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主題 | 台灣的水資源與多元文化 | 設計者 | 黃秀燕 | |||||||
教學對象 | 普通科一年級 | 教學時數 | 一節課(50分鐘) | |||||||
領域 | 社會(地理科) | 班級 | 高中部 | |||||||
教學單元 | 地理第二冊第6章 | 教學資源 | 板書、口述 | |||||||
教學對象分析 | 新興高中普通科一年級,對高一(上)課程有一定基礎與認識 | |||||||||
教材來源 | 龍騰版教科書、108課程綱要 | |||||||||
教學內容分析 | 本單元主要在說明臺灣水資源的特色與利用及臺灣多元的文化氣息 | |||||||||
設計理念 | 為使同學能夠迅速了解本節重點,主要是利用板書條列式說明,並把舊知識歸納進來,採用問答方式來刺激同學思考,加深同學印象 | |||||||||
能力指標 | 1. 能聽懂所有課程內容。 2. 能參與課堂上的討論。 3. 能以簡單的言語描述課文中相關之人、事、物。 4. 能說出台灣水資源的特色與利用。 5. 能說出台灣有那些多元的文化特色。 6. 能知道台灣目前水資源管理面臨的問題。 7. 能夠分享、說明曾參與過的台灣特色節慶。 8. 能關心台灣的水資源問題。 | |||||||||
教學目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一、認知部份 | 能了解臺灣水資源的特色與利用。 | |||||||||
二、情意部份 | 能使用簡單言語回答老師所提問題。 | |||||||||
三、技能部份 | 能生動介紹臺灣多元的文化特色。 | |||||||||
課程結構 | 教學前 | 教學中 | 教學後 | |||||||
1.老師需事先收集資料,整合。 2.設計適當問題,引起學生動機。 | 1.以板書講解,配合課本劃線,歸納統整。 2.介紹實例。 3.說明,推導概念。 4.利用相關觀念完成習題。 | 1.課後練習(指定習題)。 2.同學討論(團體討論)。 3.課後延伸(建議線上好站及優良書籍)。 | ||||||||
節次 | 教學活動流程 | 時間 分配 | 教學 資源 | 教學 評量 |
| |||||
第 一 節 | 準備階段(教學前) |
|
|
|
| |||||
(一) 課堂準備 1. 教師需能夠通盤了解所有的課程內容,並事先將所需表達的資料收集統整,以便教學中呈現。 2. 學生對於本單元的內容必需自行先預習,才能夠使學習更有效率。
(二) 先備知識 1. 知道高一水文篇的重點。 2. 熟悉海岸地形的特色。 3. 了解台灣發展的歷史背景。 |
|
|
|
| ||||||
發展階段(教學中) |
|
|
|
| ||||||
(一) 引起動機 1. 老師提問:大家知道台灣水資源有那些特色與利用嗎? 2. 老師提問:大家知道台灣有那些多元的文化特色? 3. 老師提問:請大家討論台灣目前水資源管理的問題? 4. 老師提問:請問大家台灣有那些較具特色的節慶? 5. 老師提問:為什麼台灣是一個水資源容易產生問題的國家?
(二) 主要內容/活動 1. 說明臺灣地表水資源分布的特色。 2. 說明臺灣地表水資源的開發與帶來的負面影響。 3. 說明臺灣地下水資源分布的特色。 4. 說明臺灣地下水資源的開發與帶來的負面影響。 5. 分析臺灣水文災害發生的原因並舉例說明之。 6. 分析臺灣在開發新的水資源上所面臨的自然限制。 7. 整理資料並請同學討論臺灣有哪些開發水資源的方式。 8. 介紹臺灣在未來水資源的管理上該注意的課題。 9. 指出臺灣內陸及近海一帶的族群分布狀況。 10.介紹臺灣陸域及海域地名的特色。 11.教導大家判讀臺灣特色節慶的照片。 12.將照片依傳統慶典、民俗廟會、原住民祭、新興節慶分類 13.了解各節慶舉行的時間。 14.請大家在課餘能深入了解其中一種節慶活動的歷史背景與地理意涵。 15.介紹臺灣水資源的使用現況。 16.重點提醒及抽問,複習今日上課重點。 17.交待回家功課 |
3min 2min 2min 2min 2min 2min 2min 2min 2min 3min 2min 3min 2min 3min 3min 3min 2min 3min 5min 2min |
板書
|
老師問, 同學回答 。
隔週小考 |
| ||||||
總結階段(教學後) |
|
|
|
| ||||||
1. 同學回家可以將本單元的剩餘課後習題都完成,並閱讀完老師所發延伸導讀文章。 2. 網路地理資訊查詢系統、中央氣象局、水土保持局、Google地圖 |
|
|
|
| ||||||