劉國軒建議,同意降清,但希望薙髮稱臣後,仍能世守臺灣
二、結果
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攻臺,劉國軒兵敗澎湖,鄭克塽降清。施琅隨後回到福建,並且陸續把鄭氏屬下的官兵撤返中國大陸地區,只讓一般人民留下。
★題目演練★
( )1. 下列有關鄭成功的事蹟,何者正確? (A)曾在杭州設置「陸五商」,蒐集以絲綢為主的商品,轉運到泉州,由設在當地的「海五商」負責運到外國貿易 (B)「五商十行」的秘密,因為手下黃鄭泰的叛變,嚴重影響軍需糧食的補給 (C)在進攻南京前,為了能夠有充足的軍需給養,故攻取臺灣為復興基地 (D)攻取臺灣後,一方面下令屯田,一方面也計劃攻打南方的菲律賓。
( )2. 施琅〈邊患宜靖疏〉謂:「伏思賊黨盤據臺灣,沃野千里,糧食匪缺,上通日本下達呂宋、廣南等處,火藥軍器之須,布帛服用之物,貿易備具。」可見鄭成功能整軍經武,與滿清抗衡,主要是靠其 (A)僻處海隅 (B)商業活動 (C)人才濟濟 (D)土著民族為其助力。
( )3. 他在主導臺灣開墾之初,就教人民種植蔗糖,年產約一百萬斤。並利用糖、米、鹿皮為大宗貨物,來發展對外貿易。在他輔政時期,國用得以維持。請問:「他」是指 (A)馮錫範 (B)陳永華 (C)施琅 (D)沈葆楨。
( )4. 「海舶不得鄭氏令旗不能來往。每船例入三千金,歲入千萬計,以此富可敵國。……所部兵自給餉,不取於官。」這份資料所載的時代背景是 (A)鄭芝龍領導海盜集團,刼盜船商,累積龐大財富 (B)鄭芝龍接受明廷招撫後,以官方名義向來往的船隻收取保護費,成為雄霸一方的財主 (C)南明福王,重用鄭芝龍,授予專徵海貿商船的特權,因此鄭氏累積鉅大財富,成為雄霸一方的財主 (D)鄭芝龍降清後,清廷為了拉攏鄭氏,同意鄭氏向來往東南沿海船商徵收賦稅,因此讓鄭氏獲得鉅利,富可敵國。
( )5. 以下所引的一段敘述,取材自清代的筆紀資料:「歲壬寅二月,忽有遷民之令,……令濱海民悉徙內地五十里,以絕接濟臺灣之患。……民既盡遷,於是毀屋廬以作長城,掘墳塋而為深塹……。民有闌出咫尺者,執而誅戮。」這段史料所敘述的時代應是 (A)鄭氏占領臺灣作為反清基地時 (B)林爽文在臺灣豎旗叛亂時 (C)沈葆楨在臺灣進行開山撫番事業時 (D)19世紀末,日本占領臺灣的初期。
( )6. 自荷蘭時代開啟臺灣的國際貿易,至清領前期臺灣開港通商前,臺灣主要外銷獲利的主要物產是 (A)絲織品 (B)樟腦 (C)茶葉 (D)蔗糖。
★歷屆試題★
1.一份文獻記載:這位軍事領導人抵臺不久,即召開軍事會議,並宣布:除了留下少數部隊負責防守外,其他的戰士都以部隊為單位,配給土地,進行開墾。這位軍事領導人應是下列何者? (A)施琅 (B)鄭成功 (C)樺山資紀 (D)蔣介石 【95指考】
2.十六世紀中後期,臺灣西南部地區出現了一個日本聚落。這個聚落出現的最可能原因是 (A)日本長期和平,以致人口過剩,必須向外移民 (B)日本缺乏蔗糖,以此地為據點,從事甘蔗種植 (C)日本入華的僧人,在此地學習,引入中國文化 (D)日本倭寇當時以此為據點,騷擾中國沿海
【94指考】
3.某書記載:「康熙初年,閩、浙、粵三省沿海郡縣,遷民內居,築界牆、嚴海禁,洋舶自此不得入。」下列何者解釋最合理? (A)閩浙粵地區受到騷擾,應當是日本倭寇引起的糾紛 (B)海禁政策是禁止中國人出海,與清初三藩之亂有關 (C)外國船隻不得入,應是針對來自歐洲各國的貿易商 (D)當時鄭成功攻打各省沿海,這個政策應是針對臺灣。 【96學測】
4.在一份官文書中提到「(本藩)已手闢草味,與爾文武各官,及各鎮大小將領,官兵家眷,盡來
胥宇,總必創建田宅等項,以遺子孫計。但一勞永逸,當以己力經營,不准混侵土民及百姓現耕物
業。茲將條開列於後,咸使遵依。如有違越,法在必究,著戶官刻板頒行。」請問這份資料是誰提
出來的?主要是實施哪項政策? (A)鄭成功到臺灣後,為了要解決軍民糧食問題所發的文書 (B)
施琅平定臺灣後,為了解決駐臺官兵糧食問題發的文書 (C)沈葆楨為推動新政建設,鼓勵官兵開
墾土地所發的文書 (D)劉銘傳於臺灣建省後,鼓勵開墾,並保障原住民的地權。 【97指考】
5.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曾於1624~1662年間占領臺灣,建立殖民政權。1662年,鄭成功才驅逐荷蘭人,建立明鄭政權。這兩個政權經營臺灣時,有何相似之處? (A)為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均將土地收歸公有 (B)均對原住民採安撫政策,不採武力征服策略 (C)均重視對外貿易,尤其對日本、南洋之貿易 (D)為充裕府庫,均在臺灣各地開港,並抽重稅。 【97指考】
6.荷蘭占領臺灣南部初期的競爭對象有三:西班牙人、日本人、鄭芝龍等漢人海盜與官商。請問荷蘭人對付這三個競爭對手的策略何者為是? (A)對三者都是一律逐出 (B)對西班牙人逐出 (C)對鄭芝龍等漢人抽稅 (D)對日本人攻擊。 【98指考】
7.「鄭成功」,一個幾乎神化的英雄,其事蹟不同時代強調之處有所不同,下列哪些解釋是合理的? (A)為感謝鄭氏收復失土,清領初期官方文獻都稱鄭氏為「民族英雄」 (B)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奏請建「延平郡王祠」,表彰鄭氏的「忠君」 (C)孫中山推行革命,以鄭氏的「反清復明」來呼應他的「驅除韃虜」 (D)國府遷臺後,國民黨推崇鄭氏的「反清復明」,希望能「反攻大陸」 (E)中共初期強調鄭氏「抗荷」的角色,希望能「抗美帝」以「解放臺灣」。 【98指考】
*清領時期政治的發展
壹、清初治臺的態度
一、臺灣棄留的爭議
1、棄臺論:(1)認為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
(2)若加以統治,困難不少,而行政成本高昂
(3)主張「徙其人而空其地」
2、留臺論:施琅在年底從福建送一篇〈恭陳臺灣棄留疏〉到北京給康熙皇帝,極力主張在臺灣設置行政機構的必要。施琅主張臺灣納入版圖之因有三:(1)臺灣土地肥沃,民生富庶
(2)「徙其人而空其地」有困難
(3)臺灣是沿海數省之屏障
結果:康熙皇帝接受施琅的建議,在臺灣設一府三縣,駐兵萬人,開始統治臺灣,同時頒布「渡臺禁令」,阻止臺灣人口快速成長
二、消極的經營政策-以預防內亂外患並穩固政權為考量
1、限制移民
2、缺乏公共建設:消極治臺的態度,在臺灣缺乏公共建設一事上,表現的特別顯著
3、不准臺灣興建城垣:因為要避免叛亂者攻陷城池,據以對抗政府,政府很難奪回。一直到18世紀末年,經過林爽文之役以後,清廷才讓臺灣築城
4、不鼓勵造橋:因為可以阻止叛軍快速漫延,遲滯他們的作戰能力
5、很少參與水利建設:清初來臺移民,多數人從事土地開墾以發展農業生產,水利建設是農業生產的關鍵性要素。但在清初臺灣,政府卻極少參與水利建設,沒有使用公權力來協助發展經濟
貳、清代的統治機制
一、統治臺灣的官員
1、最高文官:「臺灣道」是臺灣島上職位最高的文官
2、最高武官:(1)「臺灣鎮總兵官」是臺灣最高武官
(2)以武抑文:因為臺灣對外聯繫不便,故授予臺灣總兵更大的權力,可以逕行指揮軍隊,就地處決人犯,並且可以直接向皇帝上奏,多少會干預了臺灣道的審判權
(3)駐軍都是綠營:清朝的軍隊分「八旗」和「綠營」兩種。臺灣的駐軍都是綠營,全部由漢人的士兵組成
3、特別的官職:(1)「巡視臺灣御史」:雍正、乾隆年間,為加強監察臺灣的文武官吏而設置
(2)「理番同知」:管理原住民的事務,最初只設一位,駐地在臺南。乾隆年間,又派一位駐在鹿港
二、防範臺灣官員的措施
為了避免被派到臺灣服務的官員與兵丁和臺灣的不法份子勾結,清朝採取了特別的規定
1、文官的規定:(1)迴避本籍:臺灣由福建省管轄,因此福建人不能在臺灣作官
(2)任期限定為3年
(3)不可攜眷到臺灣
2、武官的規定:(1)沒有迴避本籍
(2)任期限定為3年
(3)不可攜眷到臺灣
(4)班兵制:士兵不在臺灣挑選,而從中國調派,3年輪調換班一次,稱為班兵
(5)打散漳泉班兵:為免同鄉勾結,又規定來臺的漳州兵不可以駐守漳州人的村子,泉州兵不可以駐守泉州人的村子
三、行政組織的建置與調整
1、建置:參閱課本
2、調整:因為(1)土地的開發
(2)人口的快速成長
參、限制移民與分化族群
一、限制移民-頒布「渡臺禁令」
1、原因:不希望臺灣的人口增長過快
2、作法:(1)男子渡臺,須取得官廳許可證
(2)女子和孩童不准到臺灣
(3)粵地人民不准渡臺
3、影響:移民困難,因此偷渡盛行
二、偷渡的問題
1、「客頭」安排:偷渡者要經過「客頭」安排。客頭收錢後,將偷渡者送進船艙,把艙蓋釘牢,不讓偷渡者出來,以免被官府發現
2、各種慘狀:(1)灌水:船舶失事,偷渡者無法逃生,葬身魚腹,稱為「灌水」
(2)放生:客頭把偷渡者送到臺灣西部海岸的海外沙洲,就叫他們下船,稱為「放生」
(3)種芋:沙洲與海岸間其實還有深水的地方,且海底也不平坦,有些人在採過海水時被礁石困住,無法脫離,稱為「種芋」
(4)餌魚:有一些偷渡者在海外沙洲下船,正好遇到漲潮,被海浪衝走,稱為「餌魚」
三、族群的利用
1、建立原鄉聚落:(1)減少不同族群的人相互接觸與衝突的機會
(2)同鄉的人群聚集而居,便於相互照顧與扶持
2、利用不同原鄉移民矛盾:萬一社會發生動亂,清朝也利用不同原鄉移民間的矛盾,利用一個族群對付另一個族群
3、分化的結果:(1)加深不同族群間的誤解與衝突(2)有利於清朝的統治
肆、社會控制與地方事務的處理
一、胥吏、雜役與頭人
1、胥吏與雜役:(1)清代地方政府中,直接與人民接觸的,並不是縣級官員,而是他們的僚屬,也就是「胥吏與雜役」,包括行政人員與治安人員
(2)工作:負責管理戶口、徵稅、財產與社區安全之類
2、頭人:聚落的領導人,稱「頭人」。領導頭人的稱為「經理」或「董事」,由知縣任命
二、清代臺灣地方行政體系: 縣或廳
↓
里或保
↓
街或庄與聯庄:與一般人民生活關係較密切,其內部事務由人民自治
三、保甲制度
1、開始:康熙年間開始,在臺灣實施保甲制度
2、內容:
十家為一牌 | 設牌頭 |
十牌為 | 設甲長 |
設保正 |
3、目的:使人民互相監視,隨時向官府舉發不法行為
4、執行:執行並不徹底
5、強化:道光年間,才再加以強化
6、清庄聯甲:(1)背景:19世紀時,臺灣社會上的游民(羅漢腳)很多,及外國勢力也開始進入臺灣,政府懷疑少數居民可能與外國人狼狽為奸
(2)改良:政府下令清查聚落內的可疑份子,這種街、庄改良保甲制度,稱為「清庄聯甲」
(3)時間:道光~清末
伍、原住民的管理
一、消極的治理「生番」
1、劃分依據:以接受漢人文化的程度比較深,能與漢人和平交往,向清朝政府納稅的原住民,這是清廷實際統治所及的原住民,稱為「熟番」,其他的原住民則被稱為「生番」
2、「土牛紅線」:由於生番不在控制之下,為免漢人與生番衝突,清朝挖築「土牛」,劃出番界,隔離生番和漢人
二、「熟番」的管理(指平埔族)
1、番社:原住民的聚落,稱作「社」或「番社」,社內事務以自治為原則
2、頭人:又稱土官或土目,先由社內產生,在由官府任命
3、通事:(1)工作:負責與政府之間的翻譯及交涉工作
(2)人員:起初由漢人擔任通事,18世紀中葉以後,也開始任命原住民
4、社商:漢人「社商」負責承包租稅、擔任買賣物品的工作。康熙末年廢除社商
5、番割:有一些不由官府派任的漢人,私自從事與原住民買賣的工作,稱作「番割」
*清領時期經濟的發展
壹、土地的開墾
清朝消極統治時期,是臺灣土地開發的最主要階段
開墾方向 | 大體「由南而北,先西後東」:鄭氏治臺時期完成點狀開發,清代則拉成線、形成面,由沿海而內陸 |
土地開墾 | 所有的拓墾事業幾乎全都出自民間的努力,政府只是站在審核的立場,加以監督及徵稅而已,且常見合股經營現象,開發土地與水利 1、臺北盆地:「陳賴章墾號」 2、竹塹地區:王世傑及其族人 3、彰化平原:施世榜等 4、臺中盆地:以張達京為首的「六館業戶」 5、宜蘭平原(噶瑪蘭):吳沙 6、新竹內山:道光年間,政府主動邀集粵籍姜秀鑾和閩籍周邦正合組「金廣福」開墾新竹北埔、寶山、峨眉一帶的土地,也是全臺最大的隘墾 |
租墾關係 | 1、方式: (1)墾首制:財力雄厚的個人或團體,稱為「墾戶」、「墾首」或「墾號」,先向政府申請開墾,公告後若無異議,即發給「墾照」,業主與土地經營者形成「大租戶」與「小租戶」的關係 (2)結首制 2、現象:一田兩主制 (1)業主:土地開墾完,墾戶向政府登記,向政府納稅(正供),取得土地所有權,墾戶就改稱「業主」,也就是財產所有人的意思 (2)大租戶:新開墾的土地,面積大,業主就分給當初協助開墾的人經營,向他們收取租金。業主就形成「大租戶」,而分到土地經營權的人就變成大租戶的佃農 (3)小租戶:大租戶的佃農也可以將土地再租出去給其他真正從事耕作的佃農,然後再向他們收租金,稱為「小租戶」。 小租戶的特色:享有永遠經營同一塊土地的權利,不受大租戶土地所有權轉移的影響,即「永佃權」 (4)一田兩主制:同一塊土地的權利涉及大租戶與小租戶兩個地主,稱作「一田兩主制」 (5)關係表: 3、開發原住民(熟番)的領域: (1)時間: 初期開墾沒有地主的荒埔或埔地 ← 雍正2年 →後期開放開墾原住民的土地 (2)番大租:漢人向熟番租佃土地,由熟番向清政府繳納稅(正供),這種業主是熟番,則稱「番大租」 |
貳、水利建設
一、從游耕到定耕
1、缺乏水利建設,採游耕方式
2、發展水利建設,採定耕方式:(1)時間:18世紀初
(2)力量:大都是來自於民間
(3)最有名者:施世榜在彰化平原的「八堡圳」
(4)結果:從游耕到定耕,且臺灣南部的田地也由一年收穫一次轉為一年兩穫
二、水利建設
水圳 | 興建 | 水源 | 灌溉範圍 | 特色 |
八堡圳 | 施世榜 | 濁水溪 | 彰化平原 | 是全臺規模最大,也最早 |
貓霧捒圳 | 張達京 | 大甲溪 | 臺中地區 | 割地換水。又稱「葫蘆墩圳」(今之豐原) |
瑠公圳 | 郭錫瑠 | 新店溪 | 臺北平原 | |
曹公圳 | 曹謹 | 高屏溪 | 高雄縣市(鳳山) | 只有曹公圳在初步興修,由官府提倡 |
參、道路與交通工具
一、清代臺灣內部交通不發達
1、原因:河川的阻隔
2、結果:荷據時代引進牛和牛車開始,牛車是島內唯一的交通工具
二、清末才獲得改善
肆、出口貿易
出口貿易發達,原因:(1)臺灣土地開發,物產增加
(2)臺灣消費人口有限
結果:生產剩餘,於是發展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貿易,將臺灣的農產品與農產加工品,銷往中國大陸地區,形成「區域分工」
一、農業─以出口為目標
1、蔗糖:(1)最早種植的農作物:荷蘭時期即已形成的產業
(2)較偏南部作物
2、稻米:(1)較偏全島性作物:為主要糧食作物,一年兩熟,有「雙冬」美稱
(2)出口:18世紀後,因有剩餘,開始銷往中國福建,臺灣因而有「福建穀倉」之稱
二、港口的開放與管理
1、港口的開放:
時間 | 開放港口 |
領臺之初:17世紀 | 鹿耳門 |
乾隆年間:18世紀末 | 淡水八里坌、彰化鹿港 |
19世紀初 | 宜蘭烏石港(頭城)、彰化海豐港(麥寮) |
2、 臺灣與大陸對渡港口:
西元 | 皇帝 | 臺灣港口 ←→ 福建港口 |
1684 | 康熙 | 鹿耳門 ←→ 廈門 (安平) |
1784 | 乾隆 | 鹿港 ←→ 江 |
1792 | 淡水 ←→ 福州 八里坌 五虎門 | |
1824 | 道光 | 宜蘭烏石港 ←→ 江 (頭城) |
海豐港 ←→ 廈門 (雲林麥寮) |
3、臺灣與中國大陸往來的交通工具:「橫洋船」
三、郊商與行郊
1、郊商:從事兩岸之間船舶運輸與貿易的商人,18世紀以後稱「郊商」
2、行郊:各個港口的郊商通常組織同業工會,稱作「行郊」
3、行郊的種類:(1)南郊與北郊:指對外貿易以對岸的中國沿海港市為主,配運口岸在廈門以北,稱「北郊」﹔廈門以南,稱「南郊」
(2)港郊:指限在臺灣島內各港之間從事配運,以臺南安平港為中心,分銷臺灣本島南北各地,稱「港郊」。南部的河港,稱「下港」;北部的河港,稱「頂港」
(3)行業不同的郊商:如「糖郊」、「茶郊」、「布郊」等
四、貿易商品
伍、主要產業的變遷
一、農產品
1、清代前期,主要產業: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其他產業:芝麻、苧麻、花生油、藍靛
二、手工業
臺灣農產及農產加工品,出口價值高
↓
臺灣有能力自大陸進口民生必需品或奢侈品
↓
臺灣的一般手工業,並不發達
三、漁業
1、漁業不發達
2、最重要的是:_____季捕撈烏魚及收取烏魚子
四、林業
因為:
1、山高不便出入 ─────→ 「山林之禁」才全面解除
2、易與高山原住民發生衝突
五、礦業
1、礦藏少,有效生產要到_____________
六、平野
1、臺灣以農業為主要產業
2、臺灣與中國大陸形成生產分工
3、結果:(1)全島平野的開發
(2)開發方向:由南向北,由西向東
★歷屆試題★
1.學者根據清代兩次戶口統計資料,計算出清代臺灣北、中、南、東四個區域人口數,其中哪一個
是北部地區? (A)甲 (B)乙 (C)丙 (D)丁 【95學測】
嘉慶16年(1811年) | 光緒19年(1893年) | |
甲 | 無資料 | 6,000人 |
乙 | 258,000人 | 767,000人 |
丙 | 1,305,000人 | 1,101,000人 |
丁 | 342,000人 | 622,000人 |
2.清代一位官員報告:臺灣南北各廳縣生產的米穀,首先要用牛車載運至延海港口,再用舢舨等小
船,延著海岸運到府城鹿耳門,才能裝載於橫洋大船,轉運至廈門。下列敘述何者最能全面性的解
釋此種現象? (A)臺南不生產米穀,仰賴南北供應 (B)臺灣島內南北向的長途陸運困難 (C)臺灣
僅鹿耳門港深足以停靠大船 (D)臺灣的沿海航運比遠洋還要發達 【95指考】
3.撰於清康熙年間的某一古籍,對臺灣某一河川岸邊的景觀,如下的記載「旱田百餘里,夾道蔗林。……臺民以蔗為生,糖貨之利上資江浙。」該文記述的,最可能是下列哪一條河川的河岸景觀? (A)蘭陽溪 (B)花蓮縣 (C)高屏溪 (D)濁水溪 【93學測】
4.在臺灣不同的歷史階段中,會出現一些具有時代背景特色的新地名,例如信義(南投縣)、公館
(苗栗縣)、麻豆(臺南縣)、關山(臺東縣)等。這四個地名的時間先後順序為何? (A)信義-
公館-麻豆-關山 (B)公館-麻豆-關山-信義 (C)麻豆-公館-關山-信義 【93學測】
◎圖1及圖2分別是臺灣在兩個不同時期的行政區域示意圖。請問:
5.臺灣的行政區劃由圖1演變至圖2,是受到哪一事件衝擊的結果? (A)1856年的英法聯軍 (B)1874年的日本侵臺 (C)1884年的中法戰爭 (D)1894年的甲午戰爭。
6.臺灣的行政區劃由圖1演變至圖2,顯示出臺灣歷史的哪一種發展? (A)漢人移墾的禁令已告
廢除 (B)建省後統治政策轉趨積極 (C)蓬勃發展的地方自治運動 (D)日本殖民統治的基礎穩固。 【94學測】
7.某一時期,有人指出:「臺灣物產豐富,有硫磺、蔗糖、鹿皮,原來缺少布帛,現也不虞匱乏」,
建議政府善加防守。只要將內地的部分軍隊移防臺灣,便可確保臺灣及澎湖兩地,以確保東南數省
之安全。這種想法的背景是 (A)鄭成功被清軍打敗,轉移到臺灣的構想 (B)施琅攻下臺灣之後強
化臺灣防務的建議 (C)劉銘傳於臺灣建省之後有關軍備的設計 (D)甲午戰爭後日軍希望在臺灣
殖民的想法。 【97學測】
8.一塊碑文寫道:「勘定朴仔籬處,南北計長二百八十五丈五尺,共堆土牛一十九個,每土牛長二
丈,底闊一丈,高八尺,頂寬六尺;每溝長一十五丈,闊一丈二尺,深六尺。永禁民人逾越私墾。」
這塊石碑最有可能是為確立何種地界而立? (A)荷治時期王田地界 (B)明鄭時期屯田地界 (C)
清治時期漢番地界 (D)日治時期蕃地地界。 【98學測】
9.施琅在〈恭陳臺灣棄留疏〉中提及:「且海氛既靖,內地溢設之官兵,盡可陸續汰減,以之分防
臺灣、澎湖兩處。臺灣設總兵一員……又無添兵增餉之費。其防守總兵、副、參、游等官,定以三
年或二年轉陞內地,無致久任,永為成例。」請問施琅這個建議後來演變成: (A)渡臺禁令 (B)
團練制度 (C)班兵制度 (D)保甲制度。 【98指考】
10.監察御史來臺考察後,上奏建議:應在臺灣府以木為柵,保護官署,並在要衝處設置砲位,加
強防守,相關工程交由臺灣縣知縣辦理。朝廷批示:實屬妥當,同意辦理,並嘉獎相關人員。這個
事件的背景是 (A)鄭成功企圖攻打臺灣,荷蘭管理當局的計畫 (B)施琅攻下臺灣之後,為加強臺
灣防務的處置 (C)朱一貴事件平息以後,雍正皇帝的治臺措施 (D)日軍借牡丹社事件攻臺後,福
建巡撫的作為。 【99學測】
11.有一段資料記載:道光十年以後,因為閩、浙地區連年豐收,一年之中,好幾個月沒有廈門商
船到臺灣收購稻米,「臺人苦穀有餘而乏日用」。有關此一資料的解釋何者較為適當? (A)臺灣需
從大陸進口日用品,大陸日用品價格上漲,臺人無力負擔 (B)臺灣與大陸的經濟分工關係,臺灣出
售糧食,從大陸購入日用品 (C)大陸引進新作物,糧食已可自給,此後不再需要由臺灣進口糧食 (D)
臺地已無餘糧可供輸出,以致引起島內物價上漲,人民生活窮困。 【92學測】
12.一項記載指出某地:「居民七十九家,計二百五十七人,無土著。中有女眷者一人,年六十以上
者六人,十六以下者無一人。皆丁壯力農,無妻室,無老耆幼童。」根據你對漢人移民入臺開發過
程的知識,這類居民結構最可能出現在以下何時何地(注:地名為今地名)? (A)明鄭時期的新
竹 (B)康熙中期的嘉義 (C)雍正時期的臺南 (D)乾隆晚期的鹿港。 【92指考】
13. 1728年,一位清廷官員向朝廷報告:
資料一:「統計台灣一府,只有中間台灣府所屬的地區有夫妻、子女等社會關係,其他諸羅、彰化以上,一直到淡水、雞籠,統共婦女不及數百人。」
資料二:這位官員因此認為「數十萬無父母、妻子之人,並無相維繫之情,欲其無事也難矣。」
因此,他建議政府應當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請問:
(G)造成第一段資料所述的情況,主要原因為何?(2分)
(H)第二段資料中「欲其無事也難矣」中的「事」是指什麼?(2分)
(I)清廷當時對這位官員的建議有何反應?(4分) 【91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