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一章 人口   班級:  座號:  姓名:    

※人口成長

一、人口成長要素

要素

         

         

         

         

公式計算

{C}某年出生人數

某年總人口數

{C}某年死亡人數

某年總人口數

{C}某年移入人數

某年總人口數

{C}某年移出人數

某年總人口數

類型

              =出生率—死亡率

               =移入率—移出率

          增加率=自然增減率+社會增減率

系統類型

        性人口成長以自然增加為主

(台灣光復後、          )

        性人口成長自然增加+社會 

               增加  (西亞產油國)

二、世界人口成長:先           

時間

原因

特徵

西元元年

19世紀初

農業生產力低、醫療衛生觀念尚在發展、自然災害、疾病流行、戰爭高出生、高死亡

世界人口成長         

工業革命後2次大戰前

出生率仍高

生產力及生活水準、衛生醫療技術進步死亡率         

世界人口總數急速         

人口成長來源:

          國家

2次大戰後

低死亡率、高出生率

人口成長仍快

人口成長來源:        

{C}※人口轉型與區域發展

{C} 一、人口分布在某一時間內,人口在地表空間的疏密狀況

環境負載力(可變動)一個環境所能提共能源、物質及承受干擾、接納穢物的能力

1.下降天災(旱、澇)、人禍(          )→糧食         

環境負載力↓(人口數量↓)

2.上升技術發展糧食          環境負載力↑(人口數量↑)

 

二、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

{C}  因素

人口

地形

氣候

植被

水文

地形平坦的平原、盆地,適合發展         

溫和、雨量適中的

     帶地區

草原或疏林易農墾、聚落、交通

大河文明

崎嶇高山、高原

太乾、熱、溼、冷

森林、沼澤

         

()人文因素

{C}    類別

人口密度

生產技術

生產方式

經濟發展

歷史背景

開發早晚

政府政策

地區

         

            

美國五大湖區

中國         

 

原因

機械、化肥

集約稻作農業

工業化高

開發早

 

地區

         

熱帶雨林

中亞

中國         

澳洲

原因

技術落後

粗放游耕

工業化低

開發晚

白澳政策

★世界人口前10大國家排名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國家

         

         

         

         

         

巴基斯坦

奈及利亞

孟加拉

俄羅斯

墨西哥

面積

9,572

3,287

9,629

1,904

8,547

796

923

143

17,075

1,973

人口

14.1

13.95

3.3

2.71

2.12

2.25

2.14

1.68

1.45

1.26

{C}三、台灣的人口分布

()人口密度世界第         

()人口分布特性

   1.平原          山地  2.西部          東部

   3.都市          鄉村 ,城鄉差距大

()人口高度集中西部地區的原因

   1.自然因素:          平坦,適合農業

   2.人文因素:經濟發達,交通便利

()西部平原人口分布的變遷

   1.早期:追求良好農業環境南部人口>北部人口

   2.後期:經濟、政治重心北移,北部人口漸多;高雄築港高雄發展超過台南

※人口組成社會經濟變遷的重要指標,擬定社會福利的參考資料,反映出生、死亡、移入、移出的人口現象變化

分類指標

性別比

職業組成

年齡組成

定義

以男女比例表示

男:女=X100

X100→男生多

X ˂100女生多

將就業人口歸類為123級產業人口

幼年人口:0-14

青壯年人口:15-64

老年人口:65

影響因素

男女死亡機率不同

經濟發展程度

 (1)已開發國家 

 (2)開發中國家 

遷移

 (1)移入區 

   (西亞產油國)

 (2)移出區 

重男輕女

人口政策中國一胎化政策

國家經濟發展程度

{C}

國家經濟發展程度

醫療技術高低

出生率、死亡率高低

{C}

影響結果

對人口的出生、死亡、遷移、婚姻及勞動力都會產生影響

了解國家經濟發展程度

國家發展程度越高

23級產業人口比例越

    

1.老年人口比例可推估死亡率高低

2.壯年人口比例、勞動人口比例及育齡婦女比例

3.幼年人口比例可推估出生率高低

★育齡婦女:          歲間的婦女,一國育齡婦女越多代表嬰兒出生數提高的潛力較大

 

 

 

人口金字塔

定義

把一地的總人口數,依性別及不同年齡層的人口數或百分比組成繪製成圖

特徵

男左女右,通常以5歲為一年齡組

用途

1.  觀察該地性別及年齡兩項人口結構

2.  了解人口演變及人口轉型歷程

3.  推估不同國家地區人口組成、社會經濟差異

(1)    了解幼年、青壯年、老年人口比例

(2)    推算扶養比:扶養比越高青壯年負擔越重

{C}扶養比=                            x  100

{C}

 
 
 

 


4.  推算未來死亡率、出生率、勞動率及被扶養人口比例

類型比較

           金字塔

          金字塔

           金字塔

            金字塔

            金字塔

{C}

{C}

{C}

{C}

{C}

人口特徵

出生率

 

 

最低

死亡率

 

開始

低平(均壽命延長)

增加

自然增加率

負成長

壽命

 

 

扶養比

(扶養    人口)

最低

最高(扶養    人口)

 

國家經濟

{C}                                               最高

職業結構

{C}    級產業為主                            轉為      級產業為主

人口轉型階段

 

 

 

 

 

代表地區

傳統農業社會

開發中國家

開發中國家

已開發國家

已開發國家

人口問題

幼年人多,成人負擔重,經濟落後

人口成長快速,成人負擔重

1.  老年人口   ,安養問題

2.  幼年人口   ,勞動力短缺

人口政策

計畫生育、提升醫療、經濟和教育水準

1.      福利       2.獎勵生育

3.延長      年限   4.引進      

        

 

※人口轉型

人口轉型模式指人口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逐漸轉變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過程

 

           階段

           階段

         

階段

           階段

           階段

 

 

 

 

 

出生率

 

30   

開始

      死亡率

低於人口替代水準

死亡率

 

下降至15 

很低

漸增

{C}               

               

 

 

 

自然增加率

甚低

20

15~20

接近0成長

負成長

決定人口成長因素

 

 

人口金字塔

         

金字塔

          

金字塔

(寬高金字塔)

           

金字塔

(窄高金字塔)

           

金字塔

(彈頭型)

             

金字塔

(老年型)

主要

問題

醫療衛生落後

人口爆炸

人口老化

人口高齡化

 

實例

19th初的世界

20th初的中國

原始部落社會

經濟發展程度較低的漠南非洲、阿富汗、葉門

開發中國家(埃及、印度、墨西哥、阿爾及利亞)

已開發國家

(南韓、美國、
法國)

日本、希臘、義大利

 

主要

課題

1.提高環

境負載力,增加糧產

2.降低死亡率

1.  增加糧產

2.  計畫生育

降低出生率

計畫生育

重視老年福利制度

鼓勵生育

       

※人口遷移

一、人口遷移原因

{C}文字方塊: 人口遷移產生的影響優點缺點移出國1.舒緩人口壓力2.匯款匯入母國,增加經濟來源 3.創造     機會開發中國家      外流移入國增加        力1.社會衝突2.影響當地人就業機會()類型

分類指標

類型

舉例

範圍

    性移民

歐洲新大陸

      移民

鄉村都市

時間

暫時性

多因            因素而短期居留,Ex.外勞、遊學

永久性

大多數移民屬於此型

動機

志願

大多數移民屬於此型

非志願

(強迫)

1519th奴隸販售,約1500萬非洲      移往美洲

()推拉理論

項目

推力(移出區)

中間障礙

拉力(移入區)

原因

造成人口移出的因素(缺點):政治不民主、經濟困難、環境差

移動過程中可能影響的因素:     

      (移民限制)、個人性格、費用

吸引力,造成人口移入的因素(優點):政治安定、就業機會多、環境良好

影響

移出區

人口減少、勞力短缺、環境負擔減輕、人口分布更不均

 

移入區

人口密度

環境負擔

種族組成複雜

舉例

      山多田少、糧食不足

台灣海峽、族群衝突、渡台禁令

清領時期,      平原廣闊、人口少

人口金字塔

{C}{C}移出區                                      移入區

 

 

      

 

 

第二章 聚落、交通與區域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聚落的區位與類型

定義

居民集合居住、生活、工作的地點

區位

地點

聚落本身的地理條件。Ex.       (優良港灣+大平原為腹地)

位置

交通運輸與資訊的對外關係。Ex.       (中國海岸線中點,長江入海,黃浦江與吳松江匯流處)

類型

活動機能

區位

人口規模

人口密度

公共設施

鄉村

1級產業為主

 

 

 

較不完善

都市

234級產業為主

 

 

 

完善

       

二、都市

定義

居民就業結構以23級產業或高科技知識產業為主,及非農活動為主的聚落

世界各國對都市的定義因國情而有不同

指標

1.人口總數(人口規模)  2.人口密度及職業結構(非農人口比例) ,後者為關鍵指標

台灣都市定義

人口總數:      萬人以上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人以上

職業結構:非農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      以上

 ()中地體系

中地等級

定義

商品等級

商品種類

中地個數

商閾、

商品圈

所需顧客數

高級中地

提供高級、低級商品與服務

低到高

 

 

 

 

低級中地

只提供較少或較低級商品與服務

 

 

 

 

 

 ()中地市場區域演變

 

 

 

三、中地理論

()概述

目的

解釋人類消費行為及都市分布的空間規律

概述

1933                提出以節點、腹地、距離為主要的改念

意義

試圖為人類的空間分布指出最有效益的安排方式

在規劃公共建設(ex.學校、醫院)、商業、服務業店家、都市建設、地方生活圈時可供參考

基本假設

自然環境

地表平坦、氣候相同、土壤沃度與資源分布的均質地表

強調距離的影響力

人文環境

居民特質

人口密度相同、居民擁有相同的需求、嗜好、謀生能力、知識背景

生產者以追求最    利潤為目標

消費者以求最     代價滿足最大需求

交通運輸

相同運輸系統,交通與運費率皆相同

運費隨        成固定比例增加

 

 

 

 

 

 

 

 

 

 

 

 

 

()中地的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項目

定義

影響因素

        (市場區域)

消費者購買商品願意移動的最   距離

(商店實際上的營業範圍)

商店等級:與商品圈大小成    

交通易達性:與商品圈大小成   

     (ㄩˋ)

維持生產者營業的最低臨界營運範圍

商店等級:與商閾成正比

{C}商品圈與商閾

收入    成本賠錢

生產者   

   退出市場

 

 

 

 

 

   商品圈<商閾

收入   成本收支平衡

維持營運、

   無利潤

 

 

 

 

 

      商品圈=商閾

收入    成本賺錢

超額利潤,吸引新店家

    投入市場

 

 

 

 

 

        商品圈>商閾

      

 

 

 

 

 

第三章 都市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  都市規模大小的分布

 

等級大小法則(規律型)

首要型都市分布

複合性都市(過渡型)

2大都市為第1大都市人口的     ,第三大都市為第1大都市的     

 文字方塊: 公式:Pr =P1/rPr→第r級都市人口P1→第1級都市人口

 

 

 

 

 

1大都市的人口特多

 

★第23大都市的實際人口數遠      公式計算數值。

2個以上大型都市

 

★第2或第3大都市的人口遠      公式推算值。

此類國家特徵舉例

1.區域經濟發展較均衡

2.都市化歷史悠久(瑞典)

3.人口眾多(       )

4.政經情況複雜(南非)

1.區域經濟發展不均

2.都市化歷史短暫

(南韓)

3.曾為殖民帝國(英、法)

4.殖民地首都或港埠型都市(墨西哥、曼谷、西非)

印度、      、澳洲、紐西蘭、        

 
 
{C}

 

 

 

 

 

 

 

 


 

舉例:日本十大都市(人口數)               

1.東京都

12,00萬人

5.北海道札幌市

182萬人

9.神奈川縣川崎市

125萬人

2.神奈川縣橫濱市

343萬人

6.兵庫縣神戶市

149萬人

10.廣島縣廣島市

113萬人

3.大阪府大阪市

260萬人

7.京都府京都市

147萬人

 

 

4.愛知縣名古屋市

217萬人

8.福岡縣福岡市

134萬人

 

 

舉例:台灣十大都市(人口數)             

1. 新北市

3,943,421

5. 桃園縣

2,034,381

9. 雲林縣

709,814

2. 高雄市

2,778,793

6. 臺南市

1,882,475

10.苗栗縣

564,354

3. 臺中市

2,690,837

7. 彰化縣

1,298,913

 

 

4. 臺北市

2,679,051

8. 屏東縣

856,522

 

 

 

 

{C}95學測:圖七甲、乙、丙、丁四圖分別表示1990年時四個國家十萬人口以上都市的規模分布圖,請問:

(     )1.甲、乙、丙、丁四圖中,哪一幅最可能是1990年中國大陸的都市規模分布型態? (A)(B)(C)(D)丁。

(     )2.哪一個國家「經濟高度依賴世界價格」的色彩最濃厚? (A)(B)(C)(D)丁。

(     )3.在中國歷史上,北宋的都市規模分布型態,和圖七中的哪一種型態最類似? (A)(B)(C)(D)丁。

二、  都市階層

(一)    都市階層

 

數量

規模

中地

特徵

服務對象

舉例

大型都市

 

 

高級中地

商品種類最    ,服務範圍最    

全國、全世界

台北市

中型都市

次之

次之

中級中地

分布區域中心

周圍縣市

台中市

小型都市

 

 

低級中地

分布縣市中心

四周鄰里

彰化市

世界都市:美國        、歐洲        、亞洲       

1.定義:位於經濟圈中心的大都市,服務範圍擴及海內外。

2.特性:

{C}{C}人口規模大不一定是世界都市Ex:埃及開羅,人口1000萬人,但在全球經濟體不扮演重要角色。

{C}{C}經濟結構以第        級產業為主,其產值及就業人口數佔該都市70%↑

{C}{C}都市創造的GDP佔全國15%以上。

{C}{C}證卷、金融保險、工商服務等規模龐大且遍及全球,對世界經濟興衰有絕對影響力。

{C}{C}高國際知名度,交通發達、國際樞紐、跨國公司財團總部所在地。

 

三、工業革命與都市成長、都市化

()工業革命前後都市的發展

工業革命前

1. 農業時代都市以提供      機能服務為主

2. 都市規模與周邊腹地的生活物資多寡有關(地點)

工業革命後

1.  工業化帶動       化,工廠多選擇區位優良的港口或小鎮,創造就業機會。

都市除有中地機能外,是重要的        中心。

()都市化、都市成長與都市化程度

 

定義

說明

都市成長

都市人口的        增加現象

都市人口成長率      全國總人口增加率

          

都市人口的增加自然增加社會增加

(指鄉村人口往都市集中的過程)

都市人口成長率      全國總人口增加率

都市化程度

2010年台灣→80%

      中國→51%

舉例

 

台灣

桃園縣

台南市

台北市

2010年人口數

23,162,123

2,002,419

1,873,794

2,1618,772

2011年人口數

23,224,912

2,013,305

1,876,960

2,650,968

成長率%

0.27

0.56

0.17

1.23

結果

 

 

 

 

四、交通革新與都市擴張

()交通革新促成都市化

1.都市因        利益,吸引大量經濟活動與人口,原有系統不敷使用,促成交通革新。

{C}2.交通改善後,提高都市與鄉村、都市與都市的易達性,鄉村更易向都市流通,加速都市化。

()都市擴張帶動交通革新

1.       化:都市因人口產業過度集中,導致地價高、

環境惡化、人口產業外移。

2.郊區人口通勤上班、上課交通再革新

()都市擴張的過程

孤立市鎮階段

{C}

交通不便,住家緊鄰工作地,人口集中市中心 (住商         )

都會區階段

交通革新,     化,市中心人口密度  ,交通尖峰壅塞 (過渡期)

大都會帶階段

(住商       ) CBD夜間無人狀態,相鄰兩都會區擴張形成重疊的都會帶

 

★巨大都市:美國波士頓、紐約、費城、巴爾的摩、華盛頓,綿延600公里,人口超過4000萬,為世界最巨大的都會帶,美郊區化明顯       普及、       公路發達所致。

五、都市化的歷程

階段

時間

背景

都市化速度

都市規模

都市數量

都市化程度

城鄉關係

初期

工業革命前

農業社會,第1級產業為主

 

 

 

 

1.     城鄉關係

2.鄉村自給自足

3.都市依賴鄉村較重

加速

工業化

1.都市     力:工業發展創造就業機會

2.鄉村     力:農業     化,鄉村勞力需求減少

3.運輸革新助力:人口移動更方便

 

 

 

 

1.  經濟發展 交通革新 ,都市化快速

2. .鄉村生產機械化大量供應都市居民;都市提供鄉村居民就業機會及多元機能服務

3.     城鄉關係

緩慢

後工業化

1.人口就業結構第3級產業為主

2.有人留在鄉村生產糧食,農業機械化鄉村增加收入,城鄉       

 

 

 

 

1.全球交通便利,國際互動頻繁。

2.都市對本地鄉村依賴減弱,鄉村對都市依賴仍強

 

{C}{C} 

六、都市機能與結構

()都市機能

1.定義都市居民主要從事的活動

2.都市機能判定指標通常以都市居民的          為指標

()都市土地利用

1.都市土地利用受土地利用分區限制         的影響

2.地價與土地利用關係在自由市場競爭下能負擔較高租金的經濟活動即占有地價較高的土地地價愈高地租愈高土地利用的           愈高

由最高地價向外依序中心商業區輕工業住宅

★都市內部結構模式

理論

        模式

        模式

        模式

建立者

柏格斯1924

         為例

賀伊特1939分析各國共124個都市資料  (加拿大卡加立)

哈里斯及烏爾曼1945

(              )

假設

面積廣大、地形一致、居民有種族文化社會的差異

觀點

生態因素來解釋都市的空間差異

1.隨住要交通路線,由CBD向外扇形展開。

2.富人優先選擇良好居住環境

3.高級住宅區為       處。

1.CBD不一定位於幾何中心

2.都市可能透過擴張合併或新工業區及郊區住宅的發展而出現多個成長核心

圖解都市內部結構圖

{C}

{C}

七、都市計畫

()土地利用分區:商業區、工業區、住宅區、文教區、交通用地、農業區。

()建蔽率、容積率→決定建物高、矮、胖、瘦!

1.建蔽率:為建築基地之水平投影面積。意思為建築面積占基地面積之比率。

公式:建蔽率 =         面積 ÷          面積

例:(土地為100坪,建蔽率為50%)     100*50%=50

故表示,在100坪的土地上,有         坪的建築面積。

實施建蔽率的目的

  • 防止基地面積過度稠密使用,在建築面積以外的空地上,可用來作為道路退縮、打造出一個花園、水池或者像是泳池等等的戶外設施,以維持環境品質。
  • 確保適當的空地,維持建物間的棟距,不會造成空間壓迫感。
  • 提升棟距間的採光、通風、日照、安全、舒適與私密性。
  • 配合高度限制,以控制建物的高度(容積)。

Ex. 200平方公尺的基地,而基地周圍區域規定的建蔽率為50%,請問一樓的樓地板面積可能是       平方公尺,而剩下的       平方公尺空地

2.容積率(為基地內建築物總地板面積與基地面積之比。)

各縣市會依據當地的情況規劃專屬都市的計畫書, 自行規範容積率和建蔽率的比率

公式:容積率 =          面積 ÷          面積

例:(土地為100坪,容積率為300%)     100*300%=300

故表示,在100坪的土地上,總樓層的坪數可以蓋到         坪。

實施容積率的目的

  • 有效控制都市建物密度及人口分佈的問題,使建設發展與都市計劃密切配合
  • 使建築物設計較具彈性, 讓建物外貌多樣化,塑造良好都市景觀。
  • 限制每一筆土地上的總樓層面積,可使建地供給量趨於穩定, 不會把房屋一窩蜂全部蓋在精華區 (市中心),長遠來看具有穩定地價的作用。
  • 若不限制容積率,則建商為了賺更多錢,會把建物蓋的更高, 造成某些地方 「 一線天 」 的人造奇景,如此會產生嚴重的空間壓迫感與日照不足的情況。

Ex. 基地所處區域規定的容積率為500%,基地面積200平方公尺,若考慮建蔽率50%時,則最多可蓋      層樓,如果一樓樓地板面積只蓋50平方公尺,則可蓋      層樓。

第四章   產業          班級:     姓名:          座號:  

一、    農業系統的變遷

 

原始農業

傳統農業

市場指向農業

特徵

順應自然,較少人為投入→粗放→人口密度低

人為投入以勞力為主→集約→人口密度開始提高

人為投入較多以勞力、資金、技術、政策為主,重視市場利潤

類型

        

        

       

        農業

Ex.季風亞洲稻作

作物為主

         農業、      、園藝

牲畜為主

               

農牧混合

        農業        農業

維持生態方式

長期       

            短期休耕

農業技術(化肥、農藥)為主→生態破壞

產品流向

自家消費

市場

農業知識

代代相傳

具備專業知識(市場資訊、金融動態)

二、   集約、粗放比較

農業類型

土地利用密度

農場面積

勞工投入

機械化程度

單位面積產量

單位勞工產量

例子

集約

 

 

 

 

 

 

 

粗放

 

 

 

 

 

 

 

三、   自給性農業         ()原始農業採集、游牧、游耕

 

        

         

        

定義

        、採集食物維生

雨量稀少,驅趕牲畜作季節性移動

低緯濕潤地區,以火焚林,又稱火耕

分布

       、高緯       {C}

{C}     地區、高緯、山地

{C}        、熱       

代表

北極因紐特人、南非布希曼人、剛果匹美人

北歐拉普人、北非圖阿雷格人、東非馬賽人

北美東部印地安人

特徵

人類最    維生方式

取之大自然

干擾自然生態程度最

       

逐水草而居,活動空間大

牲畜為不可更新資源,不輕易宰殺

1.          作用旺盛,土地

          ,需不斷遷徙

2.需極大土地(長期    ) 3.        (單位產量低)

活動形式

{C}

{C}

{C}

 

四、   傳統集約式農業

()地狹人稠的傳統社會中,投入大量        ,以提高單位面積的生產量

()特徵:自給自足、作物多樣化、糧食作物為主、農業人口比例高、平均每人耕地   

()分布:開發中國家、19th前的歐洲,一般以            洲稻作與       洲農業為典型代表

()季風亞洲稻作農業

1.特徵(1)        密集人口密度高

      (2)耕地        ,單位面積產量       

      (3)單位勞工產量        ,普遍貧窮

      (4)大多數季風亞洲國家的機械化程度仍低,

例外:日本、南韓、台灣

      (5)重視水利工程

2.維持地力方式        、短期         

()綠洲農業作物呈高低成層分布,分為點狀綠洲、帶狀綠洲

()歐洲傳統農業

 

地形區

耕作方式

田制

 

田界

舉例

歐洲

       

集體耕作

       

        住家集中在田地中央

法國中部平原

歐洲   

    地帶

個別耕作(避免牲畜踐踏或啃食作物)

       

        受地形影響,散落各地

(石塊圍牆)

英國約克夏中部

 

★歐洲              農業(今混合農業前身)

因冰河地形,土質黏種發明         (金屬製),需6~8匹牛才能拉的動,耕地時難迴轉,因此田地        狀,將土地分2塊,             2年輪耕後因馬力較大,

採用        犁田,因馬的食量大,               原本休耕地牧草

 

 

不夠食用,因此將田地分3區,        輪耕,稱為三圃式農業。

 

五、    市場指向的商業性農業為滿足市場需求而產生的農業活動,包括放牧業、酪農業、商業性穀物農業、熱帶栽培業、園藝農業、混合農業和地中海型農業

()興起原因:工業化與都市化、生產技術進步、交通運輸改善、市場需求擴大、自由貿易

 

 

() 以畜牧為主的農業活動

類型

         

         

定義

牛羊自由吃草,按劃定路線放養

在狹小的土地上,種植牧草或飼料,飼養乳牛,提供鮮乳、乳製品

自然環境

溫帶          或熱帶              

1.溫草:()北美西半部 ()彭巴草原

()南非草原 ()澳洲中西部、紐西蘭

()中亞草原

2.莽原:()巴西高原 ()澳洲北部

濕潤的          氣候

()北美五大湖區及新英格蘭

()西北歐各國  ()澳洲東南沿海 ()日本北海道

人文條件

1.地廣人稀 2.市場廣大

3.運輸便利 4.科技進步

1.都市附近(鮮乳易腐)        區位

2受西方文明影響的地區

經營特色

1.  農場規模      ,商業性農牧業中最

            2.天然牧草為主食

3.牲畜種類單純,主要為:       

          、肉羊

4.牲畜多直接運銷市場,部分牲畜出售前先送至加肥廠(美國送至     )

1.  農場規模小,商業性農牧業中

           (因位於都市附近)

2.  生產        為主要活動

 

活動形式

{C}

{C}{C}

備註

1.  工業革命後,因肉類、毛、皮等畜產品需求大增而興起

2.         技術運輸革新而發展

3.  分布區環境負載力低

4.         (亞馬孫)牛肉量產僅次美國

1.          革新,酪農業分布區可向都市外圍擴張

2.  距離市場近者鮮乳

距離市場較遠者加工製成乳製品

 

()以作物為主的農業活動

類型

                 農業

               

         農業

定義

地廣人稀的          區,純粹栽種穀物出售至市場

熱帶濕潤地區,栽種        、橡膠、甘蔗、香蕉、油棕、茶

針對市場需求,栽培              

自然環境

1.  {C}地平坦2.雨量適中3.土沃

 

 

 

 

()美加春小麥帶 ()美冬小麥 ()阿根廷彭巴草原 ()歐俄南部 ()澳洲東南

高溫、高溼

 

 

 

 

早期毆人殖民區

()中美 ()南美 ()西非 ()東非 ()東南亞

不慎要求

都市外圍及現代化的地中海型農業

人文條件

1.                  發達

2.  專業化、科學化、企業化與高度機械化

1.  人口        ,勞力充足

2.       便利或對外交通方便處

3.  大量使用化肥

4.  產地設初級加工場

都市過都會區外圍,鄰近市場或交通方便地區

經營特色

1.          耕作,粗放程度僅次放牧

2.            是最主要作物

3.  作物總產量       

(因耕地大)

1.  作物出售為農家唯一收入

2.  企業化、專業化且集約

3.  作物先經過初級加工,增加附加價值、減少      

4.  資金、勞力密集

1.利用科學方法

  (溫室、網室)

2.投入農業成本

  高、集約度    

3.農場規模    

活動形式

{C}

{C}

 

備註

1.  作物種類單純,農場規模大,有          危機

2.  企業化

3.  工業化農業

4.  春小麥:     播種、秋收

   冬小麥:     播種、春收

熱帶栽培業

1.  作物種類單純、農場規模大,易生產過剩( 

            波動影響)

2.  熱帶栽培業專業化現象

(1)東南亞橡膠、油棕  (2) 南美:甘蔗、咖啡 

(3) 西非:        、油棕,東非:                

(4) 中美:甘蔗、咖啡、香蕉

3.             具有勞力、糧食優勢,最適合發展

 

()兼營農牧產品的農業活動

類型

         農業

         農業

定義

兼營作物種植和牲畜飼養,以      為主(牧重於農)

兼營作物種植和牲畜飼養,以      為主

(農重於牧)

自然環境

1.  地形平坦        

{C}

()美國      ()歐洲平原 ()南美         玉米小麥帶 ()澳洲            盆地

1.  夏乾冬雨(雨季與生長季無法配合,夏乾熱,冬暖溼),雨量較少,重灌溉

2.  年雨量變率大

 

 

 

 

 

()環地中海地區 ()美國加洲 ()智利中部 ()南非西南角 ()澳洲西南端

人文條件

緊鄰人口眾多,都市密集區

1.受都市化和工業化影響,商業性轉趨濃厚 2.大量勞工需求

經營特色

1.  集約度僅次      

2.  輪耕

Ex.美國玉米帶分為飼料作物、現金作物、人工牧草和牧場(目的~維持地力)

3.  作物為      的來源

傳統地中海型農業

現代地中海型農業

1.      為傳統耕作方式

2.  勞力密集

3.  山地牧羊,平原牧牛、養豬

4.  作物以穀物、葡萄、柑橘、橄欖為主

1.  商業化程度高

2.  灌溉發達,不休耕,園藝業為主

3.  部分地區有雞、

   豬、牛飼牧

4.著名蔬果專業區

活動形式

{C}{C}

{C}

備註

1.  美國玉米帶以      為飼料,飼養豬、      為主

2.  澳洲牧草小麥帶生產      和放牧       為主

3.  為避免生產過盛,近年專業化農業紛紛轉型為混合農業

★乾耕→夏天翻土,破壞毛細現象,減少蒸發;秋天翻土,與水滲透土壤;冬天翻土,減少逕流。

 

★農牧業分類依產出種類(農或牧)、產品用途(自給或商業)、單位面積投入(集約或粗放)等指標可將農牧業劃分為六型

                                  

                                    

                       

                        

五、農業區位的變遷

*各種農業活動都有其適宜的位置稱為農業區位

()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

自然因素

1.  雨量:中國「南稻北麥」;美國西部為      區,東部     

2.  氣溫:美國冬麥區與春麥區之分布;        分布溼熱低緯地區,        、混合、     

               分布溫帶中緯地區

3.  地形:水稻、甘蔗→        ;茶→       

4.  土壤:沖積土、黃土、火山灰土肥沃,適合農業發展;冰磧土、石灰岩貧脊,海埔地鹽份高,不利農業發展

人文因素

歷史文化

1.  飲食習慣:肉乳生產為主(酪農、放牧)西方文化影響區

2.  宗教信仰:對肉乳食品有避諱的亞洲國家,畜牧業受限

Ex.        (不吃牛)         (不吃豬)

3.  歷史因素:美國加州受西班牙殖民(地中海式農業);澳、紐英國殖民(酪農、混合、放牧)

市場距離

距市場愈近,農民從事投資較高或費工,但利潤高(集約度較高)的活動→土地利用集約度與市場距離成反比

農業技術

新作物引進、生產技術進度、農藥和化學肥料發明,農機使用等

運輸革新

區域分工

1.  基於            原則,農業生產可選擇更合適的環境,以降低生產成本

2.  促進商業化、專業化牧業快速發展

3.  降低距離對農業分布的影響→運輸成本重要性降低,易腐產品不需緊臨市場

4.  形成農業區域分工、區域專業化

Ex.              →彰化平原(水稻→花卉)形成農作專業區;

   因冷凍設備及造船技術提升,                    牛肉輸出歐洲

時間

作物種類

市場規模

兩地交互作用

自然環境對農業影響

作物空間分佈

自給自足能力

專業化前

 

 

 

 

 

 

專業化後

 

 

 

 

 

 

社會經濟

消費所得,養生風氣盛行,促進        農業發展

農業政策

1.  台灣加入WTO後,政府為確保合理米價及稻農收益,鼓勵轉作,廣設農業生產專區,輔導精緻農業、休閒農業的發展,並強化全球行銷

2.  巴西推廣生質能的研發,減少石油的消耗,鼓勵農民種        ,提煉酒精;美國        發展生質能,導致股價上漲的糧食危機。

都市發展

都市用地比農業用地利潤多,農民期待轉為都市利用,隨時拋售土地的心理,使都市邊緣農業區於        ,呈現與邱念圈相反的現象

邱念農業區位理論

由來

19世紀的德國學者丘念,依據生產成本運輸成本的概念提出

基本假設

1.有一個和外界隔絕的       國,國的中心有一個城市,城市周圍都是農業區

2.心城市是四周農業區農產品的主要市場,農作物的市場價格一定

3.農業區是一個均質的平原,即各地的土壤沃度、氣候及其他自然條件均相同

4.農人均擁相同和足夠的市場資訊,且以追求最高利潤作為耕作目的

5.平原上只有一種交通工具,各地對外移動的難易程度相同,但運費隨距離而變化

丘念圈

定義

孤立國農業活動的集約度,將由都市向外逐漸      ,形成同心圓帶結構,稱為「邱念圈」

成因

1.  當距離延伸到都市外某一點,使運費增加到某種作物無利可圖時,該地點即為該作物耕作界線

2.  由於各種作的的生產成本和運輸成本並不相同,因此各種作的界線也不一致

3.  農業的經營特性為距離都市愈近,負擔的運費越少,可從事集約度較高的農業活動

結論

1.  農業活動受距離市場遠近影響愈近都市(即市場)、運費少、農業活動集約度愈高。距離愈遠,集約度愈        ,農作物愈         

2.  農業土地利用因        關係轉變,決定因素為運費多寡   LR=Y(m-c)-Ytd

項目

稻米

蔬菜

甘藷

市場價格(/kg)

12

18

4

生產成本(/kg)

6

13

3

運費率(/kg/km)

0.4

1

0.05

單位面積產量(千公斤)

5

12

12

             

 

 

 

 

 

 

圈帶

1.  {C}理論模式(形成同心圓的空間分布)

2.  受河川影響(水運運費率較低)轉變成與河川平行的帶狀分布

 

 

 

邱念圈

運輸成本

耕作集約

區位租

生產成本

1.  鮮乳與蔬菜帶(易腐)

2.  林木帶(笨重)

3.  不休耕的六年輪作

4.  七年休耕一次

5.  三圃式農業

6.  畜牧帶

 

 
 
 

 

 

 

 


 

 集約

 
 
 

 

 

 

 


 粗放

 

 
 
 

 

 

 

 


 

 

 

 

 

 

 

 

 

 

 

 

 

 

 

{C}

 
 

LR=區位租(location rent)   

 Y=單位面積生產量

 m=單位重量農產品的市場價格

 c=單位重量農產品的生產成本

 t=單位重量農產品的單位距離運費

 d=產地到市場的距離

在市場價格一定,生產成本相同下,區位租和距離成反比。

 

 

 

 

 

 

 

 

 

 

 

 

 

*農業類型    小考

一、原始農業(分布圖)

   1.            (   )     2.            (   )        3.            (   )

 

 

 

 

二、傳統農業活動→             

 

 

 

三、市場指向農業活動(以下為6種商業性農業活動,請完成表格)

 

 

產出

生產特徵

流程圖

分布圖

名稱

1

以作物為主

溫帶地區以機械取代人力,大規模種植單一穀類作物

 

 

 

2

熱帶濕潤地區大規模種植單一經濟作物

 

 

 

3

以畜產為主

在廣大牧場採科學化方式畜養牲畜

 

 

 

4

牧場規模較小,生產較集約,乳牛為代表牲畜

 

 

 

5

農產與畜產兼具

栽培作物為牲畜飼料,以牲畜產品為主

 

 

 

6

以作物為主,耕作較為集約,為著名蔬果專業區

 

 

 

 

 

★農牧業分類依產出種類(農或牧)、產品用途(自給或商業)、單位面積投入(集約或粗放)等指標可將農牧業劃分為六型

                                  

                                    

                       

                       

班級:     姓名:          座號:  

 

A

B

C

{C}

{C}

{C}

D

E

F

{C}

{C}

{C}

 

 

 

 

 

 

 

 

 

 

 

 

{C}1

2

3

{C}

 

{C}

4

5

6

{C}

{C}

{C}

7

8

9

{C}

{C}

{C}

 

一、農業發展對環境的影響

                農業為獲取更大利潤,過度利用土地,超過環境負載力

原因

引發的環境問題

使用農機、

化肥、農藥

1.  大量使用農機導致土讓侵蝕、土地退化,如耕耘機翻土導致泥土遭受風蝕,收割機導致土壤押時而破壞其結構

2.  化肥與農藥:破壞土壤結構、汙染空氣與水源(         )、加速不可更新資源枯竭、危害人體健康

擴大灌溉面積

1.  水源:河水,如乾燥區的鹹海地區引         河、         河灌溉棉花田,導致下列問題:

(1)湖泊縮小(甚至有消失的可能)、湖水鹽度增加

(2)土壤鹽鹼化耕地面積減少、沙漠面積擴大沙塵暴、白風暴(鹽塵)

(3)生物物種銳減漁業受到衝擊

(4)缺乏水氣調節氣候氣候變化加劇夏天更        、冬更        

(5)環境汙染嚴重(水汙染、空氣汙染)

(6)疾病大量增加

2.  水源:地下水,如美西雨量稀少的放牧區,開挖深井來發展農業,因超抽地下水導致地下水面下降

發展商業化畜牧業

1.  環境退化

(1)乾燥地區過度畜牧使草場沙漠化

(2)熱帶雨林沙漠化,調節氣候功能減弱

2.  耗費資源:大量使用水源、能源、飼料、肥料、農藥威脅生態平衡

3.  汙染環境:牧場排放含有禽畜糞便的汙水

4.  飼養密度提高,增加傳染疾病發生機率Ex.禽流感、口蹄疫

熱帶雨林的      化開發

1.  熱帶森林面積迅速減少(伐木、牧場、農田等商業性需求被砍伐)

2.  衝擊全球氣候環境

3.  破壞生物多樣姓

 

二、漁業對環境的影響

1.過度捕撈、環境破壞與人為影響,世界漁獲量已減少(解決方法:發展箱網養殖、人工魚礁、禁止捕撈、魚苗放流)

2.養殖漁業衝擊生態環境,Ex.濕地闢為養殖池,生物棲地減少;共應養殖用水而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過度使用飼料和抗生素,汙染環境和漁產品

 

 

 

 

 
 

 

 

 

 

 

 

 

 

 

 

 

 

 

 

代號

漁場名稱

大陸棚

寒暖流

大河注入

主要分布

 

      太平洋(亞洲東緣)

黑潮、親潮

V

溫帶

 

      太平洋(北美西北)

阿拉斯加暖流

V

溫帶

 

      太平洋(南美西岸)

祕魯涼流

X

熱帶

 

      大西洋(北美東北)

墨西哥灣流、拉布拉多寒流

V

溫帶

 

      大西洋(西北歐)

北大西洋暖流

v

溫帶

 

三、農業環境問題解決方法

1.土壤侵蝕

地形

耕作方式

較陡坡地

梯田

較緩坡地

與等高線平行的帶狀種植

強風地區

種植防風林(可降低風速、增加濕度、改善農田微氣候)

其餘地區

     耕或     (以維持地力)

2.土壤鹽鹼化

  (1)土地利用符合環境負載力為原則

  (2)增加農地排水設施

  (3)建立合理用水制度

  (4)提高灌溉效率(Ex.     取代大規模灌溉,減少水分蒸發)

  (5)種植需水量較少的作物

 

 

四、墨累—大令盆地

()背景

1.位置:澳洲墨累河及其支流大令河匯流處一帶的低地

2.環境特色:              山脈西側,          信風的背風側,年降水量200~500mm,屬

              氣候。

3.人工灌溉的發展,成為澳洲最大的農業區

{C} (1)澳洲政府實施         水利計畫,在多雨的大分水嶺東側興建水庫,將雪河的水經由隧道引道山脈西側注入墨累河

(2)以水壩和攔河堰調解水量,擴大灌溉面積

4.農業類型

 (1)專業化農業:小麥、綿羊、乳牛等

 (2)混合農業兼營          種植、          飼養

★優點:輪流耕種和放牧,維持        

       衡量市場需求,調整小麥種植面積和綿羊飼養頭數,降低         風險

       種小麥和剪羊毛的季節不同,充分有效利用         

()問題

1.環境負載力因灌溉而改變地表景觀大幅改變

2.農場規模擴張與增加,陸續出現環境問題

 (1)只灌不排土壤        

 (2)過度引水灌溉導致河川流量減少,產生環境問題

河川

問題

墨累河下游

河岸植被面積縮減

湖泊面積縮小

氾濫平原濕地面積縮減生物數量減少生態失衡

河川(流量減少河口泥砂淤積旺盛)→潟湖水質混濁生物棲地受到破壞

雪河

河川生態失衡居民被迫遷離

海水倒灌河口土壤鹽鹼化

()解決方法

1.組成墨累河流域委員會負責下列工作

 (1)流域資料的蒐集和研究

 (2)水利工程的興建和管理

 (3)用水量的調配

2.建立農業用水許可制度:實施盆地水資源總量管制,水權交易應運而生,發揮水資源的經濟效益

3.聯邦政府同意減少從雪河飲水,是生態環境獲得改善

{C}

 
 

墨累—大令盆地

 

 

 

 

 

 

 

 

 

小試身手:

 

1.(a)和圖(b)及下表分別為某地區的氣候圖和當地某農家的年中行事曆,請問這個地區最可能是指下列哪一個地方?  (A)加拿大的草原三省 (B)非洲的馬達加斯加 (C)阿根廷的彭巴草原 (D)澳洲的墨累河盆地。(94學測)

  (a)     (b)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犁田

播種

生長

收割

放牧

配種

剪毛

接生

放牧

 

2. 以下有關澳洲墨累─大令盆地的敘述,哪幾項正確?「澳洲墨累─大令盆地位於()大分水山脈的西側, ()背東北信風,天然植物以()灌木林為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實施雪山水利計畫,興建水庫,以 水壩和攔河堰調節水量,擴大灌溉面積。但農場只灌不排,使()地下水位上升,導致土壤鹽鹼化;墨 累河口附近因()河水減少而泥沙淤積旺盛。」 (A)甲乙 (B)甲丙丁 (C)甲丁戊 (D)甲乙丙戊

 

 

 

第二級產業                    班級:  座號:  姓名:       

{C} 一、工業化與產業部門的移轉:指國家由第1級產業轉移到第2級產業再到第三級的產業

                             人口為主的變化過程。

{C}

 
 

 

 

 

 

 

 

 

 

 

二、工業化與國家經濟發展

已開發國家

二次大戰     已經工業化的國家,如:美、日、西北歐

開發中

國家

定義:二次大戰    才開始工業化的國家。

         國家

已完成工業化的開發中國家,如:墨西哥、巴西、亞洲四小龍1980 (                )、 亞洲四小虎1990(                     )

         國家

尚未完成工業化的開發中國家,大部分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與部分的亞洲國家

 

 

 

 

 

 

 

 

三、工業化的特徵

專業分工

(泰勒化)

一個員工負責一件工作,目的為:控制品質、提升生產效率,以降低成本

類型

1.      分工:不同的專門機器作個別特定工作。ex:工廠內部不同的生產線                     

2.      分工:各種零件由不同工廠製造。

           ex:牛仔褲的生產,布料、鈕釦、拉鍊來自不同工廠   

3.      分工:不同的國家(依據比較利益)分別製造優勢產品,然後透過貿

             易交流。

     ex 日本(核心技術) à台灣(高階代工) à東南亞/中國(低階代工)

機械化

機器取代人力

降低勞工人數,減少      成本ex:紡織機

自動化

       

機器人使用

大量生產,降低勞工人數,減少錯誤率、彈性調整生產流程

      

 

產品型式一致

 

     者有利

有利於專業分工 大量生產與品質管制,以降低單位成本,提高售後服務。

ex:同一款式的汽車, 可以大量生產。

    衣服的尺寸S.M.L.XL.

      

      者有

 

同類型產品的零件規格一致,有利於消費者維修更換

ex日光燈管長度、光 碟片大小一致、A4.B4紙張

    記憶卡規格(CF,SD,SM)                                 

      

根據需求特別製作

大量客製化 1.先標準化半成品,再組裝成個人需求產品

    2.可大量生產降低成本又可符合個性化需求

生產組織的整合

       整合

定義

       產品的工廠,以 合併或聯合方式生產

優點

擴大市場占有率 造成獨占或聯合壟斷

exSONY併購ERRISON      BENQ併購西門子

       整合

定義

具有上、下游關係的產業結合生產

優點

控制原料來源和價格, 控制產品市場與售價 ex台塑企業

生產組織的分工

      分工

定義

1.企業在不同地區設立分公司

2.同類型產品,由不同公司製造,透過品牌與價格差異性形成另外一種國際分工。可提供消費者多樣選擇。

優點

提高生產規模或掌握市場

ex:臺灣的紡織業在非洲、美洲等地設分工廠

       分工

定義

企業間緊密合作的垂直分工產業鏈              

原因

高度專業化的結果

ex:多家企業分別生產電腦產業鏈中的一項。上游零組件→中游主機板→下游電腦組裝

 

 

 

四、工業區位:最佳設廠位址(企業為追求利潤、降低生產成本,將工廠設置在比較利益    

                 較大的地方)

      成本

         成本

        成本

{C}

 

    原料

 

 

 

 

 

 

 

 

 

             市場

五、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

區位

說 明

舉 例

原料

1.原料易腐敗、失重率高

2.原料笨重、體積大

1.水產加工、糖廠

2.水泥(花蓮)

市場

1.時效性、流行時尚產品

2.產品體積較原料大

1.書報雜誌、服飾

2.玻璃、麵包

勞工

1.生產過程需要大量的勞工、技術水準不高

2.高技術、工資成本高

1.紡織、成衣、玩具

2.電子業

動力

加工過程需耗用大量電力,故電力便宜可降低成本

鍊鋁工業

交通

1.原料完全依賴進口,工廠適合設置在港口附近

2.產品完全外銷為主,工廠適合設置在港口附近

高雄的石化、鋼鐵廠

其他

政府的政策、外資的投入、技術的引進

新竹、臺南、臺中科學工業區

 

 

 

 

*其他因素 

因素

內容

      經濟

(外部經濟)

{C}工廠因為          而獲得的經濟效益

1.僱工容易  2.共享公共設施  3.共同採購(原料)

4.掌握商情資訊 5.名聲響訂單多,易吸引顧客 

6.工業連鎖:因廠商距離所短,集貨、分配成本↓

   ex:各國規劃設立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

      經濟

(內部經濟)

{C}工廠因為擴大          而降低單位生產成本,

獲得更佳的經濟效益稱之。

 

          

工廠設立後,因         、搬遷成本考量,就算原有區位優勢消失,仍不遷廠。ex:鶯歌陶瓷產業(轉型建築、衛浴、廚具、住宅設備、精密陶瓷)

                         (煤都枯竭,仍為英國工業重鎮)

           

工廠與其他產業發生原料、產品或服務的流通關係。(服務、運銷、代工)

   ex:紡紗廠織布廠染整廠成衣廠

           

      經濟+        ,有助研發創新,彼此學習  ex:台灣新竹科學園區

及時彈性生產

先接訂單再生產,零庫存,節省倉儲費用。

六、韋伯工業區位理論:

     1909年德國經濟學者韋伯提出,以最低生產成本討論工業區位問題。

基本假設與目的

結論

假設所有影響加工製造成本的因素(原料、動力、勞力、土地、廠房、賦稅)都沒有空間差異只分析運輸成本(      成本+      成本)對工業區位的影響

總運輸成本的最低點即最佳工業區位

※失重率:原料製作成產品的過程中所損失的重量比率。失重率愈      愈趨向原料區位。

失重率=               x100

七、區位的變遷

1.生產技術的改變:原料密集→技術密集(Ex.光纖電纜取代銅電纜)。

2.生產體系的改變:因生產規模增加→製程專業化程度提高(Ex.台灣晶圓代工)。

                                →製程標準化→運用機器、自動化生產設備。

3.企業組織的改變:邁向全球化,擴大產業(規模經濟效益)。

4.            的革新:運輸科技發展(大型貨機、貨櫃化)。時空壓縮

{C}

(1) 單位運費降低

(2) 旅運時間縮短

                       通訊科技創新(傳真機、電子郵件、通訊衛星、光纖網 

 

                                    )。

5.區域優勢的改變:區位優勢隨其他相互競爭區域改變(Ex.工業革命以來,全球低成本製造地點不斷移動:歐洲→美國→日本→南韓→台灣→中國

6.環保標準的提昇:已開發國家高污染工業→法令寬鬆的開發中國家。

※製造業區位的空間轉移

年代

1800

1900

1990

製造1公噸生鐵所需的材料

4公噸煤

2公噸鐵砂

2公噸煤

1.8公噸鐵砂

1公噸煤

1.5公噸鐵砂

工廠位置

      礦產地

      礦產地

港口都市(            )

舉例

美國匹茲堡

英國伯明罕

美國五大湖區

中國鞍山

美國大西洋沿岸

高雄、中國上海

英國個案

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於18世紀的英國,具有幾項優勢:1.勞工充裕2.市場廣大(人口快速成長)3.原料充足(海外殖民地)4.資金豐沛5.運輸便利(開鑿運河)

英國心臟地帶伯明罕,工業區的老化(高度污染、動力能源的改變、工廠設備老舊)→2003年完成布林商業街都市更新計畫(大型購物中心)。

* 英國的工業空間轉型,專業分工至許多國家,形成跨國企業。

* 英國工業的轉型:海外殖民地獨立→喪失原料來源與世界市場

美國研發、人力資源、廠房設備都超越英國→製造業喪失優勢。

1980傳統煤礦業逐漸消失,鋼鐵沒落→高科技工業、服務業。

*產品生命週期

階段

新創期

成長期

成熟期

衰退期

消失期

 

{C}

 

 

 

 

 

 

銷售量

增加快速

繼續增加後↓

下降

 

利潤

虧損、少

後期↓

微薄

 

競爭

標準化後競爭者加入

產品被普遍接受,因競爭激烈,銷售量趨穩定,利潤開始下降

新產品進入市場,銷售量急速衰退

 

區位

已開發國家企業母國總部的大都會

逐漸分散海外,製造部門開始空間轉移區位擴散

1.為提高競爭力,向外尋找成本最低點(工資、關稅)

2.開發中國家(勞工)

3.產品發明國轉為進口國

開發中國家勞工成本最低的區位

 

考量因素

重視市場資訊、科技研發技術,須及時修正產品滿足消費者需求

1.產品標準 

 

2.降低生產成本克服貿易障礙

產品定型,生產術標準化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

利潤極低

 

科技

 

 

非技術勞工

 

 

美國產品生產與區位轉變

產地美國

消費地區為工業化國家

主要工業化國家的大都會區是產地及消費市場

生產的依序轉移到技術較佳的開發中國家

ex:台灣、南韓中國

美國從生產國轉變為進口國

 

 

 

第三級產業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零售業

()區位

1.        多寡        潛力

2.        方便集客能力

3.與同質商店保留適當距離

 ()影響商品等級高低因素價格、購買需求頻率

 

價格

需求頻率

舉例

商品圈

商閾

需求量

所需顧客量

同類商店距離

消費者移動距離

相同人口下商店多寡

高級

 

 

 

 

 

 

 

 

 

 

低級

 

 

 

 

 

 

 

 

 

 

 

二、 物流、宅配、新興零售業

(一)       物流、宅配

物流

意義

生產到消費過程之間的物資流動(商品的流動)

應用

           降低轉手成本,有效率的配合零售商

物流中心優點

簡化物流流程

提升服務品質

資訊科技與網路提升庫存管理效率、資訊流通和即時反應顧客意見

轉變

傳統貨運            ex.新竹貨運、大榮貨運

宅配

定義

送貨到府 ex.郵購、        購物、        購物提高遠距購物的便利性

 

(二)       零售業的區位變遷

定義

直接面對        者,商品買賣交易的商業 ex.超市、雜貨店

區位

人口                方便、與同質商店保持適當距離

變遷

 

因素

結果

銷售型態

消費者所得提高,購物舒適

假日消費

一次購足         4.汽車

雜貨店、傳統市場、百貨公司

24hr便利商店、超市、購物中心、量販店

銷售據點

都市停車不便

通訊技術革新,使用電子貨幣

近消費者  →

郵購、網購、電視購物   (宅配)

 

 

 

 

傳統零售

雜貨店

傳統市場

百貨公司

商品等級    、種類  

消費頻率    ,店家數量   

分布聚落中心、住宅區附近

聚落中心(交通便利處)、都市則位於人口密集的空地

黃昏市場(因應上班族需求)

高級商品、中低級

 商品,市場區域   ,店家數    

交通便利的市中心

新興零售業

發展背景

所得      、消費型態改變、購物便利化、      化、通訊技術革新、電子貨幣、物流與        興起

共同特性

開架式陳列、電子收銀機結帳、連鎖式經營,有自己的物流中心,重視區位、大型化、國際化趨勢

便利商店

超級市場

購物中心

無店鋪零售業

數量最   ,最普及

單價   、需求   的日常生活用品

24hr全年無休,多樣化服務

4.  連鎖店      經濟

台灣全世界便利商店密度最高

冷藏、冷凍設備,營業時間較長,因應都市夜生活人口或上班族需求

人口密集的住宅區

一次購足、營業面積大,購物休閒結合

區位:

地價便宜的      

交通便利

停車方便且       充足地區

網路、電視、郵購

不受     

     限制,節省店租、人力成本

        

 

 

 

 

 

 

 

 

 

 

 

 

 

 

 

 

第五章 世界體系

一 世界體系的形成

()背景

時期

特色

原始自給式採集游牧

曾出現多種多樣的小型社會體系

農業社會

透過不斷征戰擴張,歐洲出現羅馬帝國的世界帝國體系

工業革命之後

以資本主義為主的世界體系成形

 

 

 

 

 

 

()關鍵:         革新

  將一地的社會和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區域系統,甚連結成一個全球系統,彼此互通有無、相互依賴,各地開始出現發展程度差異與貧富不均現象。

 

()、形成

 

說明

古農業文明

西亞、南亞、中國與美洲主要由內部都市與其腹地的鄉村,彼此進行資源的交換,形成區域內的互賴

世界帝國

1. 勢力較強的區域小系統會透過武力或宗教的擴展,納入其他小系統,進而形成更大的系統,如中國、羅馬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2. 方式:

(1) 軍隊駐守或行政中心的設立→強化對其內部領地的管理與控制

(2) 稅收或進貢→確保資源穩定供應

3. 影響:隨著帝國間的貿易頻繁,區域間的互賴關係日益增強

 

 

 

 

 

 

 

 

 

 

 

 

 

()不平等交換的關係

{C}1.十五、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時代

說明

起因

歐洲海權國家(西、葡、荷、法、英等國)勢力的擴張,以強大的軍事政治力量、優越的海運及創新的商業金融(銀行制度、融資貸款、商業保險等),競相前往海外投資或尋找商品貿易的利益

舉例

 

西班牙人到     找尋黃金、荷蘭人到      群島找香料、引進非洲

         到美洲開闢大農場

影響

1. 亞、非洲的原料與美洲的              等新作物帶入歐洲,促成農業革命,為工業革命奠定基礎,美洲成為歐洲初級工業產品市場

2.          開啟的大航海時代,將美洲大陸與歐亞非大陸聯繫起來,透過大西洋貿易進行人種、物種、文化疾病的大交換

 

2.十七世紀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

說明

成因

歐洲掌控全球經濟主導權,促成歐洲工業革命的發展,生產技術(軍事、造船、航海技術)創新

結果

加速海外貿易的擴張

 

3.十八十九世紀歐洲殖民經濟

歐洲殖民經濟

說明

影響

1. 種植       作物→殖民地糧食無法自給,依賴進口

2. 單一原物料輸出→殖民地經濟不穩定、易受國際市場價格波動

3.  出口產品利潤由殖民者或大地主所有→殖民地的人民陷入貧窮生活

作法

在殖民地開闢廣大農場,或開發大面積原始林地,種植單一經濟作物;冷凍技術進步與海洋運輸革新,將殖民地生產的作物或原料,經由貿易輸入歐洲殖民母國

舉例

南洋群島:橡膠

西非:      ,東非:       

南亞:黃麻、茶葉、棉花

中美洲:香蕉,巴西:甘蔗、咖啡

特色

大規模、       

 

 

4.16~19世紀後非、歐、美間的三角貿易奴隸貿易

()起源:16世紀葡萄牙與西班牙人將西非奴隸運送至中、南美洲礦場與農場

()三角貿易的建構

影響:

地區

說明

   

1. 勞動力大量流失,社會結構失衡

2. 經濟生產力不足,經濟發展遲緩

   

1. 累積大量資金,生產技術不斷創新,為日後歐洲經濟現代化奠定基礎

2. 新食物如咖啡和蔗糖的傳入,改變當地的飲食習慣

北美洲

1. 經濟發展迅速

2. 人口組成改變,文化多元性高,但也隱埋日後種族衝突問題

中南美洲

1. 大量發展熱帶栽培業,經濟易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

2. 大地主制度盛行,造成貧富差距擴大

 

 

 

 

 

 

 

 

 

 

方向

貿易內容

借助動力

歐洲→非洲

     製品(槍械、火藥、紡織品)

      涼流、幾內亞灣流

非洲→美洲

黑人 奴隸 至美洲從事熱帶栽培業和採礦業

赤道洋流、信風

美洲→歐洲

 熱帶 作物(蔗糖、棉花、菸草)、礦產(金銀)

       暖流、西風

 

 

 

 

 

 

 

 

二、世界體系結構:核心—半邊陲—邊陲

()核心與邊陲

名詞

定義

    區 

世界體系中掌控最先進技術、擁有較高生產力,支配全球貿易通路,累積龐大財富的區域

     區 

技術老舊、生產力較低、多處於貿易關係中的被動角色、經濟發展遲緩的區域

 半邊陲區 

原為邊陲區,而後致力於經濟發展演變而成

()核心區的支配與移轉

 

說明

      

核心區隨著國家間的經濟、政治與軍事競爭,出現領導權移轉

移轉

16世紀:葡萄牙、西班牙→17世紀:   1820世紀初:    →二戰後:       

特徵

核心區多先透過武力,後藉由對殖民地的經濟掠奪,取得糧食、原料和市場,藉以累積國家財力。因具有先占利益,支配性強

現今核心區

美、日、西北歐等

() 邊陲區的依賴

1.國際分工時程

事件

時期

特色

地理

大發現

15-16世紀

1. 歐洲:手工業→工廠製造,為近代國際分工提供地理條件

2. 最初分工形式:歐洲殖民美洲、非洲、亞洲(              )

工業革命

18世紀後半

1.        工業革命(蒸汽機、紡紗機、織布機)→機器製造

2. 機械製→擴大生產的規模,國際分工

3.         等國成為工業國,其他大部分國家則為農業國、原料國

2

工業革命

19-20世紀

1. 發電機、電動機、內燃機的發明及應用,分工更細

2. 除英、美、德等國,其他國家在引進技術與機器設備的推動下,基礎設施、輕工業和採礦業開始進步,成為初級產品供應國

19世紀70年代

1. 已開發國家出現化學工業、電力工業、精密儀器等新的工業領域

2. 各資本主義強國分別在一個或幾個工業領域形成優勢

3

工業革命

20世紀4050年代

1. 第三次工業革命→新興工業領域的誕生,如高分子合成工業、原子能工業、電子工業、航太工業等,國際工的形式從產業間→產業內

2. 產品專業化、零組件的專業化、生產過程的專業化,任何一個技術進步的國家已不可能生產出自己所需的所有工業產品

4

工業革命

現今

1.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發展,國際分工將更精細

2. 少數已開發國家(資本或技術密集型),開發中國家(密集型),彼此成更細緻的分工

3. 邊陲區難以擺脫初級農礦原料出口現象,易受國際市場價格波動且原料附加價值低於工業製品,故發展遲緩

2.新殖民主義

 

說明

定義

1. 二戰後,尤其是20世紀5050年代,殖民地紛紛獨立,以國家為主體進行軍事占領的殖民主義被「新殖民主義」取代

2.          透過資金與技術壟斷、控制通路與市場,殖民母國以政經等影響力控制當地,以獲取龐大利益的殖民主義,稱為「新殖民主義

特徵

1. 核心國的企業透過設立海外分公司,組成龐大的跨國企業,通過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占領市場,獲取高額利潤

2. 低價購買發展中國家的農礦原料和初級產品,甚至跨越國家領域的限制,成為新型商業帝國

3. 跨國企業利用技術優勢進行技術壟斷,並在轉讓技術時進行敲詐

影響

核心國處於主導地位,對邊陲區的國家進行剝削、掠奪、控制和壓迫,其政治、經濟長期受核心國影響,在語言、族群、宗教、建築等層面造成一定程度的改變

三、半邊陲的崛起

()變化

  邊陲區的成員並非固定不變,       後許多邊陲區國家透過核心國生產技術的引進,逐步工業化:

年代

新興工業化經濟體

1980

亞洲四小龍:臺灣、香港、新加坡、韓

1990

亞洲四小虎: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

2000

金磚四國:                       

()崛起

(一)以中國為例

1.        年代中國改革開放,透過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先發展勞力密集產業,現轉型為技術、資本密集的高科技產業,同時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

2. 透過「         」的策略,參與世界經濟體系。中國配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的設立提出一帶一路的概念,其中新疆和福建分別是一帶一路的經濟核心區,受益良多:

(1) 一帶:指「       之路經濟帶」,法早年絲綢之路所帶來的經貿效益,從中國出發,沿著陸上絲綢之路以歐洲為終點並有兩大方向:一是經中亞、俄羅斯到達歐洲;二是新疆經巴基斯坦到印度洋、中亞與西亞到達波斯灣和地中海沿岸各國。

 

中國開拓與印度、巴基斯坦、中亞等地的運輸與貿易通路,試圖與其發展新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策劃加強沿路的基礎建設,也能消耗自身過剩的產能與勞動力、保障中國的能源與糧食供給,並帶動西部地區的開發。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域包括西北的新疆、青海、甘肅、陝西、寧夏,西南的重慶、四川、廣西、雲南。

(2) 一路:指「二十一世紀       絲綢之路」,由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或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航點包括:福州、泉州、廣州、海口、北海、河內、吉隆坡、雅加達、可倫坡、加爾各答、奈洛比、雅典、威尼斯。「一路」旨在發展中國和東南亞、南亞、中東、北非及歐洲各國的經濟合作。以上海和泉州為起點,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掌控國際貿易主導權。

 

▲圖5-2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示意圖

 

{C}

 

 

 

 

 

 

 

 

 

 

 

 

 

 

五章 台灣        班級:      姓名:            座號:       

山地

5大山脈走向南北縱貫,主要分布本島中央

丘陵

台地

火山:大屯火山、基隆山

古沖積扇隆起          台地丘陵

山麓丘陵:阿里山脈西側延伸

隆起珊瑚礁:恆春台地

盆地

1.     主要成因:斷層陷落

2.     南:      盆地、     盆地、     盆地

平原

1.     西部北南:彰化平原、嘉南平原、屏東平原

2.              平原:位於板塊接觸帶,由花蓮溪、秀姑巒溪、卑南溪分別形成的聯合沖積扇

3.                平原:蘭陽溪及各支流形成的聯合沖積扇

一、島嶼

 

 

 

 

二、山脈

      山脈

      山脈

      山脈

      山脈

      山脈

三、河流

 

 

 

 

 

 

 

 

四、地形

盆 地

{C}{C}         盆地  {C}{C}         盆地  {C}{C}         盆地

台 地

{C}{C}           台地

平 原

{C}{C}           平原  {C}{C}           平原  {C}{C}            平原

{C}{C}           平原

※台灣的位置與環境特色

範圍:包括本島及周圍附屬島嶼13個,澎湖群島64個及釣魚台列嶼8個,總計86個島嶼,面積近3.62萬平方公里。

位置:

               中樞位置

(1)   東南亞至東北亞航道樞紐與中國東南沿海進出太平洋的門戶

(2)   西太平洋地區海、空航線的要道

(3)   物種南北移動與擴散的中繼點

海陸交會位置

深受        影響,較同緯度其他地區濕潤

有明顯海陸過渡性

歐亞板塊與菲律拚海板塊的接觸位置

           山脈構成地形主體,大致呈南北走向,造成東西聯繫困難

山脈高聳,3000公尺以上高山全球密度第1

多地震      部頻繁、      部多災害性地震

火山活動地熱、溫泉

快速地形抬升峽谷、           

地形

四、 海岸與島嶼

類 型

成 因

代表島嶼

      

火山作用:海底火山噴發

蘭嶼、綠島、龜山島、澎湖群島

      

海底珊瑚礁露出海面而形成

小琉球         島(環礁)

      

緊鄰陸地邊緣,因        作用而僅剩山頭露出水面

                

 

 

 

 

 

 

生物多樣:特有種生物比例高,生物多樣性高

氣候:溫暖多雨生產力旺盛,生物群落多且複雜

地形:兼具熱、溫、寒三帶的山地

位置:(1)島弧中樞動物遷徙的要道

(2)孤立島嶼         (3)海陸交會陸域、海域生態景觀

冰河時期,台灣和亞洲大陸相連,擁有歐亞大陸溫帶生物種,印度又與歐亞板塊相接,因此台灣受印度、東南亞及中國南部熱帶植物種多重影響,呈過渡性

國家公園

名稱

成立時間

國家公園特色

1.         

1984(最早)

            地形、           海岸、熱帶海洋、熱帶季風      

由鵝鑾鼻方向遠眺          山所見的景觀藍天、白雲象徵著四季如春、晴朗的良好氣候尖聳的大尖山、蔚藍的海洋,代表著這是一座涵蓋陸地與海洋的國家公園。

2.         

 

 

 

 

1985

          古道、          等原住民文化、特殊動植物垂直分布

右邊的漢文化(圖騰)與左邊的原住民文化(圖騰)和諧共融,同時有靠人類的雙手及智慧共同維護這片好山好水下的動物植物等生物資源

3.          

1985

        地形、溫泉、箭竹、台灣水韭、    性最高

圖形系統-與現有之其他四座國家公園採相同輪廓,亦代表整個地球與物質循環、生生不息,永續利用之保育觀念。三角形代表陽明山國家公園係以火山地形為主體資源。代表區內之最高峰--七星山。圍繞三角形外之波紋代表陽明山國家公園特殊之噴氣、硫煙及雨霧。以此抽象之樹型,代表自然界之動植物。

4.         

 

1986

中橫公路、         溪峽谷(大理石)       斷崖

呈現高山、森林、峽谷一線天,三棵樹代表「森林」、左右V形色塊代表「峽谷」,峽谷中間有雪覆蓋的山代表「高山」。

5.         

1992

雪山圈谷(     )、大霸尖山、大甲溪峽谷、         

山岳表示以雪山及大霸尖山為代表的山岳型國家公園;蜿蜒連綿的綠水取源遠流長的意義;櫻花鉤吻鮭則是突顯出國家公園生態保育的重責大任;而青山綠水是環保的理想園地,亦顯現國家公園百年大計的事業!

6.         

 

 

1995

戰役史蹟與文化景觀(            )

以傳統閩南式建築的馬背造型,搭配代表吉祥的紅色構成整體圖案主軸,突顯金門豐富的人文史蹟與傳統聚落,外圈則以綠色代表金門亦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7.         

2005

珊瑚礁景觀生態資源、         

以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英文名稱之M為設計元素,運用流暢飄逸之書法韻味筆觸表現海浪波動,象徵海洋生態旺盛生命力,及搭配深淺藍色與白色之對比視覺效果,融合於水墨自由暈開之圖形,呈現海洋資源豐沛之意象。

8.         

2009

歷史文化、漁鹽產業、濕地生態(黑面琵鷺)

採以河口、黑面琵鷺加上台灣船、鲲鯓(沙洲)為設計元素,表現陸域資源特色及台江先民勇渡黑水溝(台灣海峽)墾拓顯著歷史,象徵台江國家公園的使命與目標

9.           

2014 (最晚)

自然生態、地質景觀或人文史跡等資源

包含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西嶼坪嶼及周邊島礁,擁有天然的珊瑚礁群,指引船隻的黑白燈塔、神秘的遺落古厝,每個島各自擁有特色。

     

六、氣候                    

()、影響因素

1.緯度(北回歸線通過):北部為         帶季風氣候(冬溫˂18),南部為       帶季風氣候(冬溫>18)

2.海陸交會位置:鄰近亞洲大陸,年溫差較同緯度夏威夷      

3.季風:冬季東北季風經過海面,受山脈(中央山脈、          山脈)地形抬升與阻隔作用導致        部冬季多雨,西南部晴朗乾燥;夏季季風帶來        部山區豐沛雨水

4.地形:迎風多雨,背風少雨

5.洋流:         主流經過台灣東部,支流經台灣海峽北上,增加氣候的暖溼程度;冬季流經台灣海峽的             ,使沿海地區常出現低溫

()、氣候特徵

1.       :平地全年為生長季

2.       :降水來源

 (1)冬夏的季風雨

 (2)56缺水區份      

 (3)夏季午後雷陣雨

 (4)夏秋颱風雨(        )

3.雨量分布:山地       平地 ;東部       西部 ;

            北部       南部

  (1)雨量最多地區:基隆          (東北季風迎風坡)

  (2)最少地區:台灣本島西部沿海 (地形平坦)

               台灣地區         (地形平坦)

()台灣降雨時空分布

時間差異

夏半年

1.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多        (梅雨)        雨、颱風雨、

  西南季風影響為主

2.梅雨不豐或颱風較少時,易發生嚴重       ;反之,若梅雨或颱風帶

  來過多雨量,則會發生      

冬半年

為乾季,愈往南       部,夏雨集中現象愈顯著

實例

南部

夏雨及中,占年雨量87%,冬季為東北季風背風側→乾季

北部

迎東北季風,四季有雨,乾季不明顯

空間差異

山地(地形雨)       平地

南北       中部→南北兩端山區迎季風降雨較多      3.東部       西部

()台灣水平衡

1.以全年而言→除       外,全島均為剩水區

2.以季節而言→台灣       部沿海冬季(降水量<蒸發量)屬缺水區

3.台灣水平衡(陸地):年降水量=年蒸發量+年逕流量

 

型態

區域

說明

區域

說明

全年剩水區

       部沿海地區

因冬季東北季風帶來豐富降水,僅7月稍微缺水,其餘月份均有剩水

本島山區北部東部地區

各月降雨量>可能蒸發散量

夏季剩水區

       部平原、南部及東南部地區

因降雨季節差異明顯,冬季時可能蒸發散量       降雨量,有6個月左右為缺水期(春季最嚴重)

西北部及中部地區

初冬時可能蒸發散量>降雨量,為缺水期;但夏、秋雨量較多,為剩水區

全年缺水區

      

全年缺水區,缺水程度甚高→因地勢低平

()台灣河川特色

特色

說明

影響

             

1.台灣面積小,坡陡河短→水資源快色流失,少       之利

2.河川多呈       向→南北往來困難

對水資源應用造成極大不便

冬夏流量變化大

夏季多颱風暴雨,洪水量大→      

南部冬季為乾季,河水乾涸

四大區域竟流洪枯變化量(小→大)  部、  部、  部、 

河川含砂量高

地層岩性脆弱,坡陡流急,多暴雨

河口水淺易淤→下游堆積旺盛

      型河川

台灣河川流量變化大,洪、枯水位變化懸殊,有荒溪型河川之稱→興築水庫調整水資源,          水庫容積最大

主要河川

         溪:最長,為中部平原重要的灌溉水源

         溪:流域面積最廣,流量較不穩定

         河:流量最穩定,昔日具航運價值

()水資源的開發→台灣年平均降水量2515mm(世界平均值3),實際可用僅佔總稅資源的1/4,又因地狹人稠,平均每人每年可用水資源僅佔世界平均值1/2

1.地表水

  *傳統方式

   (1)興建埤圳引河水灌溉:清代         圳引濁水溪灌溉彰化平原

   (2)日治時期         大圳引曾文溪、濁水溪灌溉

   (3)興建埤塘匯集雨水以利灌溉:        台地利用地勢傾斜、土壤不透水特性興建埤塘

  *現代多興建大型水庫-台灣水庫

   (1)北部(淡水河系→                  )、南部(曾文溪水系→烏山頭、曾文水庫) →給水、灌溉、防洪為主

   (2)中部水庫以發電最重要,主要集中在濁水溪流域大甲溪流域(德碁)

  (3)日治時期興建的    抽蓄水力發電廠為亞洲最大、全球第4大抽蓄水電廠(濁水溪流域)

2.           水質良好、水量穩定、開發費用低廉

  (1)地形平坦、坡度小地區,雨水易下滲,地下水較多

  (2)岩層透水性佳,如          溪沖積扇最豐富,桃竹苗台地因紅土分布(黏土),下滲率低,不易補助為地下水

  (3)利用方式

湧泉

           平原、           平原的沖積扇扇端湧泉帶

自流井

蘭陽平原冬山鄉

鑿井

全台:台北盆地、濁水溪平原

()水資源不當利用造成的衝擊

水庫對環境影響

1.蓄水後改變河川兩岸生態

2.集水區:營養鹽留在庫區內造成        

3.上游:(1)水庫底嚴重淤沙 (2)水庫淹沒區生態環境改變

4.下游:(1)輸沙量減少,河床侵蝕加劇、海岸線          (2)水量減

   少,稀釋污水能力下降

5.水阻隔魚類回游

水污染

上游山坡地開發,水土流失,工廠、家庭廢水嚴重污染水源

         季河川流量小,無法稀釋大量污染物,自淨能力下降

污染海域

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

最快→        

最廣→         最深→         

抽取量         補助量時,地下水面         ,土壤恐係因壓密作用,產生            

台灣地層下陷主要分布於大肚溪以南的          沿海、蘭陽平原沿海地區

3.  沿海地層下陷造成問題:海水入侵→地下水鹽化→海岸線後退→沿海地區排水及堤防系統喪失功能、海水倒灌導致淹水

 

 

※多元文化特色

一、多元的族群因位於海陸交會

    主要族群

原住民:         語族

族群

分布

傳統生活方式

平埔族

西部平原、丘陵地帶

漁獵、農耕

高山族

中央山地與台灣東部

採集、狩獵、農耕、漁獵

 

 

漢族:

早期遷台如泉州人、漳州人、客家人

政府遷台軍民多分佈都市及周圍,從事服務業

 

          :主要為外籍新娘,帶來原鄉飲食、服務、文化

二、台灣原住民各族特色比較

原住民

特色、慶典

原住民

特色、慶典

   

祖靈信仰、鲸面習俗

卑南族

母系社會、   

   

矮靈祭、鲸面習俗

   

獨木舟、飛魚季、半穴居生活

布農族

1.「射耳祭」祈求獵獲 2.八部合音

   

1.  位於日月潭,人口最少

2.  公媽籃祭祀

鄒族

    山附近

葛瑪蘭族

與阿美族混居,阿美化

   

1.  石板屋、盪鞦韆

2.  雲豹、百合花為主要圖騰

太魯閣族

由泰雅族分出

   

1.  石板屋、刺球儀式

2.  百步蛇為主要圖騰

撒奇萊雅族

母系社會,阿美族分出

阿美族

1.  人口最   

2.  母系社會,小米豐年祭

      

2008/4核定,由泰雅族分出,分布在南投、花蓮交界

第六章    東亞文化圈(中國)

 

 

 

 

 

 

 

 

 

 

 

 

 

 

 

 

 

 

 

 

 

 

 

*地形

一、河川(A~E)                  二、山脈(~)

{C}

代號

名稱

 

 

 

 

                                

 

代號

名稱

A

 

B

 

C

 

D

 

E

 

 

三、地理區({C}{C}~{C}{C})

分布區

代號

名稱

第一階梯

平均高度4000m             為主體)

{C}{C}

 

「世界屋脊」

第二階梯

平均高度1000~2000m            為主體)

{C}{C}

 

{C}{C}

 

{C}{C}

 

第三階梯

              為主體)

平原為最重要農業區

山勢不高,多       方向(東北-西南走向)

{C}{C}

 

{C}{C}

 

{C}{C}

 

{C}{C}

 

{C}{C}

 

地勢西→東下降

東部海洋暖濕氣流易深入內陸

{C}主要河川西→東注入       

河川中、上游坡陡流急(豐富       )

多樣的氣候

 

 

 

 

 

{C} 

 

 

 

 

 

 

氣候

成因

氣候特徵

季風氣候

大範圍

         差異

範圍:大興安嶺以東,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緣以東

受緯度影響分為熱帶、副熱帶、溫帶

         mm等雨量線與乾燥氣候為界

雨季與生長季配合,產業活動以農業為主

溫帶季風

()

夏熱冬寒,冬溫˂      ,年溫差大

年雨量400-750mm,雨量集中在678月,乾溼分明

風向:          風,夏:          

                  1月均溫0、年雨量750mm

      帶季風

()

夏熱冬暖,冬溫0~18

67月多梅雨,雨季長,乾季不明顯,多        雨,年雨量750mm1500mm

北回歸線:1月均溫     

熱帶季風

()

終年高溫多雨,冬溫>       ℃,年溫差     

雨量集中6-9月,年雨量>1500mm

風向:        風,夏:         

乾燥氣候

深居內陸

距海遙遠

山脈阻隔

乾燥少雨,年日溫差        

依年雨量多寡分類: 傳統生活方式

(1)東部           () 200-400mm放牧(主要       )

(2)西部          ()   ˂200mm(              農業)

高地氣候

()

地勢高度

受高度影響,氣候與植物垂直分布

年溫差      ,日夜溫差       

季風可達藏南縱谷,種植       

高原山地多為          

     

 

 

 

 

★人口問題與政策

一、人口問題及影響

()問題

1.人口多達        億多,且持續成長

 (1)已達低出生、低死亡、低成長的階段(人口轉型中的             階段)

 (2)因人口        龐大,未來人口增加數量亦相當可觀

2.人口分布不均東半部稠密,西半部稀疏

()影響

1.人口眾多、        廣大、        充足低廉,人口消費水準提升,對中國及全球資源消耗及價格帶來很大的影響

2.環境破壞:過耕、過牧                       ,影響至日、韓、台、菲

3.水資源不足:嚴重缺水都市占全國56%

 

 

 

 

 

 

 

 

 

 

 

 

 

 

 

 

 

 

東北亞─日本(群島)、韓國(朝鮮半島)

         海峽

{C}

Š

日本四大島A.        B.       C.       D.       

都市

日本          ‚           ƒ 靜岡    „        

      …           †           ‡         ˆ廣島

      ‰北九州市  Š          

韓國{C}{C}           {C}{C}           {C}{C}         {C}{C}     

               

{C}{C}

†

‚



{C}{C}{C}{C}

 

 

           姓名              

 

 

 

一、 環境特色與生活方式

(一)       板塊交界帶,多山的地形,具明顯過渡性(大陸區半島區群島區)

歐亞大陸板塊與太平洋板塊接觸帶,地形多山崎嶇、平原狹小、河短流急。

(二)      溫濕的季風氣候,具明顯過渡性(大陸性海洋性)

東北亞位於35°N~45°N之間,大部分屬         氣候。因沿海有        經過,受海洋調節,及季風、梅雨、颱風帶來豐富降雨,較亞洲大陸同緯度地區溫濕。

西

中國華北、東北

朝鮮半島

日本

一月均溫

               →             

七月均溫

    略高       →   略低(差異不大)

年溫差  

             →        

年雨量

               →               

雨量變率

               →               

氣候性質

  大陸性明顯   →    海洋性明顯

韓國 (朝鮮半島-東亞橋梁33°N~43°N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大韓民國)

地形

1.北部為        高原(北韓),與中國長白山地隔鴨綠江、圖們江為鄰,為平坦的熔岩高原。

2.東部為         山脈→ 東部為平直的       海岸

3.西部、南部為         

地勢東北高南南低,河川向西南流入       海,多谷         海岸

為人口與產業活動主要分布區。人口集中        ,形成           都市;

          為韓國第二大城與第一大港。

最大島—         島為火山島

山地、高原為主,故平原窄

平原、丘陵居多

氣候

1.  氣候具過渡性,雨量、氣溫由南向北遞        

2.  冬季受蒙古高壓影響,除南部沿海地區,幾乎都在0℃以下,乾寒。

3.  夏季受太平洋高壓影響,除北部、東部山地較涼爽,氣候普遍高溫炎熱,年平均降水量約1,200mm

1.溫帶季風氣候

2.因緯度較    ,故冬季乾冷,

  年溫差較    

3.年雨量較    

4.農業不發達

1.溫帶季風氣候

2.緯度較    、黑潮影響,氣候較北韓暖濕,年溫差較    

3. 年雨量較    

4.農業發達

日本 (日本群島)  24°N~46°N

一、地形

  ()位居               火山地震帶

     1.地震→2011/3/11本州島東北地區(        板塊與        板塊碰撞),引發海嘯。

     2.火山,地質岩層年輕→金屬礦儲存不豐富,但種類多「       博物館」,大多礦產

       需進口。

     3.地熱       溫泉        

  ()山多平原少→梯田

河短流急,富      ◎精華區位在本州島的東南沿海(三大平原)

()海岸線曲折、多灣澳、島嶼 + 地狹人稠 →重視海洋資源,     運、     業發達

 

 

 

 

  ()島嶼眾多

北向南依次為:                                      

 面積大到小依次為:                                      

 

氣候 (溫帶季風)

氣溫

地跨北緯24°~46°之間(相當中國長江口到東北),南北溫差大。

1.  1月:38°N以南多在0℃以上,北海道氣溫低。

2.  7月本都沿海平原高溫炎熱,北海道涼爽。

3.  櫻前線:依照緯度低高,櫻花開花時間早(3/25)→(5/10)

   楓前線:依照緯度高低,楓紅時間早(10/20)→(11/30)

雨量

因四周環海,受海洋、黑潮影響,年雨量豐富,降雨變率小。受地形雨季風風向影響,各地差異大。

1.  夏季:,東南側迎      風,雨量較多        

2.  冬季:西北側迎冬季      季風,雨量較多,東南側少雨。

降水來源

1.         6~7月梅雨季,全島有雨。

2.         8~10月,太平洋岸易受創。

3.  季風雨

氣候災害

1.     颱風 :8~10月、夏秋→風災、水患

2.     冷害 :4~6月,梅雨+親潮仍強→冷濕氣候、農產歉收

 

★自然環境與生活:海陸交會的位置與自然環境對本區居民的生活影響深遠。

 

朝鮮半島

日本

飲食習慣

冬季乾寒,不利蔬菜生長製作泡菜

內陸資源缺乏,四周寒暖流交會,天然良港多,漁業發達漁產料理(Ex.生魚片)

居住與民宅

冬季嚴寒多於臥室設置「炕」

板塊接觸帶,多地震多以木造建築為主,降低對屋內居民的傷害

本州西北部山區,冬季降雪豐富建造特殊的       以利排雪

文化發展

地緣位置接近中國受其影響深遠,包括:佛教、儒學、漢字、建築等

臨海且多港灣,利於接觸多方文化,較朝鮮半島開放

1.早期引進中國文化:農耕技術、宗教、建築、典章制度,融合原有文化,形成獨特日本文化(文字、茶道、花道、浮世繪、武士道精神)

2.19世界中葉後,吸收西方文化,奠定金今日經濟發展基礎。

※台灣的工業化

一、台灣工業發展歷程

時間

階段

主要政策

發展特徵

1940年代

戰後重建時期

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帶動農業

奠定農業加工業、         業、肥料製造業及紡織業的發展基礎

1950年代

          時期

培植勞力密集型民生工業與民營中小企業

        業為當時台灣做重要的出口產業

1960年代

        時期

獎勵投資以拓展海外市場,設立         區與農村工業區

1.1960年代初期,工業產值首度超過農業

2.擁有廉價          資源成為國際的加工基地

3.為成衣、紡織業與電子代工業的鼎盛時期

1970年代

        工業時期

2次進口替代,推動

             以擴大內需

1.  奠定台灣         工業的發展基礎

2.  鋼鐵、石化工業成為工業發展的主力

1980年代

        工業時期

工業升級,發展高附加價值產業,設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1.  傳統產業開始外移至東南亞及中國

2.  在民間企業與政府研究單位密切合作下,奠定台灣電腦資訊產業在全球的關鍵地位

1990年代迄今

高科技工業時期

綠色矽島與兩兆雙星計畫

高科技產業再升級,半導體、LCD數位資訊及生物科技產業成為工業核心

 

日本現代經濟的發展

()產業結構的變遷在政府預定的產業策略下,有計畫推動

明治維新(1872)

        級產業為主,山多平原少,人口稠密,集約方式耕作

現代工業發展

時 間

重要事件

重點工業

特徵

明治初期

開始西化

         

        密集

明治—昭和初期

一次大戰→軍備擴張

鋼鐵、造船、機械

因戰爭期間軍備需求導致        工業的發展

二次大戰—韓戰(1953年結束)

        →供應美軍軍需與復原工業基礎

1945美蘇       

→美國經濟援助

煤、鋼鐵

復原工業基礎,        工業持續發展

1960年代

         

19611975年)

美日安保條約→節省國防支出

重化工業

Ex.石化、汽車

   (軍用卡車)        

1.  由歐美引進新技術發展石化、汽車與其他耐久性消費品,服務業日益發展。

2.  為經濟成長率最高的時期。

1970年代

石油危機

(11973年,

 第二次1979)

 

           產業如電子、資訊等

 

1.  兩次石油危機使        工業成為日本代表性產業(日本輕便省油車國外市場大幅成長)

2.  高耗能、高污染、勞力密集

          國家

1980年代

國內產業逐漸外移與轉型

持續發展技術密集且低耗能的電子、資訊產業

勞力成本提高、環保法規嚴謹、資源依賴進口等因素,高耗能、高汙染及勞力密集產業外移其他發展中國家。

企業發展「製造」部門的比例日減,研發、管理、行銷等「服務」部門比例日增。

第二級產業就業人口與產值不斷下降,目前以第三級產業為主。

1990年以後

泡沫經濟

內需產業 Ex.公共建設

1.  加速發展高附加價值的知識經濟展業, Ex.媒體、文化、資訊產業

泡沫經濟破滅,經濟成長衰退。

2000年代

以後

--

通訊與生化科技工業成為新主流

經濟主體以第三級產業與知識經濟為主

 

*日本泡沫經濟(1985-1990)→虛假的經濟繁榮現象

※形成

定義

泡沫經濟長由大量投機活動支撐,國民資產增值的速度        實質的經濟成長,產生虛假的經濟繁榮現象。

成因

1.  經濟長期成長,平均國內稱產毛額提高。

2.  國際油價         +日本隊歐美長期貿易        1985年簽訂協定使日圓升值減少油品與貨物進口的成本。

3.  政府採低利率政策緩和日圓升值對經濟的衝擊。降低利息 → 借貸容易。

造成的現象

1.  資金過剩房地產、股市價格暴漲國民資產增值的速度>實質的經濟成長

2.  資金甚至大量外流,購買外國房產或購併產業。

3.  日幣快速升值,導致出口衰退,企業獲利降低。

※破滅(1990年之後)

原因

政府採取措施防止景氣過熱與抑制過度投機行為。(調高銀行利率、提高土地稅),導致泡沫經濟破滅。

影響

1.  股市與房地產價格       、許多企業倒閉、銀行放款無法收回、失業率提高。

2.  政府為提高出口競爭力,增加貿易盈餘,出現日圓貶值現象。

3.  亞洲金融風暴(1997),海外市場萎縮,企業獲利降低。

 

 

 

 

 

 

 

 

 

 

 

 

★南韓的經濟發展

 

工業發展歷程

 

發展特色

貿易政策

出口商品

2次大戰前

以農業與輕工業為主

 

 

1950年代

1953年韓戰結束後,在美國援助下復興,發展三白產業(麵粉、製糖、棉紡)

 

 

1960年代

引進外資、技術,進口工業原料,加上國內廉價勞工,發展加工出口業

1.          」奠定國內輕工業基礎。

2.推動「出口第一、         」政策,以高關稅管制進口。

成衣、紡織品、鞋類、合板、海苔

1970年代

1.  開始發展重化工業,以造船、石化、鋼鐵、汽車為主力。

工業結構由輕工業為主,轉輕、重工業發展。

快速經濟成場,創造「漢江經濟奇蹟」

紡織品、水泥、鋼鐵產品

1980年代

推動產業升級,以資訊產業為發展重點

分散外銷市場與進口來源,持續擴大出口,漸進開放進口

彩色電視、貨櫃、船舶

1990年代

1.1990年後勞力密集產業開始外移至               

2.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企業開始強調創新與自創品牌。

3.第三級產業持續成長,目前已成為經濟結構主體。

建立符合國際規範的貿易體制

汽車、船舶、化工產品、機械設備

2000年後

提升懺業競爭力,提高貿易出超

除上述外,增加半導體、液晶面板、電腦、手機等。

發展原因

刻苦及充滿鬥志的民族性。

政策退棟與扶持大型企業發展帶動經濟成長。Ex.         (Samsug,最大,產值占GDP2)         (Hyundai)、樂喜金星(        )

借鏡美、日經濟發展經驗。

發展重要特色

大型企業扮演重要角色其營業額佔GDP比重甚高。

優點

國際競爭力強,國家總體經濟成長快速。

缺點

不利中小型企業發展,擴大國內貧富差距。

大型企業因為快速擴張,向國內、外金融機構大量借款,易受外在環境衝擊,Ex.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韓元貶值,先前大企業的借貸,影響投資者信心,股市大跌。

遇危機應變不靈活,缺乏彈性。

當前產業特色與方向

產業結構變遷(開創品牌)→1960年代的廉價代工產品,到1997年以後強調創新與品牌,家電、         (世界第五)、科技產品(Ex.        、半導體、面板)等產量居世界前列。

積極南進政策為加入東協,積極尋求便宜生產基地,並開拓新市場Ex.造船廠前往        蘇比克灣投資;2006年起,南韓成為        最大投資國。

線上(數位)        產業發展政府推動下,產值僅次美國、日本。

發展        與科技結合的未來產業綠能產業為重點發展產業,Ex.環保汽車、綠建築、數位都市等。

        產業與        →Ex.電影工業有政策保護,利用天然美景與人古蹟吸引遊客,透過文化產業來行銷觀光景點。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