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範文學習檔案 / 現代詩選

現代詩選

 

(一)坤 伶     瘂 弦

一、寫作背景

  瘂弦說:「詩人是不幸的蒐集者。詩人蒐集自己的不幸也蒐集別人的不幸。詩人可以將古人的不幸重新詮釋,將未來的不幸當作預言。」瘂弦以悲天憫人的情懷,刻劃小人物,描寫中下階層人物的「不幸」,〈坤伶〉是箇中名篇,以小人物短暫的一生,來凸顯「社會意義」,反映人性之真實。

附一、瘂弦的人物詩

  人物詩,指描寫人物的詩歌。古代描寫人物的詩歌,以歌詠歷史人物最大宗,屬詠史詩的一種。有作者對前人往事的褒貶、評議,例如〈王安石‧賈生〉;也有作者以他人的酒杯澆自己胸中塊壘,來借題發揮,例如〈李商隱賈生〉。

  現代詩人描寫人物,其內容極為廣泛,瘂弦描寫人物的詩章,大多篇幅簡短,手法獨到,內容精鍊。他在民國四十一到四十九年間,共寫了十多首人物詩,其中以〈坤伶〉、〈上校〉和〈鹽〉三首,特別受注目。

■瘂弦人物詩的寫作特色:

(1)以抒情詩的方式刻劃人物。

(2)描寫對象為中下階層的悲劇人物。

(3)運用戲劇性的手法,選取人物生活片段以聚焦疊現的方式突出人物的悲劇形象。

附二、玉堂春

  取材於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寫明代名妓蘇三(玉堂春)結識吏部尚書公子王金龍,誓偕白頭。王久居妓院,床頭金盡,被鴇母逐出,落魄街頭,棲身於關王廟。蘇三聞悉,前往相會,並贈銀助其返回故鄉南京。王走後,蘇三拒絕接客,遂被賣與山西富商沈燕林為妾。沈妻皮氏素與趙監生私通,將沈毒死,反誣蘇三謀殺親夫,洪洞縣令受賄,將蘇三問成死罪。王金龍赴試得中,授山西巡按,調審此案,在與藩司、臬司三堂會審中,知蘇三歷盡艱苦,悲傷不能自持,乃微服私自探監,後平反冤獄,與蘇三團圓。

二、作者介紹

(一)瘂弦簡介

屹立詩壇

瘂弦自民國四十二年公開發表第一首詩,至五十四年停止創作,寫詩十五年,卻享譽五十載,只以一本詩集《深淵》(《瘂弦詩集》),即屹立文壇不倒。

創世紀鐵三角

民國四十三年十月,洛夫與張默創立「創世紀詩刊」,瘂弦從第二期加入編輯陣容,三個人被稱為「創世紀鐵三角」。

詩儒

瘂弦是謙謙君子,被稱為「詩儒」。(詩魔:洛夫。詩僧:周夢蝶。)

自述筆名由來

「高中時代很喜歡拉二胡,二胡的聲音是啞啞的,而『瘂』字通『啞』,因特別愛好這種啞啞的聲音,就取了『瘂弦』這個名字。典出陶淵明:『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句,也就是無弦之琴的意思。這怪怪的筆名有一個好處,人們看過以後很難忘記。

勤於回信的編輯

瘂弦有兩種身分,一個是詩人,一個是資深編輯。瘂弦說自己大約是編輯中給作者寫信最多的人,每個作者他都親筆回信,一天要寫二、三十封信。瘂弦的辦公桌後面有個長長的案臺,上面地放著幾疊印好的資料:有的是詩刊的地址、電話,有的是取稿方向,有的是寫稿技巧。瘂弦會將這些資料寄給文學幼苗,再寫上幾句鼓勵建議的話。

婉約詩人

鄭愁予、葉珊(楊牧)、瘂弦同為婉約詩人,寫作「冷肅柔美的詩」。

 

(二)瘂弦的詩觀

1.詩不是觀念的直陳,而是意象的呈現。意象是意念的形象。廣義而言,一首詩就是一個大意象,一句詩、一行詩就是一個小意象。意象不是孤立的,小意象對大意象提供責任,詩才有組織和張力,小意象完成佳句,大意象完成佳篇,既有佳句又有佳篇,才是最好的作品。

2.好詩的條件

(1)思想性:一首詩要有好的思想、深刻的思想、有價值的思想,最高境界是具哲學的思想。

(2)藝術性:從美學角度考量,看音樂性、語言的運用、結構是否完善。

(3)創造性:將詩人所寫的詩與過去的、古典的詩作比較,有創造性的詩才是好詩。

3.長江就是著名的文學現場,未看過長江怎麼懂得杜甫?沒有人生感受,如何與詩通?看好的藝術作品就可知道這人活過、愛過、恨過……。

4.詩歌是文字的音樂,帶給人奇妙的感覺。有時音韻本身就是意義,就是內容。例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越吟越舒服,沒法翻譯,文字結構就是內容,得到愉快感覺就是意義。

 

(三)瘂弦詩的特色

  瘂弦的作品,張默與洛夫都提出「甜」與「苦」兩極並存的說法。張默說:「甜是他的語言,苦是他的精神。他是既矛盾又和諧的統一體,他透過完美而獨特的意象,把詩轉化為一支溫柔而具震撼力的戀歌。」洛夫亦云:「語言是甜美的,底層是苦澀的;風格是抒情的,抒情的背後則具有思想性。」

情韻綿邈而流盪

瘂弦的詩歌表現側重於歌謠式的小調,使瘂弦詩中的音樂性增強,最明顯的表現是〈乞丐〉:「酸棗樹,酸棗樹/大家的太陽照著,照著/酸棗那個樹」。瘂弦的詩重視押韻,擅用類疊、排比,以反覆出現的字句達成首尾呼應的音樂性。

異地風光之情調

瘂弦民國四十六年、四十七年間出現的詩,充滿著北方情調,援用許多特殊名詞,形成與眾不同的北地風光。例如:嗩吶、銅環、陀螺、蒺藜、花轎、流蘇、野荸薺、白楊、蕎麥花、酸棗樹……等等。其他詩作出現西方的人名、地名、人物、城市。異域之感,惶惑之心,在瘂弦詩中是一股伏流,在清唱的語言甜味中,時隱時浮。

情節充滿小說企圖

瘂弦以悲天憫人的情懷,戲劇性的手法,舞臺的深度,凸顯刻劃小人物的形象,企圖以小人物短暫的一生,負載歷史的真相。譬如〈鹽〉中這一句:「一九一一年黨人到了武昌。而二嬤嬤卻從吊在榆樹上的裹腳帶上,走進了野狗的呼吸中,禿鷲的翅膀裡……」,由革命成功並沒有帶給二嬤嬤如同解除裹腳帶那種生活的自由,到她的死(死的故事本身省略了),到野狗流蕩、禿鷲飛旋覓食的荒野(作者彷彿暗示二嬤嬤連葬身之地也沒有),是一段可以大大書寫發揮的情節。這正是瘂弦現代詩的「小說企圖」。

奇趣帶有反諷效應

瘂弦是一個機智型的詩人,常有從天外飛來的詩句,從矛盾情境中產生奇趣,這種奇趣,往往有反諷的意味。如〈赫魯雪夫〉:「又用坦克/耕耘匈牙利的土地/他的的確確是個好人」,這是十分明顯的嘲諷。

(四)瘂弦軼聞掌故

1.當掉褲子,保有思想

  創世紀詩刊創刊那年,洛夫、瘂弦、張默都很窮,每個月只有一百多元,而季刊一期成本四百元,他們只好去借貸,跑當鋪。他們當時唯一的儲蓄就是當票。瘂弦認同梭羅所言「當掉你的褲子,保有你的思想。」

 

2.金鼎獎最佳男演員

  瘂弦在民國五十三年全國各界紀念孫中山百年誕辰話劇國父傳中飾演孫中山,榮獲了臺北話劇欣賞委員會所舉辦的「第二屆話劇金鼎獎全國最佳男演員獎」。

 

3.投筆從戎與中外文學的閱讀

  民國三十七年十一月,瘂弦離開家鄉,顛沛流離數千里,與同學十餘人,投筆從戎。次年,隨軍從廣州乘船到臺灣。操課之暇,開始閱讀狄更斯、密爾頓、但丁、左拉、紀德等人的作品,而朱湘譯的番石榴集,尤為他所喜愛。

  民國四十二年,瘂弦考取政工幹校(今政治作戰大學)影劇系,次年以少尉官階調派海軍工作。在左營電臺那段日子,他發憤苦讀,手抄紀德、王爾德、吉卜蘭等人的作品,朗費羅的詩選,蘇聯詩人萊蒙托夫的全集,以及歐、美眾多大詩人的詩作,手抄本足足有好幾十本。閱讀外國文學,不僅拓大詩人的世界想像,也為書寫異國的詩作,提供文化思考。

 

4.慘澹經營創世紀詩刊

  民國四十三年十月,洛夫與張默創立創世紀詩刊,瘂弦從第二期加入編輯陣容。詩刊出版了,他們想到應該登個廣告,但印刷費都已勉強支付,哪裡還有餘錢給報社?有一天,洛夫到高雄光復戲院看電影,驀地福至心靈,在銀幕右側打了一則免費的廣告:「創世紀詩刊出版了,張默速回。」如此一連做了兩天,第三天終於被戲院經理識破,字幕是打了,卻只剩下「張默速回」四個字。

 

三、文學常識

()新詩常識

1.最早的新詩集──( 胡適 )所寫的( 嘗試集 )

「嘗試成功自古無,放翁這話未必是,我今為下一轉語,自古成功在嘗試。」

2.白話文學運動

胡適(適之)先生是五四時代提倡白話文學的先導,當時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聘請胡適任北大教授,他積極參加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運動,在陳獨秀主編的《青年雜誌》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文學改良要從「八事」(須言之有物、不摹倣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爛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不僻俗字俗語)入手,開始提倡白話文。民國七年,發表「建設文學革命論」,主張「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畢生致力於提倡白話文學而不遺餘力。
  民國八年的五四運動,胡適的白話文學革命達到高峰,民國九年胡適率先出版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詩集──《嘗試集》,寫成了一種解放了的新詩體,另外,他第一個用白話寫作獨幕劇──終身大事,確立了現代話劇的新形式,得到極大的反應。

 

 

 ()現代詩的發展與特色

  現代詩,又稱新詩、白話詩、自由詩。名為「現代」,即相對於「古典」而言;名為「新」,即相對於「舊」而言;名為「白話」詩、「自由」詩,因新詩主張要以「口語」、「白話」來創作,且不拘泥於形式上,不似古典詩有固定句型或嚴整格律;亦不似古典詩以抒情為大宗。其體式自由多變,其內涵包蘊萬有,發展九十年,家數、流派及風格皆頗可觀。

 

() 現代詩作家統整

姓 名

簡 介

稱 譽

著 作

 

以白話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新詩八首,率先嘗試創作,並首先出版白話詩集

新詩開山祖

1.嘗試集:第一本白話詩集

2.胡適文存

徐志摩

以詩文享譽文壇。與胡適、梁啟超創辦「新月社」,擅長抒情詩,以歐化的白話語法,加上中國文字特有的聲韻之美來寫詩

 

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  紀 弦  

曾組「現代詩社」,創辦現代詩月刊及季刊,並成立現代派,提倡新詩是「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反對浪漫派而強調「知性」,追求詩的純粹性,排斥情緒的告白等

詩壇的常青樹

詩集:摘星的少年、檳榔樹(甲乙丙丁戊)、半島之歌

 

具濃厚的實驗及反省精神,曾以閩南語創作方言詩,並企圖為新詩尋找新形式,而創作十行詩,詩壇評價甚高

 

詩集:銀杏的仰望、種籽、十行集

( 鄭愁予

前期擅長抒情詩,意象準確,聲籟華美,有飄逸而含蓄的韻致,富浪漫情調。後期對生命的體悟較深沉,隱含一種不經意的禪趣

浪子詩人

鄭愁予傳奇

中國的中國詩人

詩集:

前期:夢土上、鄭愁予詩集

後期:寂寞的人坐著看花

( 余光中

臺灣詩壇最勇悍之健將,對臺灣新詩發展貢獻卓著,所著詩作大抵皆富感性而有陽剛之美,中國意識濃厚。創作力旺盛,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兼及文學批評、翻譯、編輯等。對中國文學傳統的繼承與創新不遺餘力,主張「新古典主義」、「縱的繼承」,曾與覃子豪創辦「藍星詩社」,主編過藍星詩刊

璀璨的五采筆

詩壇祭酒

藝術的多妻主義者

茱萸的孩子

詩集:蓮的聯想、天狼星、與永恆拔河

  瘂 弦 

作品口語生動活潑、音樂性強,具有中國北方的小調風味,能掌握人物特質,呈現劇劇效果,用詞甜美,意象獨特,表現悲憫情懷、生命之甜美與現代人生命困境之探索

詩儒、「創世紀鐵三角」之一

詩集:瘂弦詩集

( 洛 夫 

早年為超現實主義詩人,表現手法近乎魔幻,曾被詩壇譽為「詩魔」,其詩意象繁複,節奏明快,語言奇詭。後期由繁複趨於簡潔,由激動趨於靜觀,師承古典而落實生活,探詩萬物之本質,窮究生命之意義

詩魔、「創世紀鐵三角」之一

詩集:石室之死亡、魔歌、因為風的緣故、隱題詩等

 

以冷凝觀照不斷自我超越。早期作品抒發自我,風格浪漫;後期作品探討生命,充滿睿智,語言回歸口語,淺顯自然

 

詩集:蛾之死、風的薔薇、白萩詩選等

 

()新詩的分類

■散文與詩本質差異

  散文如走路,有其特定的目標;詩如舞蹈,舞蹈本身即具美感與目標。例:

()第一排學生有人咬著英文單字/有人抓住片假名不放/末排的學生已按照順序/去周公家裡。(渡也〈講師日記〉)──這是詩的作法。

第一排的學生有的死背英文單字,有的專心地讀著日文;至於最後一排的學生,一個接著一個地趴倒睡去。──這是散文的寫法。

()翻來覆去/總是那幾句話/嘰嘰喳喳/滴滴答答(非馬〈雨季〉)─這是詩的作法。

多雨的季節又到了,每天不停地下,每天下個不停,滴滴答答,聽來聽去都是這種既單調又沉悶的聲音,煩都煩死了。─這是散文的寫法。

(1)詩人羅青將新詩分為三類:分行詩、分段詩、圖象詩。

(2)其中分段詩即今稱之散文詩。詩例:

  中午時候火一樣的太陽沒法去遮攔,讓他直晒著長街上。靜悄悄少人行路,只有悠悠風來,吹動樹旁楊柳。

  誰家破大門裡,半院子綠茸茸草草,都浮著閃閃的金光。旁邊有一段低低土牆,擋住了個彈三絃的人,卻不能隔斷那三絃鼓盪的聲浪。

  門外坐著一個穿破衣裳的老年人,雙手抱著頭,他不聲不響。(沈尹默〈三絃〉)

(3)圖象詩詩例:

 

陳黎〈戰爭交響曲〉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乒兵兵兵兵兵兵兵乓兵兵兵兵兵兵兵乒

兵兵兵乓兵兵乒兵兵兵乒乒兵兵乒乓兵兵乒乓兵兵乓乓

乒乒兵兵兵兵乓乓乓乓兵兵乒乒乓乓乒乓兵乓兵兵乓乓

兵乒兵乒乒乒乓乓兵兵乒乒乓乓乓乓乒乒乓乓乒兵乓乓

乒兵乓乓乒兵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

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

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

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

乒乓乒乓乒乒乓乓乒乓乒乓乒乒乓乓乒乓乒乓乒乒乓乓

乒乒乒乒乒乒乒乒乓乓乓乓乓乓乓乓乒乒    乒乒乒   

乓乓    乒乓乒乒               乒乒            乒乒        乓乓

乒乒        乓乒                  乒乒乒           

    乒乒        乓乓                                     

                       乓乓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 文學史上的「三人行」

並 稱

時代、人名

說 明

三曹

魏:曹操、曹丕、曹植

父子關係,以政治地位提倡文學,都有創作成果,主要成就為「詩歌」

詞家三李

唐:李白

南唐:李煜

南宋:李清照

李白有〈憶秦娥〉、〈菩薩蠻〉;李煜有「詞帝」之稱;李清照為「閨秀詞人第一」

 ( 三蘇 

北宋:蘇洵、蘇軾、蘇轍

父子關係,同為北宋古文大家

公安三袁

明:袁宗道、袁宏道、

  袁中道

兄弟關係,湖北公安人。反對當時流行的擬古文學,重性靈、貴獨創,提倡散文小品

桐城三祖

清:方苞    劉大魁    姚鼐  )

方苞為「桐城」之祖;姚鼐輯《古文辭類纂》,為桐城派教科書

創世紀鐵三角

民國:瘂  弦   

洛 夫  )、張默

洛夫、張默創立創世紀詩刊,瘂弦從第二期加入編輯陣容(瘂弦與洛夫為同事)

 

四、課文深究

  本首詩以「一種淒然的韻律」定下情感的主調,以第三人稱的敘述觀點,寫坤伶流落之苦。全詩分六節 :第一節寫坤伶十六歲成名;第二節寫坤伶之美;第三節寫觀眾為她著迷;第四節寫玉堂春演出的情形;第五節揭開了坤伶悲劇的另一個側面;第六節寫全城女人對坤伶的詛咒。

()內容分析

內 容

敘述她十六歲成名,但是這種成名,作者用「流落」來形容。「流落」是關鍵詞,是一篇之眼;她的名字的「流落」正是她身世的「流落」,「流落」使她的生命之曲成為「一種淒然的韻律」。

描寫她的美麗,只凝聚在她的「杏仁色的雙臂」和「小小的髻兒」,是以局部代全稱的手法。作者在此表現出他的想像力:「那杏仁色的雙臂應由宦官來守衛」,如果生在帝王時代,坤伶會令帝王痴迷心醉,獲得專寵。

「是玉堂春吧!」含有雙重的用意,一方面是舞臺上的玉堂春,而另一方面亦是坤伶的身世。「夜夜滿園子嗑瓜子兒的臉!」意象鮮明,不僅表露出戲園子內夜夜滿座,而且讓我們看見那嗑瓜子兒的大爺們的意淫心態。瓜子零食,暗喻儘管坤伶擁有楚楚可憐的風韻,還是只供觀眾消磨時間罷了。

描寫演出情形:「苦啊……」是玉堂春上場時的哭腔,此時她「那杏仁色的雙臂」正鎖在枷裡,意義當然亦是二重:一方面是戲裡的玉堂春,另一方面是主角身世的自道。玉堂春在哭,亦是主角自己在哭。

揭開了坤伶悲劇的另一個側面,「佳木斯」是與俄羅斯相鄰的城市,謠傳坤伶在佳木斯與白俄軍官「混過」,顯然坤伶曾流落邊境,無所寄託,其境遇之悲,不言可喻。

以「每個婦人詛咒她在每個城裡」,作為全詩之結束。相較於第五節的「有人說」,本節具體指明「每個婦人詛咒」,那麼流言蜚語當不只「在佳木斯曾跟一個白俄軍官混過」而已。以「一種淒然的韻律」照應第一節,流露作者對於坤伶綺年玉貌卻身世坎坷的惋惜與同情。

 

()寫作特色

重複手法

造成

前後呼應

的效果

鍾玲說:「瘂弦非常善於靈活地運用重複手法,暗藏玄機。第一次用『淒然的韻律』,是指坤伶不但身世飄零,而且成為男人口上輕薄、心上狎玩的對象。第二次用這句話時,她已成為每一個城市中所有婦女詛咒的賤婦。」同一詩句,可以是同情她的「流落」,也可以是悲憫她受「詛咒」,情與事則在這兩句詩中默默推移。

戲劇性手法凸顯

人物的特質

本詩以三件事概括坤伶的境遇,塑造坤伶悲劇的形象。其一「十六歲她的名字便流落在城裡」:她十六歲即豔名遠播;其二「『苦啊……』/雙手放在枷裡的她」:唱玉堂春時的自道;其三「每個婦人詛咒她在每個城裡」:她成為所有婦女詛咒的對象。

壓縮技巧

製造

想像空間

葉維廉說:「他把故事壓縮為幾個凝射性的細節,把現實生活中一段很長的變化與過程壓縮為一句。」例如:「她十六歲即聲名遠播」,讀者可以馬上意會坤伶之美,甚至是才藝雙全。

聲情節奏

配合詩意

本詩以淒然韻律定調,配合壓縮省略的敘事,彷如喑啞的胡琴咿咿呀呀,既淒厲又斷續的演奏,營造一股吞吐難盡的悲情。

 

 

(二)因為風的緣故  洛 夫

一、 寫作背景

  民國七十年聯合文學「詩人說愛,深知身在情長在」小輯,洛夫提出本詩。洛夫自述:「這首詩寫於民國七十年,是寫給我太太的。這一年在我生日的前兩天,太太向我提出要求,並撂下了狠話說:「今年你再不給我一首詩,我就不給你過生日。」過不過生日倒無所謂,但妻債不能欠。於是這晚上便開始在書房苦思;這時突然停電,我便點起蠟燭,天氣熱我順手打開窗戶,不料一陣風吹來,把蠟燭吹熄,室內一片黑暗,這時靈感驟發,便寫下了這首詩。這是一首情詩,曾多次在兩岸的詩會中被朗誦過,可以說是我的一首招牌詩。」

 

二、作者介紹

洛夫(詩魔)的文學成就與特色

1.洛夫的創作期程、詩風

  洛夫說:「我的詩創作生涯已歷半個多世紀,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擔任創世紀詩刊的總編輯,這對我個人和臺灣現代詩的發展,都有相當深遠的影響。我出版了三十多部詩集和評論集,也囊括了臺灣所有的詩歌大獎,我早年的詩集《魔歌》曾被評選為臺灣文學經典之一。由於我的風格多變、意象詭奇,在語言和形式的實驗上極富變化,故詩壇給我一個『詩魔』的稱號。我寫各種類型的詩,包括短詩、長詩、小詩、組詩,採用各種題材,有歷史的、現實的、時代的、個人內心的、戰爭的、鄉愁的等。我的創作路向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前期是對西方現代主義詩歌的全面探索與實驗;中期是回眸傳統,重新評估中國古典詩的價值;後期是努力追求中國與西方的接軌、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從一九五○年代初在臺灣公開發表第一首詩〈火焰之歌〉,到一九九○年代末移民加拿大後出出版作品集《雪落無聲》,持續半個世紀以上的創作,洛夫是臺灣前行代傑出詩人中,極具藝術自覺、文體意識和探索精神的一位。豐沛的創作力,虔敬如聖徒般的創作態度,洛夫直到一九九○年代花甲之年,還創造出「隱題詩」的新詩型。洛夫寫作文類以詩為主,他的主題多取材於生活感受,並寄情於天地萬物,尤其著重於對人生的深刻反思;主要風格在熔個人熱情、歷史意識、時代精神於一爐,透過特殊的冷雋意象,表現出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以及對現實的深沉關注。

注:隱題詩:「標題本身是一句詩,或一首詩,而每個字都隱藏在詩內,若非讀者細心,很難發現其中的玄機。……這種形式的最高要求在於整體的有機結構。」(洛夫)【詩例見作者介紹(二)】

 

2.洛夫的核心思想、創作觀、詩觀

1)思想的核心是中國的老莊哲學和禪宗的妙悟。

2)詩人一生中在意象的經營上、在跟語言的搏鬥中,追求的終極目標是「真我」,一個內在的、最深處的我。真我應該如何追求呢?洛夫稱追求真我的觀念為「與物同一」,當你想寫一棵樹時,你不僅在描寫它的表相,而是要把自己先化開,融入樹幹和枝椏裡,變成一棵樹,去體驗樹的生命。

3)洛夫以為詩作是「以小我暗示大我,以有限暗示無限」。洛夫說明自己詩作的風格就好比一盞高懸的燈,它的亮度也許不是很強,但是關照的幅度卻很廣。

4)寫詩不只是一種寫作行為,而更是一種創造,價值的創造,包括詩歌境界的創造、生命內涵的創造、語言的創造。

 

(二)洛夫軼聞掌故

改名洛夫

洛夫,原名運端,初三時,接觸新文學作品,也廣泛的瀏覽俄國小說,屠格涅夫、杜斯妥也夫斯基、托爾斯泰,都是他的偶像。為此,他替自己改了個有俄國風味的名字「洛夫」。

詩人健忘

詩人說:「丟東漏西是我的一項不治之症……這不能不歸咎於我的一項了不起的美德──健忘。我帶出門的東西,包括手帕、打火機、帽子、雨衣,尤其是雨傘和眼鏡,就很少原件帶回過……我之所以稱它為一項美德,是因為除了時常處於一種『忘我』、『忘機』的心理狀態外,附帶也會『忘仇』」。

莫凡為

老爸新詩

譜曲演唱

曾風靡兩岸的「凡人二重唱」中的莫凡,是洛夫的兒子。三十歲,他才自覺有「境界」能讀父親的詩,讀罷,轉頭對母親說:「爸爸很偉大啊!」莫凡寫的歌詞有古典文學味兒,他說這是父親給的影響。學生時代,別人父親會幫兒子看功課,莫凡的詩人父親卻關在書房裡寫詩。直到莫凡當了父親,他明白,父親的詩人角色貢獻是大於為人父的。洛夫說,唱歌的兒子跟他是「兩個宇宙」,當莫凡為父親寫的詩「因為風的緣故」譜了曲,這詩是父親為母親寫的,莫凡輕撥吉他唱詩,音符與詩句把這一家都連繫在一起了。

三、課文深究

這首詩可以依詩意分為兩節,各以「因為風的緣故」為末句。

(一)內容分析

內 容

以「天空的煙」、「窗前的燭光」分別作為「傳情」與「守候」的意象;「風」則指傳情、守候無法明朗的現實因素。

請煙囪/在天空為我寫一封長長的信長長,表示我綿長的深情。以煙囪代筆,在遼闊的天空中抒寫情信,並讓天地來見證真心情愛永無盡期。

我的心意/則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燭光:借由燭光的明亮表達我明確的情意。「你窗前的燭光」,意味著我一如你窗前燭光,給你照明,給你溫暖,給你一生長長久久地的守候。

稍有曖昧之處/勢所難免:因為風,即使如你窗前燭光,也難免在風中搖曳閃爍;「曖昧」可指心意、情話的吞吐難盡或欲言又止。

以「箱中找衫」、「對鏡梳髮」表現妻子之愛;「一盞燈」是幸福的象徵,由夫妻以「整生的愛」點燃;「風」則隱喻可能傷害夫妻廝守的威脅。

你務必在雛菊/尚未全部凋零之前/趕快發怒,或者發笑:自古以來在西方,雛菊常常被用來占卜愛情,把雛菊的花瓣一片一片剝下來,每剝下一片,在心中默念:愛我,不愛我。直到最後一片花瓣,即代表愛人的心意。「趕快發怒,或者發笑」,意味占卜中的猜測驚疑,喜怒不定。

趕快從箱子裡找出我那件薄衫子:意味你對我及時的呵護、柔情。

趕快對鏡梳你那又黑又柔的嫵媚意味你真心示我以美,以愛悅相守。

我是火/隨時可能熄滅:我是燃燈的「火」,隱喻我的生命或熱情;「隨時可能熄滅」透露了廝守時間可能有限,必須緊緊掌握。這正是詩中深情令人刻骨銘心的主要因素。

  這首詩全詩的意象都在烘托主題的最後呈現!「然後以整生的愛,點燃一盞燈」。

 

(二)寫作特色

表達真情

情感緊密

本詩以夫妻之愛為抒情主軸。第一節表達自己對妻子如燭火般明亮的心意;第二節敘述儘管自己是隨時可能熄滅的火,夫妻仍願彼此承諾以整生的愛,為彼此點燃一盞燈。全詩真誠傳達夫妻之愛。

布局有序

本詩兩節都以「因為風的緣故」作結尾,唯第一節「因為風的緣故」還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第一節末「因為風的緣故」,讓心意的表達稍有「曖昧之處」因此,才有第二節「此信你是否能看懂並不重要」的說法,可見第一節的「風」可能是傳情達意的障礙。至於第二節「我是火」,卻也「因為風的緣故」、「隨時可能會熄滅」,「風」隱喻可能傷害夫妻廝守的威脅;甚至指死亡。所以以三句「趕快……」表達彼此既無隱藏、無須修飾、也毫無遮掩的真愛。

聲情節奏

本詩聲情先舒徐後急促。第一節「沿著河岸漫步……順便請煙囪……稍有曖昧之處/勢所難免」整段節奏較為緩慢;第二節「重要的是/你務必……/趕快……/趕快……/趕快……以一整生的愛/點燃一盞燈/我是火/隨時可能熄滅……」節奏促急,與願為一生廝守的情愛相襯。

語言風格:

意象豐富,

言簡情深

本詩形象化的語言最特別。例如:「請煙囪在天空為我寫一封長長的信」、「以整生的愛/點燃一盞燈」、「我的心意/明亮如你窗前的燭光」、「我是火/隨時可能熄滅」。形象化的語言化抽象為具體,讓詩中欲表達的深深情愛,變得可知可感。

四、修辭舉隅

雙關

定義

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甚至一段文字,同時表達文字表面及內層兩種意義的修辭手法。

例句

◆夜夜滿園子「嗑瓜子兒的臉」

◆雙手放在「枷」裡的她

倒裝

定義

在說話或寫作時,顛倒通常的用詞(句子成分)順序的修辭方法。

例句

◆小的髻兒啊清朝人為她心碎

◆每個婦人詛咒她在每個城裡

轉化

定義

將所要描寫的對象,轉變為本質與原本性質不同人、事、物來描寫的修辭手法。

例句

◆蘆葦彎腰喝水的地方

◆順便請煙囪/天空為我寫一封長長的信

◆然後以整生的愛/點燃一盞燈

借代

定義

不直接說出事物的名稱,而是借用有密切關係的另一事物的名稱去代替的一種修辭手法。

例句

◆趕快對鏡梳你那又黑又柔的嫵媚

 

八、成語集錦

(一)有關「戲曲表演」的成語

成 語

釋 義

一板一眼

板和眼是傳統戲曲中表示音樂的節拍名稱。在每一小節中以檀板敲擊的強拍為「板」;以簽敲鼓按拍的次強拍和弱拍為「眼」。簡單來說,一板和一眼都是一小節中的一拍。今喻人言行謹守法規,有條有理

南腔北調

原指戲曲的南北腔調。現形容攙雜著方言的各種口音

長袖善舞

演員所穿戲服前端的白色袖子特別長,叫做水袖,可以表演很多高難度的技巧。原用來比喻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後形容有財勢會耍手腕的人,善於鑽營,會走門路

插科打諢

指引人發笑的舉動或言談。諢:音ㄏㄨㄣˋ,詼諧逗趣的話

梨園弟子

泛稱從事歌舞演戲的人。梨園,唐玄宗時訓練培養樂工的地方

粉墨豋場

(袍笏豋場)

化裝登臺演戲,引申為上臺或做某事

鑼鼓喧天

奏樂的聲音非常響亮熱鬧

科班出身

喻經過正規教育和嚴格訓練。科班,舊時招收兒童,培養為戲曲演員的訓練班

字正腔圓

咬字清晰,發音正確

唱作俱佳

表演生動、精彩。戲曲上演員的四種基本功夫:唱工、做工、念白、武打(唱、作、念、打)

荒腔走板

指演唱戲曲不合板眼。喻言行失當

跑龍套

原指戲曲中拿着旗子扮演兵卒的角色;喻在人手下無關緊要的工作

 

(二)形容「夫妻恩愛」的成語

成 語

釋 義

琴瑟和諧

比喻夫妻感情和諧快樂

寸步不離

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離開。現在泛指兩人感情好,總在一起。寸步,形容距離很近

夫唱婦隨

比喻夫妻和睦

比翼鴛鴦

形容夫妻親密不分

比翼雙飛

(鶼鰈情深)

比喻夫妻感情融洽,萬般恩愛

舉案齊眉

夫妻互敬互愛

畫眉舉案

夫妻恩愛

 

九、延伸學習

(一)瘂弦代表詩作

1.如歌的行板

溫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正正經經看一名女子走過之必要

君非海明威此一起碼認識之必要

歐戰,雨,加農砲,天氣與紅十字會之必要

散步之必要

溜狗之必要

薄荷茶之必要

每晚七點鐘自證券交易所彼端

 

草一般飄起來的謠言之必要。旋轉玻璃門

之必要。盤尼西林之必要。暗殺之必要。晚報之必要

穿法蘭絨長褲之必要。馬票之必要

姑母遺產繼承之必要

陽臺、海、微笑之必要

懶洋洋之必要

 

而既被目為一條河總得繼續流下去的

世界老這樣總這樣:—

觀音在遠遠的山上

罌粟在罌粟的田裡

簡析:關照、探索現代人的生存處境和生存本質,是現代詩的一大特點。〈如歌的行板〉就是瘂弦在這方面努力的成果。這首詩共二十行,前兩節一口氣寫了十九個「之必要」,意思是現代人活著就必須接受這種種生活「之必要」,從日常起居、飲食男女,到自我定位。生活中還潛伏著種種危機和障礙,包括疾病、戰爭、競爭、暗殺、貪婪,人們是躲避不掉的。但既生為一個現代人,就只好這樣活下去,既存世界的面目就是這樣,人生不得不無奈地承受這個現實。這首詩幾乎每句都轉換出不同的意象,並且稠密地疊加,加上時空無端地跳躍,給人晦澀難懂之感,是典型的現代詩。發表後,曾造成轟動,引起一股模仿之風。

 

2.上校                                                                                                               

那純綷是另一種玫瑰

自火焰中誕生

在蕎麥田裡他們遇見最大的會戰

而他的一條腿訣別於一九四三年

 

他曾聽到過歷史和笑

 

什麼是不朽呢

咳嗽藥刮臉刀上月房租如此等等

而在妻的縫紉機的零星戰鬥下

他覺得唯一能俘虜他的

便是太陽

簡析:

  這是一首充滿嘲諷意味的詩。除了嘲諷歷史外,還有自嘲。這位退伍的上校從前英勇作戰,以致犧牲了一條腿。當年戰場上,上校並沒有被日軍俘虜,如今卻被太陽俘虜。暗示退伍的上校生活拮据,每天晒著太陽,生活既無聊亦無奈。

  詩中的「玫瑰」與「笑」,都各自具有它們的象徵意義:

1.「玫瑰」所象徵的意義,見仁見智。鍾玲教授認為頭兩行的玫瑰花意象,用了「純粹」、「火焰」、「誕生」這些正面的字眼,而玫瑰在西方文學的傳統,象徵熱情和美;這麼光輝不朽的玫瑰,應是指軍士愛國的熱情和犧牲的精神,尤其是抗戰期間愛國的情緒非常高漲。詩人余光中把火焰中的玫瑰比作上校腿上的傷口、傷疤;香港中山大學黃維樑教授則解作戰火中流的血。

2.「鍾玲認為「笑」指的是「嘹亮的、豪情壯志的笑聲」;黃維樑則把「笑」解為「嘲笑」,似乎兩者皆有,因為「他曾聽到過歷史和笑」這一行詩,自成一小節,有承先啟後的作用。前四句是回憶,後五句是現實生活的無奈,而中間這一行則是從過去過渡到現在。

  詩中「不朽」二句則是倒反手法,「什麼是不朽呢/咳嗽藥刮臉刀上月房租如此等等」—對軍人而言,立下彪炳戰功是不朽,可是上校在為國犧牲了一條腿之後,面對的卻是生活中的困窘。

 

3.

二嬤嬤壓根兒也沒見過退斯妥也夫斯基。春天她只叫著一句話:鹽呀,鹽呀,給我一把鹽呀!天使們就在榆樹上歌唱。那年豌豆差不多完全沒有開花。

 

鹽務大臣的駝隊在七百里以外的海湄走著。二嬤嬤的盲瞳裡一束藻草也沒有過。她只叫著一句話:鹽呀,鹽呀,給我一把鹽呀!天使們嬉笑著把雪搖給她。

 

一九一一年黨人們到了武昌。而二嬤嬤卻從吊在榆樹上的裹腳帶上,走進了野狗的呼吸中,禿鷲的翅膀裡;且很多聲音傷逝在風中,鹽呀,鹽呀,給我一把鹽呀!那年豌豆差不多完全開了白花。退斯妥也夫斯基壓根兒也沒見過二嬤嬤。

(二)洛夫代表詩作

1.愛的辯證(一題二式)

  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莊子•盜跖篇

式一:我在水中等你

  水深及膝

  淹腹

  一寸寸漫至喉嚨

  浮在河面上的兩隻眼睛

  仍炯炯然

  望向一條青石小徑

  兩耳傾聽裙帶撫過薊草的窸窣

 

  日日

  月月

  千百次升降於我脹大的體內

  石柱上蒼苔歷歷

  臂上長滿了牡蠣

  髮,在激流中盤纏如一窩水蛇

 

  緊抱橋墩

  我在千噚之下等你

  水來我在水中等你

  火來

  我在灰燼中等你

 

 式二:我在橋下等你

  風狂,雨點急如過橋的鞋聲

  是你倉促赴約的腳步?

  撐著那把

  你我共過微雨黃昏的小傘

  裝滿一口袋的

  雲彩,以及小銅錢似的

  叮噹的誓言

 

  我在橋下等你

  等你從雨中奔來

  河水暴漲

  洶湧至腳,及腰,而將浸入驚呼的嘴

  漩渦正逐漸擴大為死者的臉

  我開始有了臨流的怯意

  好冷,孤獨而空虛

  如一尾產卵後的魚

 

  篤定你是不會來了

  所謂在天願為比翼鳥

  我黯然拔下一根白色的羽毛

  然後登岸而去

  非我無情

  只怪水比你來得更快

  一束玫瑰被浪捲走

  總有一天會漂到你的手中

簡析:

  愛的辯證(一題二式),以《莊子˙盜跖篇》「尾生抱柱」的守信行為,去辯證愛是堅持而死,還是變通而活,何種才是真愛?在詩中,洛夫並未刻意去批判哪一種才是真愛,哪一種是愚昧的行為,只公平地呈現兩種情境,讓讀者去思索。

  式一是堅持的愛,不變的情操,現實的情況是「我在千噚之下等你」,詩人又從水想像為火,即使是火來,「我在灰燼中等你」。情人之間海誓山盟,刻骨銘心,都是這樣的誓言。中外歷史上,流傳不朽的愛情故事,羅密歐、茱麗葉,梁山伯、祝英台,都是這樣至死不渝的堅持。我們能說這是愚昧嗎?

  式二是變通的愛。水來,水也會去;玫瑰被浪捲走,總有一天會漂到你手中;或者可以再買一把新的花束。生命才是最可貴,有生命方能講究愛情,所以,我改在橋下等你。

  洛夫的詩,意象鑄造極為特殊,因此讀洛夫的詩要多體會那種幾乎是不可能達及的想像力、造句法。如「髮,在激流中盤繞如一窩水蛇」,意象令人寒慄,我們可尋思「髮」與「水蛇」之間的關連?如「我在灰燼中等你」,化成灰燼,生命早已終止,洛夫卻在灰燼中繼續發展詩意。如「裝滿一口袋的/雲彩」,雲彩是浪漫的想望,「口袋」一詞使雲彩彷彿可以計量。如「孤獨而空虛/如一尾產卵後的魚」,傳神的意象,都值得喝采。

 

2.金龍禪寺

晚鐘/是遊客下山的小路/羊齒植物/沿著白色的石階/一路嚼了下去

 

如果此處降雪/而只見/一隻驚起的灰蟬/把山中的燈火/一盞盞地/點燃

 

(三)名家情詩選

1.給愛妻   羅門

  親愛的,如何能把心話說盡,

  婚後的一切在我懷中益加情深,

  每當淚眼相對,笑口同開

  歲月便多麼榮華富麗呵!

 

  我常稚笑妳往菜場時主婦的裝束

  更難忘妳筆前沉思時美麗的芳韻,

  外出,行人眼睛說我們相愛,

  在家,快樂又常繞圈在我們身邊。

  親愛的,如何在老時再來想及這一切,

  讓昔日的戀中之歡給灰暗之眼帶來光輝。

 

2.絕版    許悔之

  妳我相遇於風中

  彼此用手掌

  小心翼翼地將這段相逢

  呵護成唯一的序

  早在遙遠的三千年前

  便寫入蒹葭的傳說裡

  如今

  風翻開的每一頁

  都不可圈點

  是孤本,且永遠絕版 

 

3.疲於抒情後的抒情方式    夏宇

  44天氣晴一顆痘痘在鼻子上

  吻過後長的

  我照顧它

  第二天院子裡的曇花也開了

  開了

  迅即凋落

  在鼻子上

  比曇花短

  比愛情長

 

十、相關名句補充

(二)因為風的緣故

1.我的一貫詩法是「以小我暗示大我,以有限暗示無限」。而且深信:詩是透過個人經驗冷眼觀世界的東西瀟瀟灑灑,無拘無束,與現實的關係是不即不離,既是詩人生命情采的展現,也是時代與社會的脈搏,雖無實用,卻須提供一種有意義的美。(洛夫‧我的詩觀與詩法)

2.我的知性超現實觀一部分受到古人詩畫的啟發,譬如蘇東坡所謂:「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這是經過修正的超現實主義。「反常」是一種矛盾,表面看來是對現實的扭曲,卻因而形成一種奇趣,為詩提供一種驚喜,能即刻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亦如蟬詩的「棒喝」,但這種反常不是為了反常而反常,仍須有他表現上的必要性,且最後能「合道」,及合乎我們的普遍經驗,雖出意表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洛夫‧詩的邊緣,臺北:漢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58

3.在濤聲中喚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已在千帆之外/潮來潮去/左邊的鞋印才下午/右邊的鞋印已黃昏了/六月原是一本很感傷的書/結局如此之淒美/——落日西沉//你依然凝視/那人眼中展示的一片純白/他跪向你向昨日那朵美了整個下午的雲/海喲,為何在眾燈之中/獨點亮那一盞茫然/還能抓住什麼呢?/你那曾被稱為雲的眸子/現有人叫作/煙(洛夫‧煙之外)                                       

4.子夜的燈/是一條未穿衣棠的/小河//你的信像一尾魚遊來/讀水的溫暖/讀你額上動人的鱗片/讀江河如讀一面鏡/讀鏡中你的笑/如讀泡沫(洛夫‧子夜讀信)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