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評量測驗卷 / 傷仲永

第七回 第六課  傷仲永

一、字音字形(每題1分,共5分)

1.環「謁」:ㄧㄝˋ

2.「惋」惜:ㄨㄢˋ

3.日「扳」仲永:ㄅㄢ

4.「稱」前時之聞:ㄔㄥˋ

5.世「隸」耕:ㄌㄧˋ

 

二、注釋(每題2分,共16分)

1.以錢幣「乞」之:求、討取。

2.「稱」前時之聞相當、符合。

3.卒之:最後、終於。

4.文理指詩作的文采和義理。

5.「收」族:聚集,有團結的意思。

6.立就:立即完成。

7.利其然:認為這樣的事情有利可圖。

8.世隸耕:世代隸屬耕田的戶籍,即世代務農之意。

 

三、填充(每格1分,共4分)

1.王安石,字( 介甫 ),號( 半山 ),北宋臨川人。曾受封( 荊國公 ),著有( 《臨川先生文集》 )。

 

四、綜合測驗(每題2分,共50分)

A1.下列「 」中的讀音,何者正確? (A)「泯」然:ㄇㄧㄣˇ (B)金「谿」民:ㄏㄨㄛˋ (C)自「為」其名:ㄨㄟˋ (D)「還」自揚州:ㄏㄞˊ

(B)ㄒㄧ(C)ㄨㄟˊ(D)ㄏㄨㄢˊ

D2.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做人不可妄自匪薄 (B)天上的雲彩變幼無窮,非常炫麗 (C)國內市場淺力無窮,外資紛紛投入大筆資金 (D)練習打球應要勤練不輟才會成功

(A)匪→菲(B)幼→幻、(C)淺→潛

B3.下列何者不是幼年仲永「通悟」的事蹟? (A)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 (B)泯然眾人矣 (C)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D)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C4.「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邪?」意謂 (A)資質優秀的人可以不用學習 (B)與生俱來的天賦並非人人都有 (C)不可忽略教育對人的重要性 (D)普通的人接受教育也於事無補

B5.「稍稍賓客其父」意謂 (A)漸漸邀請他至家中訪問 (B)漸漸以賓客之禮接待他父親 (C)在賓客聚會中善待他 (D)漸漸地疏遠他父親

D6.下列詞語,何者最適合用來形容仲永? (A)平步青雲 (B)大器晚成 (C)命隨運轉 (D)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C7.〈傷仲永〉的前兩段敘事,以何句為轉折? (A)父利其然也 (B)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C)予聞之也久 (D)又七年,還自揚州

D8.下列文句,何者表現出短視近利對作育英才的危害? (A)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B)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 (C)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D)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C9.「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意指為何? (A)立刻根據四句話,點明《詩經》的出處 (B)立刻解釋四句詩,並將詩句寫出 (C)立刻寫下四句詩,並為詩訂題目 (D)立刻背出《詩經》裡的四句,並把詩名寫出

A10.下列關於〈傷仲永〉末段「王子曰」的說明,何者有誤? (A)指太子所說的話 (B)仿《史記》「太史公曰」發表評論 (C)「子」為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D)文中記敘部分用「予」,議論部分用「王子曰」,由第一人稱轉為第三人稱,目的在表現議論的客觀性

(A)王子即指王安石

D11.下列關於王安石的敘述,何者有誤? (A)北宋著名政治改革家 (B)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C)其散文筆力雄健,析理嚴密 (D)以論說文稱世,詩詞作品則無可觀之處

(D)詩詞清新淡雅,自成一格

B12.〈傷仲永〉先敘仲永早慧,後述其變與眾人無異,是採用何種手法? (A)釋題法 (B)欲抑先揚法 (C)明褒暗貶法 (D)破題法

D13.「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句中「泯然眾人矣」意謂 (A)略遜於一般普通人 (B)略優於一般普通人 (C)無法跟一般普通人比較 (D)等同於一般普通人

「泯然」是形跡消滅的樣子,「眾人」指普通人。意指仲永作詩的奇才完全消失

B14.「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邪?」運用了何種修辭法? (A)對偶 (B)層遞 (C)排比 (D)譬喻

A15.下列文句,何者與「得為眾人而已邪」的修辭法相同? (A)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B)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C)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D)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題幹與(A)激問(B)疑問(C)(D)提問

D16.下列「 」中的字,何者不作動詞使用? (A)邑人「奇」之 (B)「還」自揚州 (C)父「異」焉 (D)「卒」之為眾人

(D)副詞

D17.下列「 」中的字,何者作「無義」解? (A)彼「其」受之天也 (B)受「之」天也 (C)忽啼求「之」 (D)得為眾人而已「邪」

(A)代詞,指仲永(B)先天的稟賦(C)書具(D)語末助詞,無義

A18.下列文句,何者採用了省略的語法? (A)借旁近與之 (B)予聞之也久 (C)從先人還家 (D)未嘗識書具

(A)借旁近「文具」與之,省略「文具」

B19.下列「 」中的字詞,何者經替換後文意改變? (A)世「隸」耕:屬 (B)從「先人」還家:先夫 (C)「稍稍」賓客其父:漸漸 (D)或以錢幣「乞」之:求

(B)先考

A20.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不是同義複詞? (A)曾不吝情「去留」 (B)「貪婪」無厭 (C)「寂」無聲 (D)借「旁近」與之

(A)「去留」只有「去」的意思

B21.「明道中,從先人還家。」句中「先人」一詞,不可替換為下列何者? (A)先考 (B)先慈 (C)先君子 (D)先大夫

題幹與(A)(C)(D)指過世的父親(B)指過世的母親

A22.下列選項中的敘述,何者與〈傷仲永〉一文主旨最為接近? (A)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自敗者也 (B)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 (C)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 (D)籍曰:「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

(B)勸學生讀《詩經》(C)不學而能者,為人本性中的善端(D)學萬人敵指的是學兵法

D23.《論語.衛靈公》:「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孔子曾有厭食症與失眠的困擾 (B)「思」、「益」二字皆為動詞 (C)此文強調思考的重要 (D)此文強調學習的重要

(A)無此說法(B)「思」為動詞,「益」為名詞(C)強調學習

D24.「請名人代言」是提高廣告說服力的好方法。以下四則廣告標題,如單就文字意義,尋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來代言,其中最不恰當的組合為何? (A)請莊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請子路代言「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C)請蘇秦、張儀代言「做個不可思議的溝通高手」 (D)請司馬光、王安石代言「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D)司馬光、王安石兩人因為變法主張不同而不合

B25.下列文句,何者詞語使用不當 (A)他忠心耿耿,守正不阿,是主管得力的助手 (B)李老師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值得效尤 (C)這篇文章嘉言警句迭出,可為南針 (D)里長伯古道熱腸,堪為眾人的楷模

(B)效尤指故意仿效他人的過錯

五、配合題(每題2分,共10分)

請選出與下列敘述相配合的成語代號。

A.牛角掛書 B.韋編三絕 C.目不窺園 D.映雪囊螢 E.懸梁刺股

E1.善用方法提振精神,發憤努力學習。

C2.比喻治學刻苦專心。

A3.工作之餘,仍勤勉讀書。

D4.形容人在艱困的環境中勤奮讀書。

B5.讀書讀到竹簡的皮繩多次脫斷,用來比喻讀書勤奮。

E.楚國人孫敬好學,將頭髮用繩子綁在屋梁上以防止打瞌睡。戰國時蘇秦讀書想打瞌睡時,就用錐子刺腿。

C.董仲舒專心一意治學,三年未曾窺視園菜一眼。

A.李密貧寒,乘牛掛書於角上,邊行邊讀書。

D.映雪指孫康夜晚利用雪光照明讀書,囊螢指車胤借螢火亮光讀書。

B.本指孔子勤讀《易經》,致使編聯竹簡的皮繩多次脫斷。

六、閱讀測驗(每題3分,共15分)

李德裕神俊,憲宗賞之,坐於膝上。父吉甫,每以敏辯誇於同列。武相元衡召之,謂曰:「吾子在家,所嗜何書?」意欲探其志也,德裕不應。翌日,元衡具告吉甫,因戲曰:「公誠陟大痴耳。」吉甫歸責之,德裕曰:「武公身為帝弼,不問理國調陰陽,而問所讀書,書者成均禮部之職也。其言不當,所以不應。」吉甫復告,元衡大慚。由是振名。(孫光憲《北夢瑣言》)

 

白居易,季庚之子,始生未能言,默識「之」、「無」二字,乳媼試之,能百指而不誤。間日復試之,亦然。既能言,讀書勤敏,與他兒異。五六歲識聲韻。十五志詩賦,二十七舉進士。貞元十六年,中書舍人高郢掌貢闈,居易求試,一舉擢第。明年,拔萃甲科。(元稹〈白氏長慶集序〉)

 

D1.由文章可知李德裕與白居易的共同特色為何? (A)皆任職禮部 (B)皆讀書勤敏 (C)皆為社稷重臣 (D)皆為幼敏神童

C2.「武公身為帝弼」的「弼」字讀音,與下列何者相同? (A)擺 (B)粥 (C)陛 (D)

題幹與(C)ㄅㄧˋ(A)ㄅㄞˇ(B)ㄓㄡ(D)ㄋㄧㄥˋ

A3.下列「 」中的「之」字,何者與其他三者詞性不同? (A)季庚「之」子 (B)憲宗賞「之」 (C)乳媼試「之」 (D)武相元衡召「之」

(A)介詞(B)(C)(D)代名詞

B4.「未能言」的「言」字意指 (A)唱歌 (B)說話 (C)跳舞 (D)讀書

A5.下列選項的敘述,何者有誤? (A)父吉甫,每以敏辯誇於同列:李吉甫每以敏辯而自誇 (B)不問理國:「理國」意指治國的方法 (C)乳媼試之:「乳媼」指乳母 (D)間日復試之:「間日」指隔了幾天

(A)李吉甫因兒子李德裕敏辯而常在同事間誇耀

 

六、閱讀測驗翻譯

李德裕才智出眾,憲宗很賞識他,常將他抱坐在自己的膝上。他的父親李吉甫,經常在同事面前誇獎他機敏善辯。宰相武元衡召見李德裕,問說:「你在家裡,都喜歡看什麼書?」想要探試他的志向,但李德裕並不回答。第二天,武元衡告訴李吉甫這件事,並開玩笑地說:「這個孩子是個呆子。」李吉甫回去以後責備李德裕,李德裕說:「武元衡身爲皇帝的輔政大臣,不問我如何治理國家,卻問我讀什麽書,讀書人功成名就,是禮部的職責所在。他的話並不恰當,所以我不回答。」李吉甫將李德裕的話又告訴了武元衡,武元衡非常慚愧。由於這件事,李德裕的聲名便迅速傳播開來。

 

白居易是白季庚的兒子,他剛生下來不久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能默認「之」、「無」二字,乳母考問他,他都能夠準確地用手指認百次而不會出錯。隔了幾天再考他,仍然如此。等到會說話之後,他讀書非常用功,與別的孩子不一樣。五、六歲時就懂得聲調韻腳,十五歲就立志創作詩賦,二十七歲考取進士。貞元十六年,中書舍人高郢主持科舉考試,白居易前往應試,立即便被錄取。隔了一年,他又被選拔為萃甲科的官員。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